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我所见到的朝鲜人和朝鲜这个国家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我所见到的朝鲜人和朝鲜这个国家   
锦瑟华年






加入时间: 2009/03/20
文章: 507

经验值: 19118


文章标题: [转帖]我所见到的朝鲜人和朝鲜这个国家 (939 reads)      时间: 2013-12-12 周四, 下午10:04

作者:锦瑟华年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67届老知青:我所见到的朝鲜人和朝鲜这个国家!




最近朝鲜不大安稳。从天安舰沉没、金三世接班到延坪岛上炮声隆隆,弄得咱哥们老走神,闲着没事就琢磨金家的小朝廷—— 国家不大口气大,人口不多麻烦多;全国就那么仨胖子,还愣说全世界都羡慕他;当年若不是志愿军拉他一把,他金家混好了也就是延边一村长....不说这些了,还是说说我在朝鲜的见闻吧。



我的朝鲜情结由来已久。

我的童年是在军营里度过的。学会的第一首歌是“东方红”,那是跟着营房里的士兵们学唱的。我学会的第二首歌是“志愿军战歌”,是老爸教会的。老爸参加过抗美援朝,打我记事起,老爸就常给我讲和美军交手的故事。我那时候太年幼,无法建立起朝鲜是个国家的概念,总觉得朝鲜就是志愿军,志愿军就是朝鲜,便胡乱的将两者打包成一个“压缩文件”,压在记忆库的最底层。至今翻出来,展现眼前的还是阵地、机枪、坦克、堑壕、血与火。

到了70年代初,好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进入了我国,丰富了中国百姓的文化生活,民众总算从八个样板戏的沉闷中稍加解脱。我的同龄人们应该能记的这样一些顺口溜:中国新闻简报、越南飞机大炮、朝鲜哭哭笑笑、罗马尼亚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莫名其妙。

朝鲜电影在当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金姬和银姬》《卖花姑娘》《劳动家庭》《空中舞台》《轧钢工人》《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一个护士的故事》《看不见的战线》....林林总总的不下20部。我就是从那时候起,在银幕上对朝鲜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朝鲜真是人间天堂啊! 世上竟还有这般美好的地方。人民幸福的几乎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处处鲜花,处处欢笑,处处阳光,处处美好....



我对朝鲜的美好印象,一直维持到了我第一次去朝鲜。

百闻不如一见,眼前的现实与我心目中的朝鲜,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强烈的碰撞,使我心中那座瑰丽的楼阁瞬间崩塌,并消失的不留一丝痕迹。

现实太残酷了,残酷的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我亲眼见到了朝鲜装卸工的贫困——饥饿迫使他们拣拾我们扔进垃圾桶的包子。

记得首次去朝鲜是1980年1月,目的港是朝鲜的南浦市,南浦位于大同江的入海口。大家都是第一次来朝鲜。这之前,大伙对朝鲜美女早有耳闻,有那年轻的同事还信誓旦旦,说要娶个朝鲜女孩回家过年。

记得那天的傍晚到的南浦港,小伙们迫不及待的拥上了甲板,想一睹朝鲜靓女的芳颜。可惜天色已黑,码头上人迹全无,只好等明天了。

第二天早餐罢,小年轻的又窜去甲板。见码头上一群朝鲜丫头,正在卸载着货车上的水泥袋子。

眼前的一切让大伙全楞住了——这就是金姬?这就是摘苹果的姑娘?怎么全是些饼子脸(扁平)?她们黑红的肤色像极了藏族人。这还不算,这群“美女”还净些罗圈腿,走路酷似卓别林。中国小伙失望至极,再也打不起精神了。

当时我已成家,家有悍妻,自然不敢再做娶媳妇的美梦,只在心里可怜这帮丫头们。

三九严寒,北风呼啸,气温已降到零下十几度,我房间的中央空调吹着阵阵暖风,人在屋里只需穿一件羊毛衫。

我透过窗玻璃,往下注视着她们。那些丫头们十七八岁,来来往往的扛着水泥袋子,这种力气活怎能让女人来做呢?巨冷的天气,也没个手套,手冻得像个红薯。她们每扛完一趟水泥,都要将手插入腋下取暖,众丫头佝偻着身子,哧哧哈哈的实在可怜。

我当过知青,经历过冬天深翻地,深知天冷没手套的滋味。我柜子里有几十副皮手套、线手套,真想给她们扔下去两捆。可船旁边竖着个站岗的士兵,胸挎AK冲锋枪,正虎视眈眈的督视着一切。我随即打消了念头——别给人家惹麻烦了,就是扔下去也到不了她们手中。

在船上劳作的都是男装卸工,棉工作服破破烂烂的露着棉花。他们倒是有手套,就是都露着手指头。看他们实在可怜,有时候我们就塞两副手套给他们。他们一般都是先四处张望一番,确认没有自己同伙时,他们才敢接受。

我很佩服他们这一点,他们人穷但是很守纪律,他们可以拣拾我们的剩饭,但绝不偷我们的东西。不像印度、埃及和那些非洲人,见什么偷什么。你如果将鞋脱在室外,转眼就被他们拎走,甚至连我们餐厅的纸巾也给偷光。罗马尼亚人就更出格了,连我们餐厅的筷子也不给留下,你说你偷双筷子干什么?你会用筷子吗?



朝鲜的港口机械还说得过去,比非洲一些国家要好,尤其是南浦港还有一条传送带。但那条传送带从来不用,都是人拉肩扛的用起重机吊水泥。

记得有一天突然启动了传送带,水泥袋子从几百米外,顺着传送带滑进了船上的货仓。大伙感到莫名其妙,这是怎么回事?观察了一会儿才弄明白,原来他们正在拍电影呢。只见一群“装卸工”,个个工装干净整齐,脖子上缠着雪白的毛巾,被导演调来调去。不一会又来了一帮子女演员,身着靓丽的衣裙,个个美若天仙。我真是服了这些演员了,大冷的天里却穿着夏季的衣衫,在凛冽的寒风中愣是能装的春风满面。不一会,有位女演员沿着大同江边缓缓踱来,依立在江边的栏杆处,美女手捧鲜花亭亭玉立,明眸凝视着远方,幸福的目光深邃而又陶醉....

电影拍摄了一上午,随后导演、演员们钻进了一辆大巴绝尘而去。镜头拍完了,传送带也完成了使命嘎然而止。真正的装卸工重新登场,大家该干嘛还干嘛,港口又恢复了人拉肩扛。

人是很容易被蒙骗的。我被朝鲜电影忽悠了这么多年,今天终于见到了真实的一面,原来朝鲜的美好都是摄影机的功劳,幸福生活均是演员的创作,美女也只会在电影里出现。

世人的脾性都差不多,一旦从被蒙骗中醒来,会对其产生强烈的蔑视和厌恶。但这种情绪往往会矫枉过正,使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这里和下面的叙述中,我会极力避免这类情绪出现,会客观的、真实的讲述我所见到的朝鲜。

(待续)

作者:锦瑟华年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锦瑟华年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716536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