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搬砖的故事和程序员的故事--就价值的概念答云儿 |
 |
南峡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搬砖的故事和程序员的故事--就价值的概念答云儿
南峡
云儿在其《还债还债》(以下简称《还》文)中对拙帖《我所认识的劳动价值论(一)〈鹿与海狸的故事〉中价格与价值的分析--劳动价值论的验证》 (以下简称《我》文)作了正式的回应,提出了两个疑问和一个问题。两个疑问,一个是关于鹿与海狸的价格的,另一个是关于供求一致的均衡条件的;一个问题,仍然与价值的概念有关。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鹿与海狸的价格
《鹿与海狸的故事》(以下简称《鹿》文)一文没有假设货币,也没有假设需求倾向,因此,在用该模型中全社会仅有的两种商品作以货易货的交换时,把产量比例作为价格比例,是一种合理的、实际上也是唯一的处理。事实上,不论何种交换方式,对价值不同于价格的结论是没有影响的。
二、关于供求一致的均衡条件
拙帖《我》文并没有讨论“供求一致的均衡条件”,也没有认为所计算的36个点都达到了“供需一致的均衡条件”的状态。云儿以为我把这36个状态都当成均衡条件下的生产了,实在是太粗心了。云儿的“供求一致的均衡条件”为两条相连于B点的折线,只存在于那36个点的上、右两条包络线上,即我说的“最优生产”状态,。
我的原文是这样说的:“《鹿》文‘之二’中的生产可能性曲(折)线只是给出了上、右两条包络线,反映的是在社会生产达到最优时的状态,其文中的讨论也是局限于此条件的……而本文的计算验证表明,劳动价值论是适用于所有生产状态的。”“以上的计算和图示,验证了劳动价值论中的商品价值决定于所投入的抽象劳动的基本原理。价值不同于、当然也就不等于价格或均衡价格。”
读过拙帖《我》文的网友会发现,36个点,没有哪个点上的价格和价值相同或相等,被包含其中的最优生产条件下的价格和价值当然也不会相同或相等。“而本文的计算验证表明,劳动价值论是适用于所有生产状态的”--这正是《我》文此段的立意之一。
同时,价值不同于、也不等于价格,这是劳动价值论本来就有的题中之义,云儿试图用鹿与海狸的价格跟价值的偏离,来论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崩溃,其逻辑上的起点就错了。
正如我在《还》文后面跟的短帖中所说的,这两个疑问都只是枝节问题,解释一下,大家就会明白了。真正的关键,也是《鹿》文的漏洞所在,是对价值这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在理解上的偏差。
三、价值概念的再讨论
云儿是网友中属很有才华而聪慧的一类,又是经济学专业出身,按说在批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对价值概念的理解根本不应该有问题。但事实却是,《鹿》文和《还》文对价值概念的理解完全错误,如把“供求一致时商品按照其价值出售”解读为“供求一致时出售价格等于其价值”,实在是匪夷所思。鉴于此,我不得不再费些笔墨来说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的概念。
由一个外行向一个内行指出概念上的错误,本来绝非我这个外行的本意。但是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后,还要回过来再对价值的概念反复作出说明,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原来双方连讨论的基点都没有统一好,在对马克思的观点进行否定批判时,居然连对方论点中所用的概念都没有弄懂,所作的长篇宏论岂不都成了无的之矢?
拙贴《我》文已指出,“《鹿》文作者在试图推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非但没有找到劳动价值论的死穴,反而十分清晰地暴露出其对价值概念理解上的根本错误。可以说,这原是《鹿》文这四篇长篇大论的一个立足点,却恰恰成了其自身论证上的一个死穴。”
为有助于理解,这里我先举几个实例来说明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及区别。
例1,《鹿》文中猎获的鹿与海狸的价格和价值
拙帖《我》文已按照马克思的定义验算了鹿和海狸的价值,单位是[单位劳动/头],而价格则以货币或交换的实物为单位。天一黑网友曾问,价值和价格究竟有没有一致的单位,回答是否定的。对此例的计算结果,有兴趣但还没有看过文章的网友可以看一看,请向版主索求《我》文,这里为了节省论坛空间,我就不重复上贴了。
例2,搬砖的故事和程序员的故事
我是一个无产者,没有资本去作资本家,要维持生活,我就必须在人才市场上向雇佣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尽管拥有工、理、文三科学位,在市场需求疲软找不到工作时,就只能干“搬砖”这样的又苦又累又脏的活,工资是很低的按小时记酬。作为商品,我的劳动力(不是劳动)的价值,是我多年寒窗的学历和以往的工作经验(这些都是我自己通过某种劳动创造的);但是我的劳动力(不是劳动)的价格,只是所得的低工资。这时的价格严重偏离价值,低于该价值所应有的价格。
但当市场供求趋于平衡时,我可以找到白领工作,还可以跟雇主讨价还价--要求更高的年薪,理由就是“请按我的学历和经验(劳动力的价值)支付我的报酬(劳动力的价格)”。这里十分明确,价值不等于价格,但是我的劳动力在“供求一致时商品按照其价值出售”。
如果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我只要用我的学历和工作经验中的一部分,就可以找到在市场供求趋于平衡时必须向雇主亮出我所有学位证书才能找到的工作。一个类似的情况,是发生在很多计算机程序员身上的故事。当网络急剧膨胀时,对程序员的需求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曾经有位朋友只用国内的本科文凭加上在美国修的某门程序语言课程的成绩单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年薪不菲,大大超出了其劳动力的价值所相应的价格。
例3,市场销售的桌子
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简单商品生产的例子。工人使用工具生产出了桌子。桌子在市场上出售,才使我们的伏案写作(现在是敲键盘)的成为可能。如果你要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必须使用跟马克思的价值相同一的概念。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桌子的商品价值是工人在社会平均熟练程度下的劳动时间(称为必要劳动时间),而其价格由你和市场老板确定。如果市场老板不跟你讨价还价,那是因为你没有讨价还价的实力;如果老板给你很多折扣你还不愿意买,那是因为市场供大于求,或者干脆你没有需求。
如果你发现市场上有两种桌子,一种是高档的(是给樊弓这样的教授用的),另一种是低档的(是给看好戏这样的小学生用的),那么你可以想象得到,工人为了做出一张高档的桌子,所要耗费的劳动,比同样条件下生产一张低档的桌子要多。不同档次的桌子中凝聚的抽象劳动是不一样的,如果供求一致,市场老板将按桌子的品质(价值)出售桌子,理所当然地价格也会不一样。当供过于求,樊教授就有可能用低于价值(所相应)的价格买到一张高档的桌子,搬回家后就可以上网写戏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雄文了。
只有当桌子售出时,其价值才得到了实现。只有当你把桌子运回家并开始使用它(例如写文章批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其使用价值才得到实现。
你固然可以赞成或反对劳动价值论,但在你的论证中必须使用同一个概念,这仅仅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行文至此,不妨再重复一下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定义的叙述作为本文的结束: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也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的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某种一定的生产劳动的产品了。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对南网友的认真表示赞佩,但是,O网友的质疑有道理 -- 随便 - (14 Byte) 2002-11-21 周四, 上午11:27 (106 reads)
- 简单地去掉劳动价值论,一切都好解释 -- 苗人龙 - (412 Byte) 2002-11-21 周四, 上午8:41 (120 reads)
- 简答 -- 南峡 - (538 Byte) 2002-11-21 周四, 上午9:27 (119 reads)
- 也简答 -- 苗人龙 - (452 Byte) 2002-11-21 周四, 上午11:23 (107 reads)
- 答南峡兄 -- 云儿 - (3856 Byte) 2002-11-21 周四, 上午8:11 (162 reads)
- 多谢云儿回复。 -- 南峡 - (370 Byte) 2002-11-21 周四, 上午8:56 (96 reads)
- 老实说,你说的一切,都可以不用劳动价值论来说明。 -- wm - (586 Byte) 2002-11-21 周四, 上午7:55 (98 reads)
- 你凭什么说,你去搬砖,就是价格严重偏离价值? -- FoxPro - (366 Byte) 2002-11-21 周四, 上午7:15 (118 reads)
- 好文,搬砖工的故事和程序员的故事例子举得特好。为南峡网友鼓掌! -- 高寒 - (0 Byte) 2002-11-21 周四, 上午6:55 (83 reads)
- 不好意思,班门弄斧。 -- 南峡 - (0 Byte) 2002-11-21 周四, 上午9:28 (71 reads)
- 劳动力是商品。那么劳动力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 -- FoxPro - (90 Byte) 2002-11-21 周四, 上午6:34 (88 reads)
- 此文是严肃认真的态度,而云儿的“还债”帖连利息都没还上,典型的蒙混过关, -- 须弥山主 - (266 Byte) 2002-11-21 周四, 上午6:14 (97 reads)
- 不是劳动产品的商品怎么算? -- FoxPro - (72 Byte) 2002-11-21 周四, 上午5:40 (104 reads)
- 总的感觉是你们都混淆了价值和价值量的区别 -- 英明 - (458 Byte) 2002-11-21 周四, 上午5:36 (105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