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提上來就脈象問題答陳大夫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剛才看見您的跟帖,您好像完全沒明白我的意思。我不是說脈象的識別困難,而是說它沒有客觀指徵,完全是主觀體會,很容易受自我暗示影響。尊帖說的那些問題,我早在樓下文中鏈接給出的那個帖子里講過了。再重複一次吧,希望這次您能明白:
浮沉:中醫是比較不同病人得出的主觀感覺,卻沒想到個體發育差異,瘦子血管淺在,自然輕按即得,壯漢或胖子肌肉豐滿,血管深藏,自然要重按才得,前者當然是“浮脈”,後者自然是沉脈。中醫從未想到過必須固定一個病人,得出的沉浮才有意義,當然這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蓋他們不興作實驗。
就算浮沉的感覺是可靠的吧,請問為何能反映疾病的“表裡”?這明擺著是簡單類比,典型的邏輯錯誤。
遲數:同樣有個體差異問題,有鍛煉習慣的人迷走神經發達,心率較慢,即使發燒,只要不是太高,脈率也不會加快到超出正常範圍,而不運動的人脈率較快,不發燒也會給人脈快的感覺。中醫拿這個病人比那個病人,難免出錯。而且,古代中醫從來不記錄脈搏次數,這套是從西方學來的,古代沒有鐘錶,何來什麽每分鐘幾次?誰見過大夫號脈使秒錶?所謂遲數頂多只能用自家的呼吸來判斷,如一呼一吸四次之類,那能有什麽準確可言?再加上個體差異,就連判斷脈率這種簡單問題都能出錯。
弦脈的問題同上:肢體較長而又瘦削的病人必然是弦脈,若是動脈硬化就更是如此。那和他當時要看的病有何關係?用此類脈象作診斷依據,完全是引入無關因素,干擾對病情的準確分析。
洪細之類我已經在舊作里說過了,那完全是大夫的主觀感覺,學生在學習時便容易受到自我暗示,何況還有個體差異的問題。例如本來脈動無力的人(每搏輸出量較小)必然是所謂細脈,無論是否害病都如此,將這種人一律視為虛證,只怕要鬧出事故來,是不是?
相對來說,滑脈倒是比較可靠,據說可以據此診斷懷孕,但我所不解者,男性似乎也可有滑脈,該怎麼解釋男性身上也會出現“妊娠反應”?
總而言之,中醫的主要問題是,因為古人絲毫不懂邏輯思維,不知道浮沉遲數洪細等等,只有固定在同一個人身上才能反映出生理變化,卻從不同人身上的脈象區別總結出一種普遍“規律”來,再拿去穿鑿附會,把陰陽虛實表裡寒熱附會上去,這完全是錯亂思維的典型表現。其最可笑者,乃是把寸關尺對應于五臟,因而必然導出同一橈動脈上緊挨著的兩個位點可以有洪細之別的可笑結論來,例如右寸似乎是脾,右關是肺(很可能記錯,不過並不妨礙我的論證,歡迎指正,但論證仍然成立),若病人是脾虛肺實,勢必導出右寸細,右關洪的可笑結論來——同一動脈上緊挨著的兩個位點,一點的搏動是宏大的,另一點則細弱無力,這是什麽瘋話?笑死人了。
希望這已經說明了我的意思,我不是說脈象難學,本人是典型的傳統才子,打燈謎從來是一絕。學會脈象有何難哉?當年敝人投師的名大夫就曾誇獎我前途無限,只是我後來實在無法欺騙自己了,於是便再沒去學了。令那老先生極度失望,也讓我覺得非常內疚。我的意思是說,那玩意完全是主觀臆斷,很容易出錯。就這麼個簡單意思。希望這次您能明白。
最後說一聲,謝絕完全徹底的外行小衲跟帖,免得我看了就生氣,虧你還說“內行發言了”,你是哪門子的內行?本人與人討論問題是有前提的,沒興趣與不懂裝懂的外行雞同鴨講,陳大夫至少是中醫內行,起碼我說起中醫來時人家知道我說的是什麽,過去還稱贊我若去學中醫必是神醫來著。他不知道,當年我投師的那位老先生也非常欣賞我,似乎也曾這麼說過,只是我實在無法接受與我建立的邏輯思維習慣格格不入的寶庫,無法勉強自己,還是情願去使水牛耕田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