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在军区大院里长大,对我人民军队有着顺理成章的质朴感情。于是,我小学时,虽然原则上做完作业就得睡觉,但凡遇到反映我军英勇机智光辉形象的电视剧,母亲却总会网开一面,允许我和她一同观赏——从毫无悬念的侦破片,到无往不胜的战争片,不一而足。起初,我只为能偷眼电视而欣然,到了中学,就渐渐反感起那些套路化的煽情元素,宁愿回房间学习。现在,我早已对政治化,脸谱化的军旅题材作品深恶痛绝,可是那些滑稽无趣的漫画形象却因为过度记忆而挥之不去。不过相较起来,我们这代大陆人应当还算幸运,至少有机会彻底肃清低劣的审美取向和伪饰的历史,而朝鲜青年们可能时至今日,想到金日成曾经机枪打飞机,没准仍会热血沸腾一番。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久而久之,对讴歌我军的影视作品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排斥,因此,尽管电视剧《亮剑》好评如潮,我还是颇不以为然。但这电视剧实在太火,尽管很少看电视,我竟然还是不小心撞上过几段。看后确觉有些新意:国军居然开始抗日了,我军军官居然有人性了,但也不过尔尔,毕竟是歌功颂德,阿谀唱和的主旋律一类。又是一个
不小心,某日在出租车上,广播中传来李云龙对三年大饥荒的控诉与不解,不由大感上当受骗!赶紧去找了完整的小说mp3来,越听越不忿于喉舌机关的卑鄙,竟然可以把原著歪曲删改拼凑得面目全非,立意相反,当真是无耻之尤!据说,《亮剑》的作者梁都是个票友,并不贪慕名声,从不接受采访,写作只为一吐胸意,假如真是这样,那对原著的篡改简直有些邪恶的意味了。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母亲在军区大院里长大,因为外公是南下干部,外公的革命经历和《亮剑》主角李云龙有些相仿。今年七月我回家,恰好他作为老首长准备在八一参加某雕象落成典礼,还有个发言。外公写了初稿,大概是远香近臭,他竟然授权我这理工干面包酌加润色。外公当年只读了几年私塾就被战乱打断,文化并不高,但他天资聪颖,甚为
好学;现年逾髦耋仍屡有诗词和豆腐块文章发表,当然都是些不上档次的作品,可他自得其乐,我们做子孙的也就颇欣慰。起初,我非常担心与外公将近一个甲子的年龄差距以及迥异的生活经历带来世界观的鸿沟必定难以逾越,生怕按我的意愿修改,他接受不了;为了他高兴,我又生造得难受。意外的是,外公所写的初稿,主旨锁定于战友情谊和战斗精神,只字未提诸党焉国焉,如此,我这秘书当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前个周末,两天时间听完《亮剑》,不禁大感过瘾。尽管〈亮剑〉作为小说而言,其艺术水准恐怕无法获得很高评价,但《亮剑》讲述了一个接近历史真相,角度独特,又耐人寻味的故事。也许是迫于书报审查,即便《亮剑》原著里,直至李云龙在文革中为了恪守军人尊严的底线在备受凌辱之后饮弹自尽,也没有出现哪怕一句对伟大领袖和红色政权本质的批判。然而,正是这种不怒自威的表述方式,留白无限,营造出无比庄重深沉的力量。主人公命运的轨迹分明澄清了一切。还有什么可说?李云龙最初是个遭受饥荒的农民,为了吃饱饭而参加红军,目的极其简单现实。他没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不明白任何理论主义,他不是亚里士多德,他只迷信一个具体的偶像毛泽东。随着时间推移,李云龙的困惑从铁杆战友因言获罪开始,到后来惶惑于农民饿死地比解放前还多,这时,他安慰自己说有奸臣,要清君侧,他小心翼翼地在精神家园中供养着毛泽东。直到文革逐渐深入,文攻武卫,黑白颠倒,那尊牌位终于显露成一柄利剑,一道火焰,一个魔鬼,将他的五脏六腑割碎,熔化,吞噬。最后,当李云龙痛苦绝望自我否定的同时,他却完成了启蒙和升华,他不再是一个只为了吃饱饭而杀人越货的暴民;当他捍卫人格而与世诀别的一刻,他找到了超越生命而存在的价值、坚如磐石的抽象真理,这一幕是人性与智慧觉醒的礼赞。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电视剧版《亮剑》,亮的不过是不畏强敌的勇气,尽管对英雄精神的称赞已经远远高于以往局限于一党一派利益得失的解读。但小说原著中,亮出的却是人性、智慧、文明之剑。毋庸赘言,两者境界的差别实属判若云泥,由此也可见篡改原著者之恶毒。如果对《亮剑》原著做内容分析,“特种兵”是逃不掉的,从日本特种兵、苏联特种兵、特种兵为题的军事论文,到特种兵部队——梁山分队,作者乐此不疲地反复描绘着各式各样的特种兵。我不敢揣测作者着墨于此的本意,不过按维特根斯坦的说法,一旦作品问世,读者的任何解读便都具有合法性。那么,我愿意把对特种兵的重视理解为对个体意志的尊重,对张扬个性的肯定。古往今来,战争永远等同于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集体活动,士兵总是千人一面陶俑般的背景道具,威风凛凛只属于个把将军。我们从不吝惜对英雄的赞美,然而,却忽视了英雄首先是一种个性,要有个性必然要有人性要有生命。不幸的是,在战争语境中,对生命的麻木冷漠与对英雄情怀的崇敬,矛盾异常地生硬苟合了几千年。因此,个个生怀绝技,能够影响战局的特种兵的引入,完全可以看作是对这亘古有之话语系统矛盾进行颠覆的一次尝试。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我不知道外公对于意识形态的冷落,是出于历史淘尽后的反思还是源于离休生活所至的淡薄,亦或两者皆有。但是我相信,外公回首他近乎传奇的一生却不无遗憾,他不止一次,眯着小眼睛,和我说,如果没有战争,他一定要做个科学家。每次外婆听到他这样说,总会打趣地嘲笑几句,全家也附和着起哄,但外公并不介意,小眼睛里依旧有光芒。毫无疑问,我从来不和外公谈论民主焉、自由焉、人权焉,我恐怕虽然他在思考,但以他的睿智和豁达也委实难以理解,何必去为难一个老人呢。我宁愿不打扰他的思绪,让他澄浸在自己编织的憧憬和回味之中。不过我肯定,外公的转变已经是一种释然,既然本来没有什么终极真理。李云龙饮弹自尽前,大段独白多次表达出他对缺少文化、不明事世的悔恨,但他也一直骄傲于自己有能力独立思考,虽然这种思考缺少依据而效率不高。在外公身上,我同样看到了文明的回归,其实从我记事起,他就一直在践行思考和求知。更值得庆幸的是,作为子孙,我拥有一个健康长寿的外公。相比李云龙电光火石的陨落,我当然宁愿舍弃那种极高的美学价值而守住这份温暖的亲情。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