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简列“非暴力不合作的革命运动”优于“体制内改革”之处 |
 |
古迷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文明程度的优越性:“非暴力革命”不使用武力更不杀人;“体制内改良”不排
除使用武力,既会杀保守派也会杀激进派,甚至会对被认为妨碍改良的平民动用暴
力。
2。道义上的优越性:除了“非暴力”崇高价值外,“不合作运动”拒绝专制特权,
不服从恶法,更不与专制当局同流合污;“体制内改良”要依靠和利用特权,也不
得不服从恶法,没法与同流合污或为虎作伥划清界限。
3。人格上的优越性:“不合作运动”的力量就在于其独立性,也无须向权势卑恭曲
膝,与任何权力当局都可以平等对话;“体制内改良”必须依附于专制甚至独
裁权力,必须委曲求全,人格上绝无平等可言。
4。主动权的优越性:“不合作运动”的力量也在于其自主性,可以自己决定运动的
进退,成败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政策和策略;“体制内改良”的决定权完全在最高当
局,往往不得不被动地等待当权者变得有理性,哪怕当局臭名昭著也无可奈何。
5。操作上的优越性:“非暴力不合作”的“门槛”低,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按这两条
原则参与活动,“不合作”简单易行,规模越大越不会导致社会冲突;“体制内改
良”必须先进入“体制内”,即必须先当官或谋士,进不了体制或基于各种理由(如
由于上述所列缺陷)不愿进去的大部份人,至少是无法操作,否则只好挺而走险,且
“改良”的轻重缓急把握不好,都会引发社会冲突。
6。效果上的优越性:“非暴力不合作的革命运动”往往需要相当依靠相当大的多数
民众支持才能成功,因此其发展过程就是民主实践的过程,是培养民众文明道德人
格主动性和参与感的过程,无论成败都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的进步,革命
手段符合民众“正义伸张”的心理,民众对革命性变更后的困难也有“长痛不如短
痛”的心理准备,因此这样的革命成功律很高且罕有反复;专制下的“体制内改良”
只依靠少数精英和最高当局的绝对权力,因此必然伴随政治腐败,没有民主实践的
机会,“小痛”之长无法预期,“正义伸张”难以指望,随时都有半途而废的可能,
失望以至绝望的人(包括不能坚持到底的改良派)会日益增多,直至挺而走险,使用
暴力,因此主要靠“体制内改良”从专制转化为民主至今罕见先例。
。。。。。。
(欢迎补充或反驳)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