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浅谈治史的感情色彩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浅谈治史的感情色彩   
所跟贴 浅谈治史的感情色彩 -- 冷眼过客 - (3091 Byte) 2007-3-12 周一, 下午9:19 (431 reads)
咱老百姓(真)






加入时间: 2004/10/11
文章: 5307

经验值: 3142


文章标题: 几条建议: (139 reads)      时间: 2007-3-12 周一, 下午10:22

作者:咱老百姓(真)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不要用“治史的感情色彩”来替代治史应有的求真求实的学术道德。混淆这两点基本概念是您这篇文字的致命点。

2。 研究历史和研究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一样,不造假,不歪曲,不臆断是最基
本的要求。而感情色彩只是在这个基本要求之上涂抹的光环油彩。离开了求真求实
这个最基本的要求,而用感情色彩作幌子,就像一个无法施工的大楼,只看到图纸
上的影象,而没有支撑建造这座大楼的地基和材料。

3。用”好人”,“坏人”等主观标准来预先限定一个要被评判的历史人物,这不叫
做“治史的感情色彩”,这是写书者个人的仇恨宣泄,与“治史的感情色彩”是完
全两码事。对人的评价和对世上任何事一样,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
“坏”。假如某个人告诉你:他/她发现了一个世界上绝对坏的人。这个人不是骗子
就是居心叵测者,因为世上没有这等事。

4。建议你读西方学者和治史专家的著作,如“第三帝国的兴亡”,“希特勒传”等
等,理解一下如何才是评判一个历史人物的可信方法,而不是用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等阶级斗争观念,也就不会用中共已经遗弃的党
文化眼光来继续评价中共的历史人物了。

作者:咱老百姓(真)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咱老百姓(真)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653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