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给中医研究支一招:如何研究“切脉”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给中医研究支一招:如何研究“切脉”
所跟贴
河老,我觉得中医诊断值得借鉴的并不是他的手段(那点东西比起西医来不值一提),而是他的思路。
--
小小衲
- (580 Byte) 2010-2-23 周二, 上午2:01
(219 reads)
河边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标题:
我觉得问题不是如你描述的那样。
(238 reads)
时间:
2010-2-23 周二, 上午4:30
作者:
河边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哈佛的研究属于实证研究,知道需要测量的是什么,困难是什么,如何进行变换来达到近似,等等。古人的问题在于在事实(来之观察)和想法之间没有连接的桥梁,唯一的手段就是加入哲学解释。不能否认这种做法也是智慧,但是否可以借鉴(如同蜻蜓对于直升机)却是不同的问题。蜻蜓可以借鉴的前提是蜻蜓可以观察分析,其功能才可以模仿。蜻蜓的设计是“自然的设计”,其功能有自然的检验(自然实证),无疑。中医却不同。以“切脉”为例,第一,它是人的设计,功能需要通过实证。你可以说过去的经验就是检验,但是因为这些经验的可靠性太低,所以必须重新检验。第二,前面过关后,然后才是如同分析蜻蜓的功能一样的工程。“切脉”的问题是第一关都没过,老陈给的链接里没有这样的资料,如此一来第二步就谈不上了。
换句话说,对于几乎所有的古代理论,今人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辨伪”,然后才能走向借鉴。而仿真学就没这个问题。
作者:
河边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嗯,那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例子算不算您说的“辨伪”,然后“借鉴”呢?总要有人开始先做起来。另外,竹蜻蜓是比喻。不是蜻蜓。
--
小小衲
- (0 Byte) 2010-2-23 周二, 上午5:10
(204 reads)
抱歉,把竹蜻蜓搞错了!我觉得严格讲,北中医的做法可以算是辨伪,但是这是
--
河边
- (165 Byte) 2010-2-23 周二, 上午5:43
(227 reads)
我觉得(我支持)这是用现代的手段去辨伪,待等证实以后,再去promote这种由古代发展而来,现代化了诊断思路。但不明白
--
小小衲
- (23 Byte) 2010-2-23 周二, 上午5:50
(244 reads)
因为经验只要求结果,不要求理论;一粘上科学后,便成了既要求结果,又要求理论。
--
河边
- (90 Byte) 2010-2-23 周二, 下午11:19
(230 reads)
明白您的意思了,我原则上同意。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科学理论,都存在着不同学派的争论。复杂系统的自不待说
--
小小衲
- (217 Byte) 2010-2-24 周三, 上午1:24
(241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230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