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从“樊弓经济学”到“旁观者经济学”:从糊涂走向更糊涂(二)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从“樊弓经济学”到“旁观者经济学”:从糊涂走向更糊涂(二)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从“樊弓经济学”到“旁观者经济学”:从糊涂走向更糊涂(二) (977 reads)      时间: 2006-8-03 周四, 上午1:24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从“樊弓经济学”到“旁观者经济学”:从糊涂走向更糊涂(二)

──续答bystander先生

芦笛


刚才进来匆匆看了一下跟帖标题,没时间打开看,来不及看老by的声明了,等我写完本节再说吧,抱歉。

这里只想回答越南人在跟帖标题里“对樊教授搞缺席批判”的指控:

1、我在上文介绍过,早在4年前我就逐段批驳过教授的经济学屁话了,他从无片言只语答覆,却指责我“没有道德底线”、“造谣”,说我捏造他的语录,全然不顾我撕他的文章从来是全文拷贝,逐段批驳。

2、教授缺席不假,但那是他自愿逃到智力难民营去寻求刺刀保护,如同当年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灵山网友批他的经济学理论,他招架不住,竟然向斑竹申请隔离一般。本网站从未封杀过逃往智力难民营的网友,一直热烈欢迎他们回归。教授不敢回来,不是我的错。我被智力难民营无理永久暗杀,无法追到那儿去就地批判。因此,要改变智力难民营卫兵们强制造成的“缺席批判”,只有请阿越要么把我的文章转贴过去,要么请教授回来和我辩论,如何?谢谢!

下面谈正事。

○芦笛说:“资本主义的精神就是追求高效率带来的高利润,因此,一切私有企业都必然雇佣尽可能少的职工,去实现尽可能大的利润。”“资本主义的天然倾向是关闭亏损企业,提高已有员工的个人生产率,从而制造失业大军。”

教授的批驳是:

1、“资本主义的精神就是高利润。如果多雇工人能够多创造利润就多雇工人。如果减员增效更有赚头就裁员。根本就没有什么‘必然’。”

教授这儿的毛病,是毫无效益观念,这才会把高利润看成是资本主义的精神,离开效益谈利润,以为追求高利润就是通过大陆式“规模效应”,却不知道高效率是高利润的实现前提。

所谓“利润”,指的是资本家刨除成本的净得,并不是如教授直线脑袋理解的是产出的绝对量。而所谓“效益”,在我的理解就是“利润与成本的比例”,这比例越高,资本家赚得越多。因此,真正的资本主义精神乃是“增产节约”,既要增加生产规模,又要尽可能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生产率,这才能最大限度获取利润。而成本的大头就是劳力费。因此,如果能使用新技术,降低劳力投入而能达到同等产出,资本家一定会这么干,那道理连白吃都能理解:机器的生产效率不但高于人工,而且是用不着发工资的!

正是这种以追求高效率谋求高利润的努力,构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动力,成了资本主义有别于其他生产方式的最大优越性。追求高效率触发了科技发明在资本主义阶段突飞猛进,催生了从工业革命直到今天的各种科技革命。教授连这点起码common sense都没有,您说他配不配自称知识分子?

2、“经济学上的失业并不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现象。美国现在的失业率是百分之五点几,高出经济学上的全民就业标准不超过1%。而且仅仅是经济衰退才发生的现象。”

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在旧作中批驳过了。我丝毫不懂经济学,那是当年在阅读教授这段话后想了一两分钟,迅速打出来的,算是“芦氏微观经济学”吧,反正不是我看来的而是自己匆忙想出来的。刚才又看了一下,还是没有发现什么破绽,拷贝于下,竭诚欢迎真正的专家砸砖。文中的“老伪”就是指教授,他管我叫“老独”,讽刺我这独知是假的,我回敬以“老伪”,意思是他那知识分子乃是伪劣假冒:

【从主观意图上来说,资本家并不想裁员。问题是资本主义生产规律决定了要追求最大效益(这正是资本主义强过社会主义的地方,是它的生机所在),所以“一切私有企业都必然雇佣尽可能少的职工,去实现尽可能大的利润。”这里说的是员工的人均生产率,不是员工绝对数量的增减。

学老伪讲初中代数,我在这里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假定某企业雇用一百人,生产十万元产品。根据市场需要和生产率的波动状况,可以有如下几种情形:1)市场需求不变,而生产技术改进了或是管理效率提高了,只用九十人便能完成原来的生产任务,此时资本家必然裁去十人,因为要保持原来的工人数,必须去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而这预投入一般高于雇用十人所获利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只会裁员,生产规模保持不变。2)生产效率提高到九十人便可完成原来产量,而市场需要增加提供的利润到可以保持原有人数,则雇员不变,生产规模增加。3)如果市场需要增加产生的利润不足维持原有人数,则资本家还是裁员,生产规模增加。4)如果市场需要增加获利超出维持原人数,企业增员,生产规模增加。5)如果市场需要下跌,生产率不变,则资本家裁员。6)如果市场需要下跌,生产率增加,则资本家裁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是否裁员,基本上取决于市场需要和生产率之间的互动,前者决定了生产规模增减,间接决定是裁员还是增员。需求增加时仍然可能有裁员发生,而需求缩减时则一定裁员。除了经济危机或战争等非常时期外,由于新技术的不断采用,生产率一般总是上升的,但市场需要却有涨有落,两者的延时基本差不多,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失业大军似乎是必然存在的。

以上讨论还没有计入因新技术的引入而淘汰不称职的雇员。一般来说,培养旧有雇员学习掌握新技术意味着额外投资,不如解雇旧手,另雇熟悉新技术的工人。这样做的结果是造成了社会上一群固定存在的失业工人,他们因为年龄大、生活困难,无法再去为自己进行智力投资而适应新时代。凡是在西方生活过的人,似乎都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除此之外,上面的讨论也忽略了人口压力。如果适龄劳动力人数的年增长率高过经济增长率,这就意味着失业现像肯定要发生。反过来,劳动力人数呈零增长也未见得就能消除失业,如果人均生产率的增长抵消了增员需要,则已存在的失业大军照样不会消失。

老伪据说是数学家兼经济学家,而且口口声声不离供求关系,却连我这个外行的这点分析能力都没有,居然看不出市场需要对就业的制约影响作用,实在让人拍案惊奇。】

2、“欧洲失业率高不是因为资本主义,而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社会主义的结果。越是完善的资本主义,失业率将越发接近‘全民就业’水平。道理很简单:失业率一旦升高,劳动力价格则下降,于是价格引导劳动力的需求提高,再导致就业率回升。当失业率升高而劳动力的需求不增往往是政府干预劳工市场,导致市场扭曲的结果。”

我自出世来还未见过这种昏话,原来还以为是教授匠心独运,昨天老by告诉我这绝对外行,说那是现代经济学教科书的教条,当场让我几乎昏倒。刚才去匆匆股沟了一番,果然不错,此乃所谓“新古典经济学”的胡说八道,似乎叫做什么“萨伊法则”。据说只要让价格和利率自然波动,便能因劳动力价格下降导致对劳力需求增高,引起就业率回升,从而实现所谓“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不是教授那包括孩子和老头在内的“全民就业”的文盲表述)。

悠悠苍天,此何论哉!我从来坚信经济学乃是伪科学,如今这惊天动地的胡说八道更加使我坚信这点。

本节开头已经说过我基于common sense对经济学的理解,那就是供求决定商品价格。当供大于求时,商品价格就要下跌,再严重点,商品就会积压卖不出去,此所谓“萧条”。

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当然也满足这个所谓“规律”,如果需求不足,劳动力价格就要下跌,再严重下去,则劳动力就卖不出去,这就是失业。

但正定律成立,逆定律并不见得成立,所以,从上述简单原理中,并不能导出商品价格下跌能带动需求回升、使得供求关系恢复平衡的结论来。那理由连白吃都该明白:人是绝对不会去购买毫无用处还得不断追加投入的商品的!

举个连白吃都能理解的例子吧。现在假定工业用的40千瓦的马达从数百美元跌到5美元一个,你会因为价格便宜就去买来,装在家里接上电源,24小时开动,每天支付960度电(一度电等于一千瓦小时)的电费么?Never!哪怕就是天生白吃,头还让碓打晕了,也不会干出这种蠢事来吧?

这和萧条时因为劳力价格便宜就去招募工人完全是同一个道理。劳动力价格下跌的原因,无非是总需求不足引起经济萧条,企业产品卖不出去,资本家为了避免“工资照发,资本家拿负数工人拿正数”,只好裁员,结果便是劳动力供大于求,造成劳动力价格下跌。但这并不能刺激资本家去招募便宜劳力,那道理很简单:需求不足,产品卖不出去,生产得越多就越亏,去花钱招募更多工人来干什么?此时劳动力作为商品,丧失了它的使用价值,资本家怎么还会去买?这跟平民去买个马达来交电费空转又有何区别?

当然,区别还是有的:您买了马达回家,出了几天电费后发现受不了,总还可以把那马达减价为一美元,设法卖给哪家工厂或是比您更白吃的冤大头,回收一点损失。雇佣毫无用处的工人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您得给人家开工资,生产出更多卖不出去的产品来,造成更大的亏损,最后还是只能遣散工人,并不能如奴隶主一般,把那些劳力转卖给其他人。因此,这种资本家比那买马达的白吃还白吃,连回收部分投资的指望都没有!


三、是智力障碍还是良知问题?


从以上批驳来看,樊弓经济学,每一句话(literally的每一句话,并非夸张)都是智力笑话。按理说,任何一个正常人都该看出那些再明显不过的破绽来,然而教授却非但没有看出来,豪情万丈地用来批驳我,而且在我迟迟不答(自他在2001年4、5月间首次向我发难,贴出《驳芦笛先生五招》后,我看了该文就窥破了他的底细,所以他的新作出来后根本就懒得理睬,长期没有答覆),竟然以为将我驳得体无完肤,跑到《说东道西》去自我喝彩,并请他的难兄难弟们前去捧场。这种种怪事只能有两个解释:要么他确实有严重的智力障碍,要么良知出了严重问题。

这可不是什么人身攻击,而是严谨推导:既然看不出自己每句话都有耀眼夺目的严重思维错误,那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本人智力有严重障碍。但教授是美国大学数学教授,属于高级知识分子,按理智商应当相当高,不大可能有严重智力问题。所以,一个替代解释乃是他本人也知道那是惊天动地的蠢话,但基于政治立场,仍不免出来兜售那些烂货,不管怎样千疮百孔,能骗一个算一个,如同国内中宣部“理论家”们一般。

老芦宅心仁厚,凡事总是往好处想人,痛恨我党以及民运垃圾擅长的诛心。我最终和教授翻脸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攻击我的第一帖《驳芦笛先生五招》就充分暴露出他的心理太阴暗。在那篇传世经典中,他疑心生暗鬼,以为我和马悲鸣一样,上网是来报私仇的,所以我批判89学运乃是因为和方励之、柴玲等人有私仇。我反复告诉他,我根本不认识任何一个民运人士或是学领(现在也如此,我只是在发动扫荡后,和应声而来“迎击芦笛挑战”的民运人物在网上打过交道,网下毫无来往)。但我无论怎么解释都不行。最后他写出那《评扫荡系列》来,完全是毛共文革那一套,基本宗旨就是想证明:“他芦爷的用意是人格谋杀,还是如他自称的‘伪转真’,还是有其它不可告人的善意,其效果根本就没有区别。伪恶真恶都是恶。”

但他可以这么干,我不能乱猜人家的动机。所以,我一直都尽量往好处想,认为樊教授只是不幸天生比较蠢,并不是良知出了问题。这就是我为何花了许多时间,写了多达7篇的《疗愚篇》(“疗愚”这个网上典故就是从此流行起来的),为他指出我看过的他的四五篇文字中的无数低等智力错误,并指点了靠后天努力治疗这种先天愚的有效方法。甚至还语重心长地殷切勉励他:

“大家都是蒙面上网,何必争这虚面子?真正重要的是,你得认识到本系列的宝贵价值。‘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我不但解剖了你那些触目惊心的病理错乱思维,而且正面介绍了正常思维的方式,其中有许多完全是我个人的经验之谈,特别是关于如何验证名言,以及如何作逻辑定义、逻辑分类等等。说句不客气的话,老芦开的这些课,你在哪儿都听不到。如果你能把本系列打印下来,放在枕头边天天读,定当终生受益。我虽然不敢肯定你最后是否能达到正常水平,但敢保证一定能帮助你脱出目前的极度错乱状态。”

做到这个地步,堪称仁至义尽了吧?请大家去看看我所有的批樊旧作,有哪一篇是毫无根据地指责他没有良心而不是指出他的智力笑话?如果我先不先就认定他是丧失了良知,那又何必写下几万字的《疗愚篇》,为他详尽讲解最简单的逻辑常识?

但后来我发现自己too simple, too naive,原因是两个:

第一,我发现教授对我的疗愚既不反驳,也丝毫不以为然,完全是我行我素,那自我感觉还特别好。如果说他是因为智力障碍说了那些蠢话,那在我作了如此浅近易懂的解释后,他绝不可能还会糊涂下去,一定会觉得很懊丧,决不是无动于衷甚至沾沾自喜的模样,可见他早知自己说的乃是不堪智者一击的谎言。

不仅如此,在“中国人权” 爆出丑闻、茉莉和拥刘派发生激战时,教授还出来教训茉莉,夸耀他早在几年前就公开提出“对中共和对民运必须实行双重标准”的主张。而这正是我反复批判过的一条。如今事实证明那非但毫无作用,还让他无比自豪地引为他本人为中国民主事业立下的汗马功劳。因此,看来此人确实不光是智力障碍问题,良知也不是那么干净,否则决不会以首倡实行双重标准为荣。

第二,前段林思云出来证明“从未发生过大饥荒”,充分暴露了中国伪知识分子们出于政治立场和/或面子,可以丧失良知到何等地步。

林开头倒是智力问题,不知道饥荒必然导致出生率下降,饥荒后必然出现baby boom,误以为饥荒发生前后的两段人口增长曲线应该是平行的。这应该说只是个思维粗疏片面简单造成的劣等错误。

但如果他是个有起码良知的知识分子,在我相当礼貌地指出这一问题后,也就不至于干出后来一系列丑事来了。为了坚持“大饥荒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武断认定,他抛出一个比一个更可笑的说法来,简直成了孙悟空的72个脑袋,我砍了一个又冒出来一个。这其中,什么卑鄙无耻手段他都能使出来,让我看得目瞪口呆:故意忽略我反复指出的“数字出入可以是多报也可以是少报引起的,无理由认定作假”;不理睬我反复指出的“每年数字都有误差,并不光是那3年,其中1964年的误差最大,不能以此认定1959-1961那3年的数字是虚报的”;他甚至为了证明“作假”,不惜将三年困难时期偷偷延续为五年,还把5年的误差偷偷加起来作假账!

老实说,林思云这些恶心表演,让我倍感震撼——须知他乃是自由知识分子,和任何政治势力都没有联系,为什么还会干出这种下作事来?我从此对中国“知识分子们” 彻底丧失了信心,首次认识到他们可以堕落到何等不要脸的地步。由此我开始反思樊教授的问题,觉得他除了智力障碍之外,恐怕也有类似的扭曲良知问题,虽然远远远远远远没有林思云那么严重。正如我最后告诉林思云的,如果是我干出他那种事来,只怕自尽了还不足以洗雪那无穷尽的耻辱!

的确,越想就越觉得我对教授的新看法确有依据。任何读者恐怕都能从教授那段文字看出来,他心目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完全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社会:工农大众不但收入比知识分子高,而且和资本家也没有什么区别,资本主义社会根本就没有失业,失业乃是政府干预造成的,等等,等等。

一个真有良知的人,哪怕有严重智力障碍,真能说出这种话来么?

这“资本家和工农大众收入一样多”的神话,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决不至于相信。这么说,银行里有10亿美元存款的大款,和银行里有1千美元存款的穷棒子所得利息一样多?

资本的特点就是能产生利润,如果资本家收入和工农大众一样多,那么资本本身创造出来的利润到哪儿去了?被共产党抢走了?是资本家而不是工人决定工资数量并发工资,天下有心甘情愿和雇员拿同等收入的资本家么?

您说,一个数学家兼经济学家竟然提出如此彻底违反正常人起码常识的主张,甚至编造出“企业亏损,工资照发,资本家拿负数工人拿正数”的神话来,难道自己真的会相信?如果相信,那就绝对是生理学意义上的白痴,如果不相信,那不是良知出了问题还是什么?

否认“劳动的复杂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收入高低”又何尝不如此?是人都知道,原料变成产品,价格就要增加,因为在这过程中投入了资本和劳动。因此,铁矿的价格总是低于钢铁,否则钢铁厂立刻就要倒闭。

教育也就是这种加工产业,原料乃是文盲亦即简单劳动力,产品则是具有各种水平的复杂劳动力。加工出来的复杂劳动力的价格,当然要高于未经加工的简单劳动力。如果脑力劳动者们的工资低于或等于体力劳动者,则教育这产业根本就没有存在理由。

然而教授那专家却就是看不到这种连绝对外行都能看见的道理。不仅如此,他竟然还捏造出“出租车司机所得比脑力劳动者高”的神话来。难道他自己真的会相信这荒诞到了极点的神话?如果不是故意抹煞良知撒谎,那还能怎么解释这咄咄怪事?

【未完待续】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3974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