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湖北日报》《乐趣园》联合征文搬用我一直坚持的倡导词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众议院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湖北日报》《乐趣园》联合征文搬用我一直坚持的倡导词   
所跟贴 《湖北日报》《乐趣园》联合征文搬用我一直坚持的倡导词 -- Anonymous - (7390 Byte) 2004-9-24 周五, 下午4:26 (197 reads)
武汉蒋品超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詩作《呼唤英雄》中诗句竟已成为中国著名报刊《南方周末》的办报口号 (92 reads)      时间: 2004-9-24 周五, 下午4:30

作者:Anonymous众议院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詩作《呼唤英雄》中诗句竟已成为中国著名报刊《南方周末》的办报口号

第四章 诗作《呼唤英雄》及其磨难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呼唤英雄
——因大庆工人为不公的待遇数万人上街游行难受而作
人不站起来
怎么会有崇高
天不爱弱小
如何能算广袤
谁说这世间
已不再有英雄
不是你目光短浅
未看到那片风骚
就是你心志脆弱
被猎枪吓退了呼号
外表的繁华
掩盖著满身的脓疱
上溃下乱
这个世界
并不是你们看到的
锦绣一片
江山娇好
无胆的医生
绝不会显出医术的高超
垂危的病体
也偶尔会出现回光返照
那些喑哑的哭泣
你们应该体会他们心底的哀嚎
那些无助的呐喊
你们应该听懂他们微薄的需要
是什么造成大批大批的官僚
为所欲为
明目张胆
东倒西倒
是什么招惹城乡遍地的百姓
呼天抢地
泪水滔滔
无依无靠
是什么致使那么多思乡念亲的国人
甘愿避开生他养他的国土
去做一个偷渡客
象无头的苍蝇
即使没有目标
也要在异国的土地上
忍受军警的缉拿
颠沛流离东躲西逃
不惜将宝贵的性命丢掉
是什么招致成千上万的学子
学问满抱
却象乞丐一样
宿路边
住街角
衣食无讨
工作难找
是什么让那么多在岗的职员
身在曹营
心在楚汉
苦闷不安
人心涣散
这山望著那山高
是什么导致工厂无工
银行停摆
农人卖出了白棉金稻
收回的竟是
无法靠它养命度日的白条
商家商品堆积如山
凄惨经营
进一次货
赔一次本
忍无可忍
只好纷纷倒掉
街道行人鬼鬼
满街流浪
无所事事
象在静等中
渴望能逮住哪一只
不留意的耗子的
一只只野猫
出版者出版不出好书
写作者作品无处发表
医院寥落
空著一间间空屋
病人无钱
躺在自家的病床上捂痛惨叫
国是失据
百业萧条
大庆
大庆原是一面工业的红旗啊
是这片国土屹立在世界
曾经久久让人们引以为荣的自豪
是多少人呕心沥血
生死相抱
为这东方的人类
托起的一副难得的至宝
如今
在这静止的改革里
在这痛楚的转弯中
也已经进退维谷
风雨飘摇
象渤海湾上那架曾经坍塌的钻井台
正上倾下斜
不甘心塌倒
却不知道
该如何才能不去塌倒
那么多的怒吼
在警钟鸣叫
那么多的哀求
就象在向生存告饶
不忍的心
没有人不把悲悯的目光投向那里
没有人不凝聚著揪心满怀的关照
苦难的症结
在一一显露它腐败的征兆
无力的百姓
在无助的渴望中
人们应该看到
他们在急切的等待著
等待著那把利落的手术刀
天地还有苦恼
天地
肯定还有奔向它的思潮
这片国土
这片多灾多难百业待举的国土啊

谁才是那个真正的英雄

谁才能痛定思痛
为民舍命
才能举起那把锋利的手术刀
才能为他们
为那些期待中的百姓
为那些破碎不堪的百业
切除痛苦的病灶
将那不公的分配不轨的体制
彻底
干净
连根斩掉
换以新血
换以制衡
换以这天地间正确的生存之道
让无力摆脱弱小
让无助得以依靠
让无聊远离空耗
让无奈收获目标
2002/1/3洛杉矶
我的心如此难安
——在此诗被转的一贴后诗人诗神跟贴了大庆下岗工人手拉写有“工人要饭吃”的横幅诚惶诚恐站在街头的照片,看后心痛难忍,愤然而作

共产,共产
几十年一场大梦
共去了你们所有的财产
现在,梦醒了
你们却只能眼巴巴
靠边站
只能眼巴巴望着权势者
尔虞我诈你争我夺
商议着他们的瓜分案
眼巴巴
看着自己的血汗
流进他们的腰包
而与你们无关
共产,共产
几十年一场大梦
共去了你们所有的财产
现在,梦醒了
你们竟如此凄惨
竟丧失了赖以活命的饭碗
一个个
站在那里
都成了落寞无助
游街乞讨的可怜的穷光蛋
上天给予了你们这条命
你们将靠什么
才能再去将它度完
改革,改革
改革是人民的呼唤
不应该将人民欺蛮
改革,改革
改革是上天的使命
不应该再是另一场掠夺战
改革,改革
改革务必将公有的财产公平分摊
务必是为人民的利益谋福利才算完满
为何
它却让你们衣食不保
为何
它却让你们无助孤单
望着你们
为了一碗活命饭
站在那里
手握横幅
心惊胆颤
唯恐又遭逮捕押管
我的心
如此难安
如此如此难安
2002/2/23洛杉矶

《呼唤英雄》的波折经历与影响的资料
以下是所能收集到的有关《呼唤英雄》一诗的波折经历与影响的相关资料:
(一)《呼唤英雄》中诗句竟已成为中国著名报刊《南方周末》的办报口号
——编辑时注:本文曾贴于海外知名网络论坛《新海川》(www.haichuan.net),得到过朋友们的祝贺,也得到过朋友们的质疑。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脍炙人口的诗句伴随它撼人心扉的篇章有如惊雷闪电爆炸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上空,它所代表的精神引人激越,催人奋发,曾深深的影响了一代人们的心志与情操,它点燃的火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当时中国伟大历史事件“六四学生运动”的精神燃点之一!
记得八九年四月底至六月初,我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在通往各食堂的几个主要路口都曾有人自发张贴过用毛笔抄写的北岛的这篇《回答》,而且不顾校方揭了又揭,有人甘冒风险趁夜间又屡次偷偷贴上,曾来往许多次,足见它在人们尤其热血喷涌的一代学子们心中的位置!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被时空消磨业已平静的心依然不免还涌起激荡。

我相信在当年“六四学运”其间中国各高校所有张贴物中它曾是被同学们张贴最多的篇目之一。时至今日只要对中国文字稍有素养的人们,不一定完全了解《回答》一诗激扬恢宏的全貌,但不会不知道诗人北岛这一著名的诗句。因为那段浩荡壮阔的历史已经将它勃发激越的精神沉淀在这一深刻隽永的文字符号里。如果要谈文字的功能,这大概就是它与人类其他符号深邃卓越所在之一。
现在我不知道该喜该悲?我几经浩劫备受磨难曾如游蛇逶迤于中国网络诗歌论坛的诗作《呼唤英雄》中如长空雁叫声声滴血的诗句:“让无力摆脱弱小/让无助得以依靠/让无聊远离空耗/让无奈收获目标”,如今已如我所期,象北岛狂飙的诗句一样在中国又一个不同时代来临时正展现它耀人的魅力,可是人们并不知道它的出处与作者。
昨天当我因为有人曾攻击“口号”诗歌没有质量把我以前因此诗句而与其他作者交流所戏作的关于古代几个经典“口号诗句”翻译贴在大陆网络诗歌论坛时一个朋友管党生不经意,或者出于良心不忍告诉我:“让无力者有力/让悲哀者前行”是《南方周末》的口号。我几乎不知道说什么——这显然就是我“让无力摆脱弱小/让无助得以依靠/让无聊远离空耗/让无奈收获目标”诗句苦心孤诣而且推敲起来似乎无所适从的翻版!我几乎不相信它会是巧合(编辑时注:下面附有我第二天所贴出的坚信其不是巧合的理由)!当时我以为他在好玩,拿我开心,但我还是不甘,跟了两贴去问。立马其他朋友也证实,不是开心是事实,而且斩钉截铁,说这就是《南方》的办报宗旨。现在《南方周末》在中国新兴的报纸中应属屈指可数的领头报,很多人宁可不看中国官方的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但《南方》必不可少!这一“口号”对于真看报者,应该无人不知。显然‘“让无力者有力/让悲哀者前行”是《南方周末》的口号’是事实!

我的《呼唤英雄》被人盗用;中国诗人伊沙因它曾以整本诗集《我的英雄》相拼(原注:现在《我的英雄》已在大陆获奖);在很大程度因它我曾被中国网络封杀;面对它,中国知名网络诗歌论坛《诗江湖》坛主南人希望朋友能写出与它抗衡的作品曾劝诗人伊沙:现在传世的作品已经出现了,你跟浩波和好吧,不要再闹别扭了;在网络讨论历史名篇《将军,你不能这样做》我贴出《呼唤英雄》时知名网络诗人小月亮曾公开说:在我看来《呼唤英雄》才是真正的诗!这样一首诗,这样一段备受磨难的诗句,却一直无法为大众所知,象深埋在地底燃烧着的火焰,我真担心它会被耗尽它该有的能量,而最终走向死灭。我多羡慕北岛,多羡慕他熊熊炽烈的光能能及时地成为世人盲眼之前熠熠璀璨的火炬,多羡慕那些有勇力而又有勇力空间的人们,缘缘相生,让他们永久地照亮了时空。
我的《呼唤英雄》是北岛《回答》一样的惊雷,我多渴望它在能更大范围去震撼世人!
2004/7/22 洛杉矶

注:《排开文字与语义的几乎重叠不谈,<南方周末>口号源自我诗句的理由》

我忽然记起《南方周末》记者欧亚《南方日报》记者曾念长就在我与伊沙们发生争执时经常出没于《他们》《扬子鳄》《诗江湖》《或者》。我现在觉得自己应该深信这口号的出处与我的诗句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在《诗江湖》,曾念长曾与沈浩波起冲突,曾不满说:看来你是我的老师了。沈浩波曾大言不惭说:我做你的老师毫不过分。我因为在陈铭华(洛杉矶《新大陆》诗刊主编)给我的他《新大陆》上曾见过曾有关的诗歌评论,当时并没引起重视,后来在《诗江湖》看到有关中国“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第一届评选揭晓与颁奖的报导。当时诗歌奖由于坚获得,曾念长致开幕词。这时加深了我的印象。后来曾念长因“下半身”讨论又与人起争执,当时我便向他提及我与伊沙的争论。我以为他会如我曾接触欧亚时一样故意不会去理睬,不想他回我:我知道,这是一个学术问题,人让我们留待以后再说!我虽有些隐隐的失望,但对他仍存有一个学人的良知心存喜悦与感激。后来一次的接触,我问他现在又有什么大作,很想拜读。他说现在忙于生计,写东西的时间少了。
而且就我长年累月扎笔在中国网络诗歌论坛的经历所知,《南方周末》记者欧亚在网坛活动的频率应该曾念长多得多。
由这些隐约的线索,我有理由推断《南方周末》的口号与我的诗句有着深刻的联系!
2004/7/23 洛杉矶


作者:Anonymous众议院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众议院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697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