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父母的人或许注意过这么一个现像。在2-3岁的阶段,小孩常常一边玩耍,一边自言自语。这种情况会持续几年,自言自语的程度在这几年中会逐渐减小。到学龄为止,小孩基本停止了这种活动。在心理学上,这种现像被称为自闭性语言(自语autism)。自语现像是怎么产生的呢?它有什么作用呢?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有位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对这个现像做了研究。为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尽量摈除主观倾向的影响,他通过对儿童的这个行为作了长久的观测。观测过程也基本上不为被观测对像所察觉。可以说是一个很“客观”的研究。他观察到自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的现像。他的结是自语是儿童运用语言表达自身感受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并没有把语言当作交流的工具。随着社会行为的增加,儿童语言关注的对象从自身转移到了外界。语言开始被运用到社会交流中。自语现像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而逐渐消失。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另一批年轻的心理学家们也做了同样的实验。他们并没有做消极的观察者。他们交给儿童一些他们需要努力思考才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发现自语程度急剧增加。他们把操不同语言的儿童聚集在一起,发现自语程度同同样母语的儿童在一起时没有差别。如果自语只是用来表达自身的感受,那么不论完成什么任务,程度应当没有变化。如果儿童的自我表达由于不同的语言不能对其他伙伴造成影响,那么儿童自语的内在动力会被压抑。比如一只大猩猩拍打胸脯,表达自己的快乐,如果它的同伴毫无反应,这种行为会逐渐被抑制。而实验中的结果是,即使处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中,自语程度也没有减小。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灵长类动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智慧,或者说初级思维。人类的儿童也具有相同程度的智慧。大猩猩都会使用工具,解决一些问题。一个重要的限制是,解决问题的所有条件都必需同时处于大猩猩的视野范围之呢。如果把竹竿和香蕉放在不同位置,使大猩猩不能同时看到这两个东西,大猩猩就不会拿竹竿去够香蕉了。大猩猩的思维是具体的,视觉化的。在它同时看到解决问题的所有要素后,它的头脑中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视觉图像。大猩猩的思维是非语言性的。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大猩猩也有自己的语言。他们有表情,有声音,也有手势。他们的发声器官基本可以发出人类的声音。即使他们的发声器官不够完善,如果需要,手势也可以用做交流的抽象符号。但是大猩猩的语言远远不如人类发达。从性质上说,大猩猩的语言是自语性的。他们的表情、声音和手势只是传达他们的内在感受,而不是用来协调伙伴们之间的活动。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在人的幼小时期,也存在这样一个思维和语言分离的阶段。小孩子的智力可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但他们还没有掌握人类的语言。幼儿们能够自觉运用声音表达自身的需要,操纵大人的行动,但这些声音没有代表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更不传达任何抽象概念。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在2-3岁的时期。儿童开始发现语言的奥秘。他们发现不同的声音代表了不同的事物,他们也逐渐开始使用语言定义自身的行为。在初级阶段,小孩会先无目的地画好一张画,随后为他的创造命名。过一段时间,他会在画到一半的时候说出他要画的东西。再后来,他的头脑中首先把图像和语言建立起联系,而后声称他要完成的内容,最后完成他的作品。他们发现了语言的乐趣。他们解决任何问题时,都开始摆脱直观的视觉的束缚,运用语言这个工具。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在还不能纯熟地使用语言的阶段,儿童们被迫把他们的思维过程发出声来,于是出现自语现像。到了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去思考,他们就开始了无声的思考,自语现像逐渐消失。在我们的小时候,我们需要手指、算盘这类具体的“语言工具”帮助我们计数;到了小学阶段,我们掌握的抽象语言能够让我们数到成千上万。当自语的儿童遇到了更困难的问题,他们思维的频道也被迫加快,自语程度增加。由于自语仅仅同自身的思维活动相联系,儿童的自语程度不会受到语言环境变化的影响。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当代有一种哲学叫作分析主义。分析什么问题呢?分析的是思维问题。怎么分析呢?完全依赖于对语言的分析。语言不等于思维。在人类的幼小时期,有独立于思维的语言,也有独立于语言的思维。在历史上,思维活动造就了文明,语言也同样推进了文明。但是,思维发展的内在动力并不是语言,而是人类文明面临的种种问题。语言只是思维的工具。一门声称研究思维的学科无视思维产生、发展的真正历史逻辑,而全神贯注于思维在一定阶段的符号化表述,能够期待它做出有意义的成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