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华帝国的前世今生 (三)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华帝国的前世今生 (三)   
所跟贴 随着“君主立宪”这种思想而来的,还有西方国家“民族国家”的概念,少数民族的皇帝是不可能“君主立宪”的,满清只要走这条路, -- 布朗运动 - (34 Byte) 2014-8-16 周六, 上午8:28 (158 reads)
布朗运动






加入时间: 2009/05/17
文章: 1780

经验值: 59339


文章标题: 今天在共识网看到刘仲敬的一个对话,里面有关于清立宪的问题,也是俺这种观点,但是,详细,充分的多,俺引述如下: (174 reads)      时间: 2014-8-17 周日, 上午8:41

作者:布朗运动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主持人:民国是在清帝逊位的基础上成立的,现在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清王朝亡的有点冤,晚清政府一再缩短立宪时间,也做出立宪承诺,成立咨政局等机构,如果革命党再耐心一点点,是可以立宪成功的,不知道两位老师对这个观点是如何评判的?

  刘仲敬:这个说法本身肯定是错误的,但错误在哪里,是有一个定义没有搞清楚,这是说“立宪成功”是什么意思?有两种意义,一是清朝所管辖的这片领土,不说达到美国标准,至少可以达到西方世界主流所认可的立宪政体的标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谈立宪,清政府立宪是不可能成功的,正如奥斯曼帝国立宪是不可能成功的。清朝受若干先天条件的约束,本来就没有成功的机会。

  什么是立宪?立宪成功就是你所属的政治共同体内部各部分能够达成某种契约性共识。立宪的前提是,立宪所处的政治共同体本身是存在的。但是像清朝和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这种国家和日本这样的地方性民族国家有极大的不同,它们是跨多族群、多种文化、多实体的多元帝国。这些政治实体非常特殊,立宪会造成极大的分歧。如果你用军事来征服,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只能是专制的统治,不可能是民主共和的。但要立宪就意味着各个团体都要建立自己的政治共识,这样的政治共识建立起来非常麻烦,试想怎样才能让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和突厥人达成共识呢?立宪将解放各族群,提供构建各民族的极大机会。原来清朝只是有地方性的居民和风俗,但政治解放、普遍政治参与以后,风俗的不同就启动了各自创造民族的过程。就像东欧各地,当初波西米亚人也是一个地方风俗群体,但慢慢就创造出捷克民族。奥斯曼帝国立宪比清政府领先要早,但也失败了,这是一个预兆。清廷在当时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当共同体问题达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帝国将不得不面临选择。或者是通过军事政变,用一个进步的精英集团的统治把各阶层和群体压下去,强行维持军事专制统治;或者就退一步,把多民族的帝国改写为互不统属的一些国家。奥斯曼就变成了这样的一系列国家。就清政府的统治方法来说,我们无法想象,它立宪成功以后能够逃避这种情况。

  所以,把清统治下的土地建立一个单一的立宪帝国这是不可能的。这和日本不一样。第一,日本不是跨文明的国家,它只是一个地方性的邦国,性质和英法两国差不多。第二它的居民同质性非常高,可以视为一个习俗共同体,用一个习俗共同体构建一个民族国家的困难非常小;第三,日本没有或者是缺乏中国和奥斯曼帝国这种长期的官僚帝国传统,这种官僚帝国传统会使广大的居民丧失独立的政治行动能力。日本实际上是一种封建统治,意味着各个等级的资源、权力一开始是分散的。权力分散在地方,地方上的各阶层和团体有一定的参政能力。在这种意义上,日本更接近西欧而不是中国。官僚帝国转向民族国家是非常困难的,而封建国家转型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封建各等级共治体系很容易转变,由各等级分权转变为各机构分权。日本符合这些条件,而中国是不符合的,所以我不认为清政府有建立立宪君主国的条件.....


更详细的全文,下面是链接: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history/jindai/20140815111299.html

作者:布朗运动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布朗运动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2226 seconds ] :: [ 28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