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在逻辑的背后---读老芦《林副出逃》的感想 |
 |
所跟贴 |
在逻辑的背后---读老芦《林副出逃》的感想 -- 河边 - (3089 Byte) 2008-6-18 周三, 上午7:02 (1195 reads)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道路或河流之比不妥当。“规律论”者立刻就要说,虽然小路或河流不是人设计的,但是其背后都隐藏着客观规律,对此你已经解释了,那是“偶然是必然的表现”,所以道路的出现虽然不是有意设计,但表现了规律的必然性,例如不会通过峭壁等天然障碍,河流也类此,它是地心引力决定的。
2)没有人可以自由行事,即使独裁者也一样,并不能随心所欲,其行动自由总是受周围人事制约的,这点我早在当年看日本电影《军阀》时就悟出了。吊诡地说,独裁者剥夺他人的权力和权利越多,自己的决策自由也就越少。因此,区区不才、丁凯文等人的直线思维导致的阴谋论并不能用于考证专制社会中发生的事件,相反,它要求的是更加复杂周密的分析。
3)研究历史和自然科学的区别我已经在旧作中讲过了。许多历史事件的真相根本就不可查明,能做到的就是给出概率最大的合理猜测,奇怪的是连史学界专业人士都未见得有几个明白这个最简单的道理。
4)个人主义是一种价值认定,是西方构建社会的原则。我不知道你怎么会把它看成一种看问题的方法。It makes no sense to me. 看问题的方法是分析法,无论研究什么社会都用它,并不是不能用于奉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东方社会,也不是不可能被习惯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学者掌握的。我在旧作中说过,集体主义社会是人类早期的共同模式,东西方都这样,西方是在中世纪后才逐渐转为个人主义社会的。此前人家的分析法就用得炉火纯青了,本文第三第四段似乎不能成立。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