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湖北日报》《乐趣园》联合征文搬用我一直坚持的倡导词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众议院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湖北日报》《乐趣园》联合征文搬用我一直坚持的倡导词   
武汉蒋品超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湖北日报》《乐趣园》联合征文搬用我一直坚持的倡导词 (195 reads)      时间: 2004-9-24 周五, 下午4:26

作者:Anonymous众议院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的小气与无奈
——编完此集(《傻事——还原历史》)后惊见著名网络《乐趣园》以我曾在大陆网络呕心沥血的倡导与众多大陆主流媒体举办联合征文[我一直以来的倡导词:”(1)反思历史(2)关注政治(3)悲悯民生”。他们征文主题用(3)悲悯民生——关心小人物关心弱势群体。链接http://lit.netsh.com/deful.html

为自己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在我感觉中其实不认为是一件光彩的事,尤其并不是如自己所自吹的那样就更觉得不齿。可是这种作为却让我偏偏不得不挑上了。但我绝无自吹,而是它切切实实是在我几乎拼尽自己心血后从我的歇斯底里的呼喊中发生的。而有人极力封我的嘴,而世人并不曾知道其中的一切,我无法不为自己的心血而难受,而即使有失体面也要为自己讲述历史已经且正在发生的实情。

2004年8月12日,也就是我写此文的前两天,我上中国网络,不知是鬼使神差要有心让我难受还是老天有眼要特意让我了解因我而发生的重要的一些事。本来我是根本不可能通过《乐趣园》网络页面进入其网站浏览该网所编排的内容的(这里不是指其他顾客从该网所设计的论坛,这些论坛我还是可以进入),因为进入其中务必输入我在该网注册的笔名和密码,我曾在一年前早注册过,怎么可能注册成功,那时我早已经是他们的眼中钉!既然我不拥有笔名和密码,我当然不可能进入其主页(我怀疑这程序只是专门为特定的几个设计的,就象当初他们要封杀我一样,我换一个名发贴,他们就设计一个页面,改换不同语句,甚至出言伤人,极力阻止我一样)。可是我按照惯例从《扬子鳄》链接想找《北京评论》(那是中国网络诗坛在我与伊沙们决斗时而带动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垃圾派”的大本营,我偶尔会去看看,觉得那里还能有一些适合我口味的东西)。无意间我看到一个名叫《南方诗谈》,鬼使神差就在这里,我忽然想去看看。结果一点出来不是《南方诗谈》,可能因为一些原因这个论坛已经不存在,出来的是《乐趣园》的主页,是《乐趣园》用自己的主页链在了这个坛名,以增加别人进入的机会,却让我无心进入了。

而这时我还没有看到我后来看到的一些的那个栏目。我在其主页上看见该网为自己各论坛推荐文章栏目中的一文《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以为真的是我所期待的谈论民生问题的文章,点开,也不是,是一个网络笔名小晓的小女生写自己在网络其他论坛与人起争执被其坛主删贴的事。文章的确不错,而且很贴近我对中国网络的看法,一个小女生能写那个怨而不哀的文字,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就从该贴下面找到了发贴论坛进去,论坛叫《小晓的家》,是小女生自己的一个坛子。浏览了一下也没什么让我能在意的。就又想到《北京评论》,于是就从她的链接去找。而她的链接只四个坛点,其中有一个叫《乐趣文学》,我想这该是《乐趣园》自己编排的原创文章精华,好奇该网特色如何,就点了过去,结果出来文字真的就让我大大的吃惊了:

《关心小人物关心弱势群体——<乐趣园>与有关单位和作家联合举办征文竞赛》!一下子我热血上涌,足足盯在那里五分钟,不知做什么好。这不就是我在《乐趣园》在大陆网络一贯的倡导与主张吗!我在那里呼号过无数次“反思历史、关注政治、悲悯民生”,他们无数次驱逐我,无数次销毁我的贴、无数拒绝我发贴、屡屡逼迫得我无法不变换名字、多次放毒攻击我的电脑、不惜罕见的以珍贵的广告版面刊登告示广告所有网友从此让我的笔名wuhan1010销声匿迹,将我的笔名打入政治敏感词汇,不让人再在贴中提及,现在他们却在一我的“悲悯民生”进行征文,而且联络了那么多著名的主流媒体和有影响的作家诗人,要知道我曾为此写作了多少诗文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又喜有惊又爱又恨!而占住我的思维的是无法言说的无奈与委屈:你们那样对待我,却以我的倡导做倡导,而世人至今并不知道我对此曾付出的呕心沥血的心力!而由此我已深感到我曾经的预言与努力在那块土地扎根之深,曾经在那里只要稍接触那里以为的所谓社会的阴暗,人们的不幸就被视为异端惨遭厄运,现在在我和由我妄胆的拼搏带动下如我一样的人们的努力中终算有了深刻的变化!请看前言:

“前所未有的国家改革,带动着前所未有的思想变革,人的精神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生存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一线工人、下岗家庭、八亿农民,这些沉潜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仿佛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文学作品中鲜见他们的身影。事实上,底层人在我们的社会中的比重,绝对占有主导地位。针对如今网络文学中小资情调泛滥、精神自恋日益严重、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等现象,热爱写作的人们,有责任把原原本本的生活通过文学作品诠释出人类生存的欢欣、痛苦和魅力;有责任让更多的人可以借助这些艺术作品透视人性,追问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激情与悲壮,体会这个年代底层人生活的平凡、沉重。”

请看我曾在我长篇诗论《是语言创造了什么还是创造语言的什么》《9.“地下写作” ,“平民思潮” 与“平民化写作” ,“民生思潮” 与“民生写作”》中一段:‘而随着中国腐败的加强,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对外开放不得不造成的环境压力的逐渐宽解,民生处境的不断恶化,“民生思潮”已经开始出现,“平民化写作” 的一支将演变成“关注环境和民生状况” 的写作——“民生写作” 。如果环境和个人才能的允许,我们这个时代可望出现人们期待的大诗人!’

对中国诗坛脱离社会现实的所谓“知识分子写作”我曾毫不留情作过批判,作过深入批判的文章不知是因电脑中毒被销毁了还是怎样,我一时没有找到,但就在上文中《8.是精神性写作和平民化写作,还是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关于上世纪以来诗歌写作风格的定位》我就有过此言:‘在八九之后,崇高精神遭受现实镇压,“精神性写作” 当然的遭受重创,很多类似的写作转入地下,形成了不久的将来人们很快可以看到的“地下写作” 。——我就是其中一例,我还看到过另外的作品。当然我也有许多“平民化写作” 的作品。“精神性写作” 的另外一支,类似余光中《西螺大桥》风格注重思辨强调深沉而淡化政治的写作就成了与所谓“民间写作” 相对抗的主体。于坚似乎很藐视这种写作,其实我对此也不看好。’

关于其前言“底层人在我们的社会中的比重,绝对占有主导地位。”我在《做真正的智者——关于中国旅美知名诗人严力托伊沙在中国网络诗歌论坛大势张贴的<关于诗歌的可能性>》一文对混乱的中国现实就曾作过批判:‘因为中国是一个混乱的社会,在西方可以用主流与非主流来划分角度的方法我感到在中国不能。譬如主流在西方通常指大多数人,其中涵盖着政府与民众,可能是政府的大多数和民众的大多数,可能是政府的少数和民众的大多数等等,因为他们的意志对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起着主导作用。在中国则不能,由于政府利益很少与民众利益一致,如果就人员的大多数而言,主流通常是民众而很少有政府,而民众意志甚少在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及深入的精神生活里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总是政府,即少数利益集团。而按产生影响的大小即主导来分,政府即少数利益集团才是主流。那么我只好以过去中国流行的分法“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来区隔(在西方,统治者是服务者,服务者是统治者。不象在中国,统治者统治服务者,服务者服务统治者)。现今时代统治阶级所在中国社会造下的所谓文明太大程度伤害着被统治者的利益,严重践踏着被统治者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一场所谓的经济改革用“烧、杀、掠、抢”来述说并不为过!太多的人们朝不保夕,太多的人们生离死别!太多的人们背井离乡,太多的人们走投无路!’

这前言与我的心血何其近似,简直就是照搬!而我的《呼喊英雄》《江南,我该用怎样的痛苦回首我的江南,我的江南》《姐,那不是人民币增值那是经济危机啊》《农民》《农家女》等等等等我现依然存有曾被他们无情驱逐销毁的诗,以及那么多被他们放毒毁坏我电脑而被永远毁去会让我永远会有如被杀死了自己心爱孩子的痛楚的伤心的诗作,不就只为体现这一点“悲悯民生”——“关心小人物关心弱势群体”吗?从前你们封杀我,现在你们亦然不让我正常在其中努力,我实在太难受!这参与其中的作家中杨黎、彭见明、李师江、张执浩、余笑忠、王小菊多位曾以是曾以真名真姓极力攻击我,我其实不是生恨于你们,我是爱你们的,因为有你们与我的交流才使我有努力想向你们表达自己的毅力与努力,可是我只希望世人能知道我曾为此付出过呕心沥血的努力,中国诗坛乃至文坛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六四人手中在慢慢起着深刻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其中我无比感谢的是诗人陈洪金!对中国网络诗坛风起云涌的反思历史关注政治与民生的诗他曾写过一诗《春天》其中诗句“第一丝春风的到来需要穿越整整一个严冬,所有明媚的春光都是艳然自第一支芽苞的初萌。”曾让我兴奋而心碎!我需要人们的肯定!我象孩子一样需要这个时代的肯定!我在我似乎炫耀自己的一文《我的争辩<我对中国诗坛的贡献必将载于史册>》其实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我是需要人们了解我的确为此付出过心力。在这里我想我应该将此原文留在这里,我要让世人知道这一切,我没有讲半句假话:

《我的争辩<我对中国诗坛的贡献必将载于史册>》 我此次进入大陆网站,与中国诗坛探讨与争论,有人说我不会有结果。我的确觉得这是鼠目寸光,他以为我的呼号非得造成谁谁谁平反才是有结果。能,当然更好。不能,我一样没虚此行。下面我把理由公之于世,也算是我对这种说法的一种争辩。 一,把诗人们以前如临大敌不敢正面触碰的敏感问题直接端了出来,让人们从束手束脚中解脱了出来,虽不能说已经能畅所欲言,但至少让诗人们感受到总以为十分凝重的空气其实已经开始变得轻松。诗坛上下,关于六四,关于民生状况的诗铺天盖地,现在看来发上来很轻松,而当初却是一件相当艰难束缚人们手脚的事。诗人陈金洪就在他的诗<春天>中就清醒的抒发了这一点,大意是:第一丝春风的到来需要穿越整整一个严冬,所有明媚的春光都是艳然自第一支芽苞的初萌。

二,清晰而鲜明的揭开了关于六四历史事件的重新审视与深度思考,使这一话题不再是一种隐晦之辞。虽然有人依然持观望,恐惧,或者恐吓的口吻,但这已经不全是时事所致,而是出自一些人自身心理因素。很多人开始还它以客观的历史定位。 三,这是我此程相当重要的收获,即开启了一场庞大而且必将持久的思潮,我把它定位为民生思潮。由前期《江南,我该用怎样的痛苦回首我的江南,我的江南》,《呼唤英雄》,《我的心如此难安》,《姐,那不是人民币增值,那是经济危机啊(一)》和之后《农民》《农家女》等诗引发了诗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严重关切,涌现了大量反映农村,城市生活在底层人们困难状况的诗。更有多处网站象《诗中华》,《新诗歌》等甚至举办打工诗赛,民工诗赛(还有多处,一时记不起),即为这一思潮的具体反映,不应将他们单纯的理解为模仿或效法。
四,将一个旧有的词汇“爱国” 二字重新提起。这是与二和三连带而生的。民运与爱国,苦难与爱国总容易相伴相随。虽然之前可能有人朦胧的提及过此词,但自从朦胧诗后从来没有人如此清楚跟清醒过。这一词汇在这次无数诗提及过。象小引(“我的祖国,对此一无所知” 这是我很感伤的一句话),伊沙(《跟祖国抒抒情》),沈浩波(《我的北京》)等等 2003/3/23洛杉矶

也把当时人们在网路的不满与我的回应留在这里: 大阗于2003年3月25日08:43:44在扬子噩: 与前辈商榷:在我看来---- 一、您此次进入大陆网站,并不代表与中国诗坛探讨与争论。谁告诉您大陆网站就等于中国(大陆)诗坛了? 二,您所在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当然能畅所欲言,请您注意您在写作中的语境和我们的差别! 三,您对一些历史事件的重新审视与深度思考,是您的话题。有人观望,恐惧,或者恐吓,抑或出自自身心理因素,与您有关系么,与诗歌有关系么? 四,为什么要将“诗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严重关切,涌现了大量反映农村,城市生活在底层人们困难状况的诗,”上升到您感兴趣的政治高度?文艺是政治的反应,但我们的体制不容许我们! 四,您喜欢民运,您就民运去吧!

至于您对中国诗坛的贡献是否必将载于史册 我看 得有大家说了算 再次纠正您的一个观点 网络诗歌只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尚未成熟的部分 您要给自己排座位 请多找地方下手 找准了 别闪了腰 中国像您这样被埋没的优秀诗人 多着哩 还有,别象我这样 不敢以真名见人 我回: 你应该知道网路传播之快如何是传统传媒能比 其直接快速当下即已发生。 李磊: 兄弟,作为一名艺术评论家你尚有实力,行为诗歌政治的发动者,你没有权力.

我回李磊: 你总标榜自己是杰出的评论家,仅不懂文学功能起码的常识 这不是权力的问题,也不是发动的问题,是感染与影响的问题。你告诉我从去年春季到现在有多少诗人,参与了关于“春天”的讨论,“死”的讨论,“祖国”的讨论,“生存处境”的讨论,匿名的,显名的,有名的,无名的。文字,诗,诗人都只是符号。当这些符号在触及人的视网膜时思维就发生了化学反应。我,就象你,现在在这里,你这个符号就在感染和影响着我和大家。现在只要我这个符号还在这网路上晃动,我所代表的意义就会存在并且感染和影响大家和网路诗坛,传统诗坛。我没有权力,诗人有什么权力?但我会用我的诗,文字和毅力让世人知道我所努力的事情的价值!!

尽管我口吐着心底不尽的怨言,但我知道我的小气与无奈其实不是谁的错,而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是这个时代让那些不该悲哀的人们却真正尝尽了无尽的悲哀!2004/8/14 洛杉矶

附:此征文启示网址:http://lit.netsh.com/deful.html前 言

前所未有的国家改革,带动着前所未有的思想变革,人的精神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生存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一线工人、下岗家庭、八亿农民,这些沉潜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仿佛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文学作品中鲜见他们的身影。事实上,底层人在我们的社会中的比重,绝对占有主导地位。针对如今网络文学中小资情调泛滥、精神自恋日益严重、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等现象,热爱写作的人们,有责任把原原本本的生活通过文学作品诠释出人类生存的欢欣、痛苦和魅力;有责任让更多的人可以借助这些艺术作品透视人性,追问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激情与悲壮,体会这个年代底层人生活的平凡、沉重。

征文体裁 1、小说:以中、短篇小说,微型小说为主。原则上不少于1500字。 2、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深入生活,内容真实、健康 3000-10000字为宜。(要求作者提供真实的个人资料) 3、散文:不少于800字。 4、诗歌:现代诗歌、古典诗词,以组诗、长诗为主,字数不限。 5、杂文:评论,争鸣,避免言辞过激,但要思想独特。千字文为宜。

征文要求 以底层人生活为背景;反映底层人的精神、物质生活状态的原创作品。以下作品不在本活动征集范围之内: 1、已出版或在传媒(不含网络)发表的作品。 2、已向传媒或出版社投稿尚未得到退稿通知的作品。 3、参加正在举办的尚未公布结果的征文活动作品。 4、作者不拥有全部版权的作品。 5、已在任何比赛中获得过任何奖项的作品。 6、抄袭的作品(如有抄袭,将在所有参与的社区通报批评)。

征文时间 2004年7月15日--2004年9月15日

参加的传统媒体和作家 传统媒体 《佛山文艺》杂志 《打工族》杂志 《湖北日报》副刊部 《芳草》杂志 《惠州日报》文化生活部 《年轻人》杂志 《文字客》杂志 《醴陵文学》杂志 《香山报》 《西湖》杂志社

作 家

虹影: 著名女作家,代表作《饥饿的女儿》被翻译成14种文字出版,长期列英美畅销书排行榜。另有作品N种出版。 彭见明: 湖南作协常务副主席,著名作家,代表作:《那山那人那狗》。 何立伟: 长沙市文联主席,《文字客》社社长,著名作家,代表作:《白色鸟》。 何顿: 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就这么回事》、《我们像葵花》等。 王平: 湖南出版集团副编审,《湖南出版产业》主编,知名作家。 杨黎: 著名诗人和小说家。 李修文: 1975年8月生,湖北荆门人,十三岁发表第一篇小说,现为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被评论界誉为“中国的村上春树”,“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2003年3月获春天文学奖。 李师江: 1974年生,籍贯福建宁德。著名作家。1997年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2000年辞职,现居北京,自由职业者。为"下半身"诗群代表诗人。主持网上论坛"小说包间"。已出版畅销小说《比爱情更假》(大陆和台版)并引起轰动,拥有一大群文学fans。

陈洪金: 男、汉,云南作家,擅长散文创作。李智红:男,彝名洒尕,1963年出生于云南永平,:新一代的生态作家,擅长诗歌与散文创作,代表作:诗集《永远的温柔》、《请别拒绝我》。 杨泽南: 男 1952年10月生,祖籍长沙。1998年加入湖南省作家协会,1996年10月任醴陵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醴陵文学》杂志主编,2002年2月当选为醴陵市作家协会主席。 王小菊: 女,作家,生于七十年代,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代表作有《我和王小菊》〈海滩〉等,引起广泛关注。 张执浩: 1965年8月18日(阴历)生于湖北荆门。现居武汉,系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大学期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发表诗歌若干。1995年起以部分精力转向小说写作,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去动物园看人》,及长篇小说《试图与生活和解》、《天堂施工队》等。作品曾参加“60年代出生作家群”、“跨世纪作家群”、“后先锋小说”和“诗人小说家”等联展活动。 钱鹏喜: 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理事,武汉作协副主席《芳草》执行主编。 余笑忠: 青年诗人,湖北交通音乐台音乐部主任。

注:请在投稿的标题前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Anonymous众议院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众议院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4919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