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宣言 | 论坛 | 博客 | 个人文集 | 专题文集 | 期刊  
搜索: 购买芦笛文选  
海纳百川2005年8月号

主编: 湘君老杜

 
文字改革两则
芦笛


                            窃以为此论不可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当初简化汉字的一个错误,是将若干同音字归并,如将人云亦云的“云”和彩云的“云”字合并,“太后”、“以後”之“后”等等,这样就人为增加了同音同形异义字的数量,加重了一字多义的弊病,增加了语言的模糊度。这种“改革”其实是与汉字的自然发展趋势相反的。如古代“女”字,既指女性,又是人称代词“你”,为了区分这同音异义字,才造出专用的“汝”字来(晓村,我胡说的对否?)。汉字简化实际是逆这个潮流而行,使本已够混乱的文字更加混乱。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如今先生不但要取消声母中的四个“卷舌音”(其实不是卷舌音,但学名是什麽我忘了),而且要取消后鼻韵,如此必然导致大量同音字产生,使汉语拼音更不可能代替汉字,甚至会失去现有的注音能力。到那时,光看拼音,无论如何是猜不出到底是“汪汪”(液体堆积状,如“眼泪汪汪”,或拟狗吠声),还是“弯弯”(眉毛或月牙儿)。“似”和“是”音不同义也不同,如今成了“似似而非”,本来可以分开的也弄得分不开了,真是何苦来哉!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恐怕不只是四川人分不清的“四”与“十”。所以愚以为此论不可行。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汉字之所以无法用拼音文字代替,主要是因为单音节语言造成的同音字太多,为了区分同音字,我们采用了四声,但这还远远不够用。即使注上了四声,我们仍然无法从声音上区分“全力”、“权利”、“权力”这些词,它们的拼写完全是一样的。所以,要改革,恐怕要反先生建议之道而行之,即尽可能使发音变得复杂,使同音字的数目减少。一个可行之策是恢复古代的入声字,将四声变为五声,如此必然能区分按现行“国语”无法分开的许多同音字。此论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麽荒谬,据我所知,江西话里就保留了入声字。另一个办法是采纳广东话的某些发音,在某些韵母(元音)后面加上声母(辅音)。老广称“锅”为“wok”,我们又胡不可将“锅”叫作“guok”,而“郭”仍是“guo”,这样两个字在发音上就分开了。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得多造些多音节的词出来,特别是应该尽量使用音译引入外来语。如果祖宗(不是“注重”如先生之建议可能造成的误解然)们都可以使用“涅般”、“菩萨”这些音译词,我们有什麽理由废除已经使用开来的“盘尼西林”、“引擎”、“梵娥玲”?捍卫中文的合理性的先生们中,谁又有本事以字造词、造出个可以以字会义的新词来代替“涅般”?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总之,我觉得,中文改造的关键在于汉语的改造。所谓普通话不应该势利地以北京话为基础(语言上的“官本位”传统),而应该广采各省之长,使基本音素变得更复杂一些,从而籍此区分原来的同音字。考虑此问题的著眼点,不应是学习的容易程度,而应从最终废除汉字的长远目标来考量。先生似乎只想迁就一部份人发音的困难而没有想到简并基本音素可能造成的远期恶果。其实,那四个“卷舌音”和后鼻韵,对於北中国的全部住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他们从来就是这麽说的。如果勉强合并或取消,反而会造成他们的极大困惑。按先生的思路,那麽,两湖人“n”“l”不分,“牛奶”读作“流来(三声之来);上海人发不出“r”来,“吃漏”乃“吃肉”,“芦果”是“如果”;老广没有撮口音,“十五的月亮”成了“十五的叶亮”;而浙江福建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华”,是不是我们就该废除“n”和“r”,只保留“l”,废除“u”(上有两点)和“f”,分别以“i”和“h”代之?减到后来,我们还有些什麽基本音素留下来?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2000-8-15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从日语的“哥氏猜想”想到汉字改革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写完了给无剑先生的回帖,一直在琢磨日文为何无法取消汉字的问题。我虽不懂日文,但也知道日文保留汉字是为了区分同音词,不过对於日文为何有许多同音词这个问题,我的老倭朋友(据无剑先生讲,人家如今已不倭了,该称“老高”才是)却没有一个说得上个所以然。其中有一个中华文化崇拜者说,日人之所以不废除汉字,是因为他们崇拜它,有一种汉字情结。据说汉字如同西文中的拉丁文,能使用汉字是有学问的表现,云云。这些话我是一只耳进一只耳出,不怎麽相信。如果废除汉字是可行的话,任什麽情结也挡不住老倭或老高们的决心。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我刚才在想,为什麽日语虽是多音节语言,却有那麽多同音词,与英文如此不同?我猜想有四个原因: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一、日语的基本音素简单,声母和韵母数量比汉语少,我的日本朋友象上海人一样,英语的“r”一律以“l”代替,可见日语中没有这个声母(辅音)。我在飞机场听日语广播,似乎听来听去就只是那麽几个单韵母,“啊”“窝”“衣”“乌”的在那儿乱撞,似乎没有太多的复合韵母,不象中文那样,光从“a”中就衍生出“ao”“ai”“an”“ang”等复韵母和鼻韵母来。日语的声母和韵母较少,它们组合出来的音节的数量就有限,自然也就容易造成同音词。哪怕是多音节语言也抵消不了这个因为基本音素较少而造成的缺陷。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二、日语音节的拼读方式和汉语一样单调,永远是声母在前韵母在后,而且从来只有一个声母,没有两个声母放一块的时候。相反,英文的“bridge”这个音节,以两个辅音开头,一个辅音结尾,虽是单音节的词,却因拼读方式复杂,涉及到多个音素而难得有同音字。更典型的是感叹词“oops”,因为后头有那两个辅音,你是再怎麽也不会把它和“乌”之类的声音混起来的。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三、日语没有类似汉语四声的区别机制。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四、我猜日语中的汉字也可以拆开随意组合,如中文一般,不象英文的单词不能拆卸。如此一来,“字”就成了语言的最小单位,如果汉字作中式单音节发音,又没有四声,当然非得保留汉字以区分同音字不可。因为这个原因,我猜日语的同音词多是汉字组成的双音节词。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以上当然纯属“哥德巴赫猜想”。以一个丝毫不懂日语的人来猜测这些问题,也只有老芦这种无知无畏的人才敢干,这大概也算是文革“大批判”精神的遗毒吧。但我的兴趣当然不在日语上,其实,以上猜测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思索似乎提示了汉语同音字产生的原因。过去我一直认定单音节语言是汉语产生同音字的原因,如果要把中文改为表音文字,就只有从根本上入手,把汉语逐渐改造为多音节语言。现在看来这个考虑并不全面。如果引入更复杂一些的拼读规则,即使是单音节的字也可以靠发音区分开来,上面举的那两个英文单音词汇就是例子。由此,我想到以下的改革方案: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一、停止“以字造词”,凡口语中的新词汇一律用汉语拼音引进,凡现代科技词汇一律以音译方式引入,已意译的词汇如“电压”、“能量”等亦应考虑逐步废除而代之以音译。所用音译必须尽量使用汉语拼音,如用汉字,则应挑选不会造成暗示的汉字。在这方面,佛经的翻译是典范。“菩萨”、“佛”一类的词的组字就挑选得非常合适,丝毫不给人望文生义的可能,而且“菩萨”这两个字如拆开就什麽意思都没有,堪称杰作。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音译当然看上去没有意译方便,但这种方便只是表象上的。只要强制灌输,时间长了人们自然会理解那些拗口的音译词的意思。何况意译科技词汇,除了引起混乱外丝毫不能帮助理解,要准确理解那些概念决不能靠望文生义,而需要教师的讲解和大量的习题训练。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其实,意译不光常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有时反而妨碍理解。我在国内时不知有多少次看过和听过佛教的“大乘”和“小乘”这两个词,可从来就不知道它们是什麽意思,出国後看了本英文的介绍佛教的书,才知道那原来是“large vehicle”和“small vehicle”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渡到彼岸去的大船和小船(或大车小车)。为什麽英文翻译比中文好懂?这不是译者水平低而是文字本身的毛病──天知道那个“乘”字当作何解?但古代又没有类似“vehicle”那样泛指交通工具的字,能想出这个“乘”字已经很不容易了。相反,“涅般”虽是音译,似乎大家都知道那是怎麽回事。想想看,要是“涅般”给意译成了“寂灭”,光是因为这个词的望文生义,中国的佛教就不知要衍生出多少教派来!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二、逐步减少现有的单音节词,其办法是“冻结”现有双音词,将其作为整体使用,不许因照顾发音的“偶数美”原则而将“词”缩为“字”,如只许说(写)“有权利”或“有权力”,“没有权利(力)”,不许说(写)“有权”,“无权”等。如此以来不但能使文字精确,而且使语言逐渐多音节化。同音的双音节词毕竟比同音字少得多。如果双音节词不能随便拆开,那麽单音节词如“权”之类就会因丧失存在需要而消亡。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这里举个例子说明这条规则:上文“则单音节的词…就会因…”云云,应该写成“那麽单音节的词…就会因为…”。简言之,要彻底剔除现代中文中残存的的古文单音词,“则”、“应”之类的词应统统被“那麽”、“应该”取代。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三、恢复入声字,使汉字变为五声。如此一来,“权利”(去声)和“权力”(入声)便立即能分开。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四、使汉字发音拼读方式复杂化,考虑引进老广们在元音后头带辅音的习惯,在单韵母(如“a”)和复韵母(如“ao”)后以加或不加某些声母而区分同音字。这个建议我已在给无剑先生的跟帖中说过,并举了个用“guok”和“guo”来区分“锅”和“郭”的例子。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五、对於实在无法区分的单音字,参照英语“write”、“right”的例子,用不同的拼写方式来区分之。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以上所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废字留词”,即不再以“字”作为语言的最小单位。为此必须停止以字造词,剔除文言文留下来的那些单音节词,代之以现代文的双音节词,以期尽可能地减少由单字构成的词。对於实在无法用双音节词代替的字,则采用更复杂的声调和/或发音、拼读、拼写方式来区分之。这个方案可以逐步实行,先搞成日文那样一半汉字一半拼音的东西。但该方案需要强力政府的强力运作,期以百年,可奏肤功。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最后说一句,以上日语“哥氏猜想”是“鲁班门前弄泥斧”(泥作的斧,非沾泥之斧,即此一例,就可见中文之模糊),猜错之处,请各位留日大贤饱和轰炸。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2000-8-18



网站首页 | 论坛规则 | 董事会章程 | 法庭规则 | 接受捐款 | 版主信箱
Copyright © 2004-2010, HJclub,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