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提上來就脈象問題答陳大夫 |
 |
所跟贴 |
关于脉象的讨论,以前好像进行过一次的 -- 陈皮 - (896 Byte) 2010-1-30 周六, 下午4:14 (246 reads) |
若迷 [博客]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性别: 
加入时间: 2008/05/16 文章: 3610
经验值: 164705
|
|
|
作者:若迷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脉象包括诸如浮沉脉和身体胖瘦的变化关系,一般中医的教材书都有讲到。但中医是实践的学问。在老师指导下,当摸完胖瘦各100人的脉会有较多的体会,等摸完1000个甚至更多,则体会成为抹不去的经验,当然也就能明白胖人和瘦人包括不胖不瘦之人的脉象特征的大致“平均值”。】
“一般中医的教材书都有讲到”,好像传统中医有什么被广泛认可的教材书似的。西医在正规的院校里在不同的阶段都有相应的基本教材,并且能具体到在每个领域都有代表人物。那么脉象算是中医里的最基本的东西了,可你能叫出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吗?能告诉大伙有哪本书是你所说的“教材书”吗?它在当时得到了多大范围的认可?都在哪些地方被当做“教材书”?请注意,我说的是传统中医,你可别跑到当下的中医学院弄本现在学生用的书给端上来。
传统中医哪有什么“教材书”?它最讲究是祖传秘方。中国人是最没有共享意识的,尤其在技术手艺这些玩意上更是这样。不仅如此,连在家族中还要讲究什么单传呢,还有什么传儿不传女之类的。生怕自己的那点玩意被人偷了去,捂还嫌捂不住呢,怎么会大公无私地拿去给社会分享?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你所说的那种普遍现象——对一个病人能有三个中医三个方子。要是他们都通过了公认的“教材书”的训练还会出现这种现象?
再说摸。其实你也说了,“但中医是实践的学问。在老师指导下,当摸……”,这就跟说那“教材书”其实是子无须有也差不多,“教材书”是假的,靠摸才是真的。
可这靠模,连半个客观衡量的数字都没有,问题就太大了。西医是把前人的经验和理论用书面记录下来用数字表达出来,学生可以根据书本知识就能学到很多东西,毕业了也可以根据测量心跳血压等和化验报告上的数字来帮助诊断,而不是仅仅靠摸上1000个病人后积累的感性认识。相比之下,血压计上化验单上显示的客观数字总远远比靠摸1000个病人之后积累的感性体验更直接更准确得多吧。
再稍微想想,前面那个看似庞大的1000不过是个数字假象,根本就不是拿这1000就能看病的,那只不过是判断正常人所需要的数字。
人的疾病可以有千百种,就算按照常言所言“包治百病”中的一百来算吧。再按照前面陈中医所说,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获得一个脉象特征的大致“平均值”就要经过摸1000个人,那么我们可以就此设想一下,一个中医学徒需要摸多少病人。因为这个中医学徒是在学习,那就必须是由他的师傅来告诉他每一种已经确诊了的病人,然后这个学徒再根据他师傅所言去体验这个病人的脉搏。那么,他要想掌握10种不同的病诊断,就必须起码对各种病人各摸1000人次以获得这个病的“脉象特征的大致平均值”,总数10000,也就是一万。试想,在师傅的带领下摸一万个病人,这可能吗?而要想学会诊断100种病,那当然就要摸十万个病人,这是不是也太恐怖了?
作者:若迷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若迷于2010-1-30 周六, 下午8:57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