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宣言 | 论坛 | 博客 | 个人文集 | 专题文集 | 期刊  
搜索: 购买芦笛文选  
海纳百川2007年12月号

主编: 湘君,邋遢道士

 
被糟蹋的中国医学史(1至8)
金唢呐

被糟蹋的中国医学史
(1):毛主席领导我们开发青霉素?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金唢呐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看到芦笛自治区各位网友对医学问题七嘴八舌胡话说个不停嘴,总想和大家一起掺合掺合,痛说我所知道的、鲜为人知的“历史”。可毕竟“十七年风雨狂怕谈以往,怕得是你(诸位)年幼小志不刚,几次要说我口难张”(典出《红灯记》)。后来看到深圳美工(我不太清楚“他妹妹的”和“憨子”您更喜欢哪一个,想来想去,大陆都实行称呼职务,所以就这么称呼了)介绍“50年代毛主席领导研制青霉素”,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吹牛可以,但怎么也得有个底线吧。拿除了中国人以外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丢人现眼,实在是有点“是可忍,孰不可忍”。就好比我们当年插队,我们这个地区来的知青最少,只有十几个人,还有几个女生,真正可以用得上的也就七八条枪。小户人家经常受欺负,但我们也有底线,那就是:骑在我们头上拉屎可以,蹿稀(北方话,拉稀、腹泻的意思)不行!有一次有个混蛋越过了这个底线找茬,我们大闹一场,差点出了人命,最后算是让那些大户也明白点了,从此不敢做的太过分。看到大家越说越离谱,今天借着点酒劲,也啰唆几句。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先就深圳美工说的“50年代毛主席领导研制青霉素”的劣质神话来说几句吧。其实历史的真实情况是:早在1943年的战争年代,在中华民国防疫处长汤飞凡(导致“我失骄杨君失柳”的那个何键的姑爷)的带领下,研制出了青霉素。不信您小人家就翻翻1943年的英国Nature杂志,那上面有记载。您是搞美工的,可能整日应付索画挂中堂的事情,不知道这个杂志。不过您可以问问您周围搞其他专业的了解一下这个杂志的份量,大概搞自然科学的能在这个杂志上发篇文章,和您的作品被纽约美术博物馆收藏的感觉差不多。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40年代汤飞凡领导研制青霉素”这件事的具体情况是: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自1929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后,美国在1941年研究出了提纯方法,使青霉素得以临床应用。虽然一系列关于提纯的论文被发表,但具体生产工艺属于军事机密。更重要的是,不同菌种青霉素的产量相差悬殊,高产株如稀世珍宝,外人根本无法拿到。加上防疫处简陋的条件,许多人认为生产青霉素压根就是天方夜谭。
在汤飞凡的带领下,防疫处上上下下掀起了寻霉热,全体职工及家属从到晚到处寻找绿毛,找到后拿去分离。一次又一次的分离,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可是汤飞凡依然十分执著。终于有一天,技工卢锦汉发现自己的皮鞋上有一团绿毛,拿到实验室,从中分离出一株能产生青霉素的菌种。这支从旧皮鞋上分离出来的菌种被用于国产青霉素的生产,后来汤飞凡从美国、印度等地要到了其他一些菌种,加上国内的一共三十株,比较的结果,还是来自旧皮鞋的那株产量最高。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有了菌株,汤飞凡带领大家进行生产工艺的研制。一个步骤是一段艰辛的故事,一个步骤是一段奋斗的历程,终于生产出每毫升200-300单位、每瓶两万单位的国产青霉素。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中央防疫处因此名扬全国,国际上也知道在中国昆明有一个NEPB(NationalEpidemicPreventionBureau) 。Nature杂志1943年专门介绍中央防疫处,文章用惊奇的口吻介绍了青霉素生产车间:没有自来水,只有一台又旧又漏、而且每天用完后都要修理的锅炉;用过的琼脂要回收使用,回收的设备是一只破木船,放在湖里进行透析;没有商品蛋白栋供应,完全自己制造,胃霉用完了,用从自己养的猪的胃……。

    不仅如此,汤飞凡们还生产出天花、鼠疫、霍乱、斑疹、伤寒、狂犬疫苗,达到了国际水准。这些制品不但支援了国内抗战,还供应给东南亚及太平洋对日作战的盟军,为打败法西斯做出巨大的贡献。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被糟蹋的中国医学史
(2):中国为世界贡献了哪些中药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金唢呐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当年鲁老夫子看中国历史,“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然后“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凭着这两个字,鲁迅便成了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按说思想家总该有什么原创的“思想”,或者是系统论证或修正了别人的什么学说,本人才疏学浅,除了“吃人”,还真不知道鲁迅提出过什么原创的东西。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八十年代北京部队大院又出了个王朔,又补充了一句,吃人嘛,吃了就吃了,别他妈的吃完了再装孙子,玩他妈的高尚素食主义那一套。就这么个玩艺,也被一帮同是北京部队大院痞子哥们誉为“鲁迅伟大,王朔也很伟大(冯小刚、姜文语)”。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到了二十一世纪,海外又出了个芦笛,坐在电脑旁,胃疼的横竖吃不下饭去,也从历史书的字缝里看出两个字来:骗人。并发誓要凭一己之力,把这颠倒的历史在颠倒过来,引起海内外老中青们阵阵喝彩。我在这里也想提醒老芦一句,切不可书生气十足,认为受到丑化的只是些政治人物,把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看的太简单了。即使是无关紧要的医学史和其他领域的科技史,也依然没有被放过。充斥其中的完全都是些伪劣的宣传材料,就是一扇注水猪肉,甚至是注水鼠肉。这次上网,要说直接原因,还得说是受了河边网友的刺激,他的那篇《中医万万年》居然受到了老芦的赞赏:中规中矩,针针见血!看来,这扇注水鼠肉,还真蒙骗了不少包括河边网友、深圳美工在内的业余华佗们。仅文中河边网友的“中国过去50多年里给国际医药界贡献了两个药:黄连素和青蒿素,都是来自中药时间的积累的启发。”和深圳美工的“改革开放二三十年后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不如天天搞运动的毛时期。”,这些话完全可视作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谎言,完全为维护毛泽东同志历史地位的伪劣宣传。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首先中药给世界的最大贡献是20世纪初的麻黄碱(又称麻黄素),是人家民国的科学家搞出来的。再有,现在中国的问题是不少,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确实不多,但比那个时候还是要强得多。就中药研究成果而言,现在临床正在使用的(不包括正在研究的)中药有效成分单体(不包括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的药品就有灯盏花素、葛根素、丹参酮、三七总苷、红花素、川芎嗪,水飞蓟素、甘草酸、斑蟊素、七叶皂苷、苦参素、秋水仙碱、三尖杉碱、喜树碱、鬼臼毒素、石松杉碱、延胡索乙素、芦丁、川芎嗪、穿心莲内酯、薏苡仁内酯、人参皂苷、熊去氧胆酸、蚯激酶等等、等等,绝不是只有“黄连素和青蒿素”。各位不信的话,我马上把这些药品的生产厂家、售价、规格甚至医生处方时的回扣比例,都可以给你们写出来。绝不是什么“中国过去50多年里给国际医药界贡献了两个药:黄连素和青蒿素”。 根据我的经验,如果一个国家科研成果很多的话,人们很难说出什么来。因为那时没什么科研题目,所以有几个就特别扎眼。不信在英国的侨胞们可以问问英国佬,英国有几大发明,我想绝不会像国内同胞说四大发明这么痛快。眼下中国科研的实际情况是,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国际杂志上的科研论文成倍增多,中等水平的成果也不少,学者教授的平均水平也说得过去,缺的是“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大师级的人物。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六十年代的时候我在武汉,某日,鬼蛇静、风雷动,天堑的通途上来了一队雄赳赳、气昂昂的工人师傅,手持大锉刀,个个神情亢奋。通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把武汉长江大桥栏杆上苏联专家的名字都给抹去了,武汉三镇人民,一片欢呼雀跃。按说这么个庞然大物再这戳着,抹掉人家的名字,能抹去人家的功劳吗?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完全可以。从此,我们武汉三镇人民都认为这是“中国人民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人类历史上第一座长江大桥”。直到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后,在报告文学里看到相同的字眼,才算是醒悟过来。说句实话,看到那篇报告文学,武汉人民心里那个难受啊,跳江的心情都有。前几个月有专家提出要炸掉南桥,又有人出来上纲上线,说是那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质量如何如何。其实两座大桥的质量,老芦您还别瞧不起老毛子,谁个劣,谁个不劣,滚滚长江心里最清楚,两岸人民最糊涂。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还回过头来说咱们那“被糟蹋的中国医学史”。其实真正在中国医学史(包括其他科学领域)上戳得住的人物,还是几个民国时期培养的人才,包括两弹一星和搞胰岛素合成的专家们,这些人还真有些拿出手的东西。大家可能不爱听,我们49年以后,实际还是在吃那个时候的老本。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被糟蹋的中国医学史
(3):麻黄素与陈克恢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金唢呐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中国人的历史知识的来源很奇怪,过去主要是来自民间艺人的大鼓评书,高雅一点的不过是京剧、梆子、评弹、黄梅戏,艺人们当然是怎么热闹怎么说,听众则以为满村争说的蔡中郎就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后来这活就交给了中宣部和爱国知识分子,根据时代的需要胡乱编造,可悲的是“民是愚氓全在训”,任凭怎么编造都有人信,以为“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相信这些胡编乱造的就叫做爱国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卖国主义。”(改编自《毛主席语录》),不相信这些信口雌黄、要求拿出证据的人就是汉奸、走狗、卖国贼,就要全党共诛之,全民共讨之(典出《毛主席语录》)。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说过,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是真理。其实在中国根本不用,有个三两遍就成。前几天大家争论古人的卫生习惯,沙人网友最后抬出了他的指导教官董教授的名言“古人三天一洗头,五天一洗澡”,最后算是一锤定音。按说凡是在中国大陆生活过的人都应该知道,除了杨贵妃、西太后以及少数地区的妇女,如云南的水傣(傣族的一支,自称“鲁傣鲁南”,意为“水的儿子”。居住于云南各地河边,以亲水著称。),中国妇女(尤其是北方)哪里有什么洗澡的习惯。我插队的地方,妇女经常洗澡被认为是想勾引野男人,有破鞋的嫌疑。截至到1975年我离开农村,去过很多农村,发现绝大多数地方的农村在大便后连擦屁股纸(含报纸、黑纸、白纸等一切纸类)都用不起,只能用石块、土块(我们叫土坷垃)、玉米叶擦屁股,南方农村我也去过,不过换成了芦篾丝或稻草,我还没听说过哪个地方能用的上“纸”(70年代前出生,且到过农村的人可发表不同意见)。怎么忽然就成了“三天一洗头,五天一洗澡”。不过,我坚信,人家大牌教授墨写的谎言,就是能掩盖全民尽知事实。而且信这些弱智谎言的人们,像宣传队、播种机,像吹散的蒲公英,把这些信息传遍黑山白水,苗岭傣宅,“古狗上面留下了它的身影,百度里边留下了它的足迹,雅虎上散发着它的气息”(改编自红色革命歌曲),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再逢人们争论的时候,便可以依此一锤定音。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闲话少说,下面就拣几个我熟悉一点的医学史人物给诸位说说,既然大家对中医中药有兴趣,就先说搞中药的陈克恢吧。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陈克恢(1898—1988),药理学家。长期致力于中药药理研究,是20世纪国际药理学的一代宗师,也是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他的突出贡献是,首先发现麻黄素的药理作用,并为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开发新药起了典范作用。他还发现解救急性氰化合物中毒的方法,并被沿用至今。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陈克恢出生于上海郊区农村,幼年丧父,5岁时由舅父周寿南(中医)教他读书写字,学习四书五经,10岁时才进入公立学校。1916年中学毕业考入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庚款),两年后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插班于药学系三年级,于1920年毕业。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因他的舅父是中医,他幼年时常在中药房里读书玩耍,因而对中药感兴趣,去美国时即立志想用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他的导师E.克来莫斯为了满足他研究中药的愿望,在四年级时,给了他从中国进口的肉桂500磅,让他进行桂皮油的研究。他以这项研究完成了学士论文。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陈克恢最著名的研究工作是首先发现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他从数百种常用中药中选了麻黄为第一个研究对象。他几周内即从麻黄中分离出左旋麻黄碱。但后来他才通过一篇老文献,知道日本学者早于1887年即已从麻黄中分得此碱,命名为ephedrine。当时只知道它能扩大瞳孔,不知道其他药理作用。他的研究发现麻黄碱使心肌收缩力增强,使血管收缩,支气管舒张,能使离体子宫很快收缩,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滴入眼内引起瞳孔散大。并证明它可以治疗过敏性疾病、枯草热和支气管哮喘,还可用于脊椎麻醉,以防血压下降,口服25-50毫克能克服巴比妥类安眠药引起的余醉(hangover)。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更重要的是,陈克恢还研究了很多结构与麻黄碱类似化合物的药理作用,从而推动了无数交感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这些研究不仅发现了很多新药,也为后来α-及β-阻断剂的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基础。这是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先导化合物,通过结构改造进行优化,开发新药的一个典范,也为研究和开发天然药物开辟了道路。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陈克恢从事药理学事业先后共50余年,发表论文和综述共约350多篇,研究成果为药理学界所共仰。陈克恢曾任美国药理与实验冶疗学会主席、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主席、国际药理联合会名誉主席。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为表彰他在科学研究和学会工作中所作的贡献,于1987年将该会新建的会议中心命名为陈克恢会堂。我想,人家美国鬼子的荣誉也不是白给的,总不能凭着拉关系走后门就戳个塑像在那儿吧,咱们不妨将麻黄碱研究和40年以后吹得天花乱坠的青蒿素做个理性的比较: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理论价值:早在公元300年左右,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就记载了“青蒿截疟”,明代《本草纲目》也有青蒿具有“解暑、截虐、凉血、退虚热之功效”的记载,青蒿素不过就是从中提出单体就是了;而人家陈老研究的麻黄素的那些作用,有人记载吗?古籍中关于麻黄的记载不过是“解表发汗、利水化湿、宣肺平喘”;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经济效益:疟疾也就是在非洲的荒蛮之地还能看到,连中国人都几十年没有听说过疟疾了,不过是骂人的时候还保留着“发疟子”、“打摆子”的说法,那些唯利是图的欧美制药公司会对这类药会有什么兴趣?会投什么资金去搞开发?哪位是搞这方面研究的,您在美国报个这方面的课题试试,弄不好评委们就会来个“集体槽牙脱落”。麻黄碱可是连常用的感冒药和滴鼻剂里都有,在座的各位大概这辈子没用过麻黄碱的还真不多;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对今后研究的指导意义:陈老开辟了一条思路: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先导化合物,然后通过结构改造进行优化,开发新的临床药物。可以说以后中药的研究都是这么走下来的,青蒿素也是一样:青蒿素本身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今天临床用的是经过结构改造的甲基二氢青蒿素,不也是这个路线吗?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20世纪钟声敲响的时候,我正好在国外,世界各国都在搞“20世纪回顾”之类的调查,其中在采访科学家的时候,问的最多的就是“你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很多人都选择了青霉素。并不仅仅因为青霉素本身有多么神奇的疗效,而是弗来明开创了一条科研的思路:用真菌(或细菌)产生的代谢物去杀灭和抑制人体体内致病菌的生长繁殖。顺便说一下,青霉素不是什么神秘玩艺,您买了面包不吃,放上几天,长出来的那层绿毛就是青霉,青霉所产生的代谢物就是青霉素。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根据这个道理,于是就反抗,就斗争,就开发出了无数的抗菌药物(改编自《毛主席语录》)。从此,细菌感染对人类的威胁基本上可以控制了。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令人悲哀的是,那些热衷国粹的爱国老中青们,也没有几个人知道陈克恢这位中药研究的先驱。即使专业人员,也不清楚人家的成果对以后中药研究的指导意义。而青蒿素则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终于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相当糊涂的认识,真是比国内搞传销的洗脑还邪乎。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请问河边、深圳美工网友,我们的青蒿素能抵得上人家陈克恢半个世纪前研究成果的百分之一吗?新中国的药学家们有谁达到了人家的高度?说句难听话,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科学家们,即使跟在人家陈克恢们后面吃屁,能逮着个热乎的吗?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太累了,休息几天再写)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被糟蹋的中国医学史
(4):简答网友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先说明一下,平时写东西都是八股,写总结是党八股,写论文是洋八股。憋得火烧火燎的,所以上网写东西比较阿随,嘲笑别人调侃自己,有得罪之处还望河边网友海涵。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关于50年贡献两个药物:黄连素和青蒿素。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若说笔误,实际上有2处,一个是麻黄素写成了黄连素,一个是100年写成了50年;即使这么改一下,别人还要问,黄连素应该放在哪里啊?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关于青蒿素,我认为准确的表述是:青蒿素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发的唯一一个冲出中国走向非洲的中药单体。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2、关于中药新药。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你所说丹参注射液是有效部位(现在国内将总黄酮、总皂甙、总生物碱都这么叫),而我说的很多都是单体,如川芎嗪,化学结构、疗效都很清楚。另外,还有些“中药”是外国人开发出来并在临床使用的,如水蛭素(hirudin,心血管手术后用)、斑蝥素(cantharidin)等。再说,很多国内使用的中药单体也不都是你说的为了赚钱,有些确实有很好的疗效。再跟你抬个杠:黄连素一分钱一片(最近有涨价了,涨幅高达50%,涨到了一分五厘,据说有的药店居然卖到了两分钱一片,真黑!),能赚什么钱啊?很多中药没有进入美国市场,并不都是疗效或质量问题,依我看有下面几个因素:
    (1)疗效差、质量糙;
    (2)不符合美国的审批标准;
    (3)美国人根本没兴趣或不信任;
    (4)与同类西药相比,并没有特殊的优点。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3、关于民国学人和今人孰优孰劣的问题。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建议以下列2种方式考查:
    (1) 计算比例:顶级教授与出国总人数之比;
    (2) 计算顶级教授的绝对人数;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顶级教授可以简单限定在诺奖得主、专业学会理事长范围内。当然,这种方法有点扯淡的味道,不过我也想不出来更好的比较方法。就给我的印象而言,我在国外遇到中国出去的学者也不算少,什么专业的都有,好像都是科研匠,像陈省身、吴健雄、杨振宁、李政道那样的一个也没碰到过。其他海外侨胞们可以谈谈你们的经历,河边网友若能介绍一二更好。我是学化学的,像吴宪血糖测定法、黄鸣龙还原法、侯德榜治碱法这些民国期间的科研成果怎么比“修氏理论”要高吧?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关于民国的教育水平,我认为是普及差,但最高水平并不低。原因也很简单,民国基本上处于分裂和战争状态,很难全国一盘棋,齐抓共管来干教育普及这些事情。若现在大陆放上四个野战军闹事,恐怕也别想什么大学扩招、建希望小学。而高水平的科研需要有“人格独立,精神自由”之类的保障,这点中国旧大学一直都在提倡,各级政府对大学的干扰破坏不多。大学里实行教授治校,教授们爱讲什么讲什么,看什么不顺眼,扯开嗓子骂就是,比本人匿名上网说话还阿随。某些武夫军汉自己也办大学,比如唐继尧办了东陆大学(即后来的云南大学),张学良办了东北大学,连布贩子出身的曹锟,也办了一所大学——保定的河北大学。我前几天和一个朋友吃饭,说河北大学正在搞评估,弄了个校史简介的小册子,把这段历史也无耻地抹去了。把我和其他几个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气得和《智取威虎山》里夹皮沟里的乡亲们似的,人人心里一团火,争着咒骂教育部。以后有时间,我再写个《被糟蹋的中国教育史》系列。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既然说到了曹锟办学,后面附上张鸣教授关于曹锟办学的一篇文章,博自治区众网友一笑。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4、陈克老的学术水平问题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就他那堆专业学会理事长的学术头衔,还不说明问题?美国鬼子能随便给他这堆帽子?如果今天有谁混到了这份上还不得吹上天去。至于科研水平,别说麻黄素,那个时代的其他研究成果现在看起来都很糙,我认为“要用历史的眼光辨证地去看”。人家是系统研究中药作用的第一人,这大概总是公认的吧。要说实验水平,搞生物或生理专业的都知道勒韦(Loewi)蛙心实验吧,那还不是两只蛤蟆就蒙了份诺贝尔奖。具体说就是勒韦1921设计了双蛙心灌流实验,电刺激支配第一个蛙心的迷走神经,第一个蛙心搏动变慢,同时将灌流液由第一个蛙心引入第二个蛙心,结果并未受到电刺激的第二个蛙心搏动也变慢了,从此确立了化学传导学说。这种实验现在中学生都能做是不是?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这里说明一下,有些科研我们确实做的不错,具有相当的水准。但并没有到我们吹得那个高度,其中人工合成胰岛素就是一个例子。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被糟蹋的中国医学史
(5):胰岛素与结晶胰岛素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金唢呐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中国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一般都有两个情结,一个是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情结,一个是诺贝尔情结。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平时我们在一起问到对方学习工作情况的时候,要互问一声“几点?”。意思是你最近发的文章的杂志的影响因子是几点。去年我和我们一个校长一起去北欧一个“科技竞争力”排名很靠前的国家去做学术访问,动不动就问人家的文章是“几点?”,给对方问的直发懵。虽然他们也有这个概念,不过也就是知道个大概其。当对方把他们发表文章的杂志单行本给我们后,我们准确地报出了各杂志的点数,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2位,把对方惊的目瞪口呆。随后我们的校长告诉人家,今年我们研究室发表文章的最高点数是多少,意思是西方资产阶级有的,我们有;西方资产阶级没有的,我们也有了,我们已经自立于民族之林了。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其实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是跟国内的科研奖励政策有关,这我在本坛旧帖《读后感》里已经说过,不再赘述。另外,国内杂志发表文章、获奖都和拉关系走后门有关,相比较而言,“比点”不失为一种公平的方法。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另一个是诺贝尔情结。我在大会小会上听到过无数次类似的说法:假如我们的医疗手段再先进些,能让沈从文再多活几天…;如果不是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人工合成胰岛素…;我们的超导研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日本人小柴昌俊那个成果原本应该是我们的…;最近各媒体又爆出猛料:华人科学家俞君英博士领导麦迪逊大学的科研小组取得突破,从皮肤细胞取得干细胞,有望得诺贝尔奖。前几年林思云说金庸应该获诺奖,其实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既然上次深圳美工提到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的事,我就说几句。我本人就是搞化学的,比起深圳美工来,对人工合成胰岛素的事情了解更多一些。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人们常说的人工合成胰岛素与诺贝尔奖三次擦肩而过,实际上是杨振宁曾三次向中国领导人提议,为胰岛素工作提名诺贝尔奖。后来以讹传讹,就成了三次(一说是二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第一次:周恩来委婉拒绝;
    第二次:江青说:“资产阶级的奖金,我们不要!”
    第三次:邓小平、聂荣臻、周培源等非常重视,从1978年12月11日开始,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一个近十天的、盛大的“胰岛素人工全合成总结评选会议”。会议由中科院副院长钱三强主持,生化所、有机所、北大化学系共有60多名相关科学家、科研组织者参会,主要目的是确定诺贝尔奖候选人。这在世界上不说是绝后,至少也是空前。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说到杨振宁,我插两句。现在国内总是拿人家“八十二找了个二十八”说事,好像国内老牛吃嫩草的风气都是他给带出来的。其实我觉得老杨有一种感情非常强烈,也极为正常,就是希望所在国好,母国好,所在国和母国关系好。不像现在一些海外愤青,总撺掇着大陆和美国开仗,并且希望“大打,早打,打核战争”(典出毛主席语录),实在叫人看不明白。老芦总是说“Common Sense”,是不是还应该重建“Common Feeling”?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对于人工合成胰岛素未能获奖这一事实,国人很难接受。从1979年起,社会上开始流行多种版本的原因分析:
    其一是歧视说: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委员出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为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对中国人存在偏见,不愿意将这个奖项授予中国。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的评委们,居然也和林思云眼里的马悦然们一个德行;
    其二是时间过得太久说:如果胰岛素工作被早点推荐给诺贝尔奖委员会,它应当能拿到这个奖。但文革开始了,由于林彪四人帮迫害知识分子,搞胰岛素的人都成了反动学术权威,我们又一次痛失了诺贝尔奖的获奖机会。我们的工作过了十几年之后才推荐,曾经轰动世界的成果已经不再新鲜;此说更是鬼话,胰岛素合成从1966年完成论文到1979年评奖,中间只有13年,这个时间间隔对诺贝尔奖评选而言是很正常的。看看诺贝尔科学奖,搁上几十年的有的是。因为有些成果(如弗莱明29年发现青霉素),当时根本就不知道它的意义所在;
    其三是候选人太多说:这种说法流传最为广泛,经常有人在各种报刊和书籍上宣称:在人工合成胰岛素项目上,由于我国推出的候选人过多,所以“诺贝尔科学奖与中国科学家擦肩而过”。其实真实情况是:
盛大的“胰岛素人工全合成总结评选会议”经过长时间的小组讨论和多方面的考虑,各单位的领导把人选确定了下来。每个小组2人:生化所拆合组:邹承鲁、杜雨苍,生化所B链组:钮经义、龚岳亭,有机所A链组:汪猷、徐杰诚,北大化学系A链组:季爱雪、邢其毅。但8个人太多了,诺贝尔奖评选有个规定,每个单项的获奖人数不多于3人。于是各单位比较核心的人又集中起来开会,从这8个人中进一步选出几名代表。经过多番斟酌,最后每个小组只留了一名代表:钮经义、邹承鲁、季爱雪、汪猷。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可4人还是太多,怎么办?虽然有参与者提出“宁要大协作,也不要诺贝尔奖金”,但这种意见遭到了有关领导人的否决。毕竟在百废待兴之际,我国确实需要这样一项国际大奖以鼓舞人心。考虑到联邦德国的H.Zahn教授和美国的P.G.Katsoyannis副教授在胰岛素人工合成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此奖有由两国或三国科学家共同获得的可能,由国家科委和中科院提名钮经义(1920.12.26-1995.12.16)教授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决定是这么写的:“推荐钮经义同志代表我国参加人工全合成胰岛素研究工作的全体人员申请诺贝尔奖。”
所以“候选人太多说”更是鬼话中的鬼话,扯淡中的扯淡。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30年前的一句电影台词(好像是阿尔巴尼亚的什么电影《海岸风雷》?《宁死不屈》?老帮菜谁还有印象),电影里一个嘎小子怪声怪气的声调:墨索里尼,总是有理,过去有理,现在有理,将来还是有理。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在我们国家的几乎所有生化、生理、药理教材中,凡是涉及到胰岛素的地方都要把人工合成胰岛素提几句,而国外的教科书,我也看到不同版本,好像不大提。和国外的学者们接触,给我的感觉好像是:也承认也不承认,做暧昧状,而且对合成胰岛素的事看的也不是很重,有点拿武大郎不当神仙的感觉。以后我带着学,有意识关注这个事情,也问过一些洋鬼子和中国同行。我和这个课题的负责人邹承鲁(李四光的女婿)有些联系,他40年代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后到英国伦敦剑桥大学,师从凯林教授研究生物化学,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邹承鲁参加了中国胰岛素人工合成工作,在三个小组中负责A链和B链的拆合。他私下曾对我们说,只要把西南联大那套搬过来,中国科研马上上去。我和其他的老化学家也有联系,上次我说中国的科研很多都是吃民国的人才老本,就是和这些人接触以后得出的结论。
下面把我知道的事情经过简单说几句。
  
    1963年底,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的的Panayotis G. Katsoyannis副教授在哈佛大学举行的蛋白质基金科学发布会上宣布他已合成具有胰岛素活性的物质。他还于1964年在伦敦一国际研讨会上宣布了同样的消息。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63年12月,德国Helmut Zahn实验室在《环境保护报》(Zeitschrift Für Natürschung)上发表了一条短讯,宣布自己完成了羊胰岛素的全合成。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65年9月17日,我国科学家宣布得到“人工胰岛素结晶”。1966年,在毛泽东生日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布“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为什么在胰岛素前面要加“结晶”两字?是不是我们底气不足,不敢宣称是自己最早合成了胰岛素?还是有什么其他猫腻?
邹承鲁院士解释是(http://bbs.bokee.com/Thread.1.96599.137.95.1.html):这是因为德国科学家在较早的时候,大概是1963、1964年吧,发表了一个简报,说他们已经合成了[胰岛素]。但他们[的产物]没有纯化,没有结晶,所以我们加了‘结晶’二字以示区别。而且他们所得产物生物活性很低,只有0.2-1%。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即使天然胰岛素A、B链的拆开、重新合成胰岛素、产物的结晶等重要阶段性成果,在我国的结果发表之前国际杂志上也有相同或类似的报道。A、B链的拆开由Bailey于1959年在美国《生化杂志》(J.B.C.)上最先发表;重合成由加拿大科学家Dixon和Wardlaw于1960年在Nature杂志上最先发表;美国科学家C. B. Anfinsen等人由于1960年发表了一项与天然胰岛素拆、合、重结晶类似的、相对而言较为简单的工作,即核糖核酸酶的二硫键的拆开和重新连接恢复酶活性,因此而获得了197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邹承鲁的解释是(http://chinsci.blogchina.com/2532209.html):上述这些重要的结果我们在1959年的秋天就得到了,但我们知道德国和英国的研究小组也在进行胰岛素合成的研究,很自然我们必须对我们的结果保密。同时由于“大跃进”的缘故,中国所有的学术刊物都被迫停刊,包括当时国内唯一用西文出版的刊物《中国科学》。再说,那个时代当然是不可能在国外发表论文的。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美国学者Katsoyannis一直不承认是最后的胜利者是中国人。他确实承认自己在结晶工作上落后于中国的竞争者,可他同时认为结晶不过是“糕点上的糖霜”,对于确定产物的身份并不关键。他本来可以做,事实上在1966年[我国的全合成论文发表后]也确实做出来了,但觉得这种工作不过“按菜谱烹饪”,没什么意思,所以他以前不屑做。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我们的解释是(http://bbs.bokee.com/Thread.1.96599.137.95.1.html):Katsoyannis也的确有资格不服气,其实Zahn同样也可以不服气。因为他们基本上是个人单独研究,而我们动用了全国的力量。他们只是出于个人的科学兴趣,才领导少数几个人,和少数几个人合作进行这项研究。而我们把这项工作当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关心者不但有相关科学家,还有北京、上海的市长,国家科委的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参与工作的研究人员也远远多于他们。他们得担心科研经费问题,而我们有国家为后盾,根本无须考虑相关花销。对于必需的合作,他们主要凭私人交情进行;而我们可以动用而且确实动用了行政命令。聂荣臻甚至表示:人工合成胰岛素100年我们也要搞下去。
(现在还有这种言论,真是恍若隔世)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现在诸位可能都清楚了,我们只是“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而不是“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其实即使是“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化学家们也有不同的看法。汪猷、邢其毅、黄鸣龙等国内大牌有机化学家都认为这项工作意义不大。他们说:“我们所合成的胰岛素,只是合成了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多肽激素。说它是蛋白质也无不可,但它的合成,并不表示有多少重大意义。应用到的有机化学合成技术,并没有什么新创造,不能认为在合成物质上有什么新的飞跃。其次没有多大的理论意义,只能说是一般的研究工作成果罢了。”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79年杨振宁、王浩、王应睐三位华人科学家分别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了中国的胰岛素工作。但出乎国人的意料而不出鬼子们的意料,这项工作没能获奖。人工合成胰岛素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并非延误,也不是人数太多,更不是歧视(因为搞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其他洋鬼子也没获奖)。依我看真正原因是:水平不够,而且“缺乏原创性”。人工合成胰岛素和现在的基因重组一样,只是一种科学工程,虽然在合成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小的改善,但基本的工作原理、基本的技术路线在1953年就已经由美国的维格纳奥德(VincentduVigneand)解决了。这种缺乏原创性的工作不可能得诺贝尔奖。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您别说,真正获得过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还真有,而且早就有,不过人们不知道就是了。谁?清末医学进士、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伍连德(Lien-Teh Wu,1879.3.10-1960.1.21)。目前诺贝尔基金会的官方网站上,已经公开了部分诺贝尔奖候选人资料。诸位可以查询生理学或医学奖(1901-1951)的候选人情况,可以看到宣传材料以外的其他资料怎么说。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35年,当时在上海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工作的伍连德,由当时在广东的W W Cadbury教授提名,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侯选人,理由是其在肺鼠疫防治上的杰出成就。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伍连德受任全权总医官,深入疫区领导防治,不久即告控制,并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肺鼠疫”的概念。鄙人认为,中国人“第一次提出”某概念并不难,难得是“第一次提出”正确、清晰的概念。不过客观说,提名归提名,离真正获诺奖的水平确实还是差了点。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对于伍连德,大部分中国人,甚至大部分医卫界人士,知名度绝对不如一个二把刀大夫。在我们的记忆中,旧中国只有民生凋敝,瘟疫肆虐,哪可能会发生成功控制疫情,赢得国际尊敬的“奇迹”?更重要的一点是,伍连德后来移居南洋,并没有“毅然放弃优厚条件(如汽车洋房),返回祖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于是,他便被有意无意的“遗忘”了。
----------------------------------------------------------------------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被糟蹋的中国医学史
(6):纪念伍连德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金唢呐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下面我就介绍几句这位清朝医学进士伍老先生。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伍连德,字星联 (1879~1960) ,祖居广东新宁(今台山县),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西亚1902年伍连德获医学士学位,之后曾在多所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从事微生物学研究工作,1903年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7年,当时外交大臣施肇基鼎立举荐,伍连德应清政府特别聘请,出任天津北洋医学堂协办。伍连德1915年创办了《中华医学杂志》,并任第一任主编。1916年创立中华医学会,并担任头两届书记会长。1921年他积极参与了协和医学院的创建。1926年他创办哈尔滨医学院 (今哈尔滨医科大学);他先后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学校20余所。 1930年在他竭力提倡和推动下,我中华民国就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他任全国海港检疫总管理处处长。看来华侨不仅是“中国革命之母”,也是“中国医学之父”。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37年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伍连德移居香港。1946年他回到出生地吉隆坡医学研究中心,直至60年逝世。说句不厚道的实话,如果这位清末医科进士如果职位再高一点,在大陆呆的时间再长一点,肯定也和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一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通缉的战犯。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从19世纪中叶开始,从安徽、云南、孟买、旧金山,到土耳其、日本,然后汇聚于东北,于1910年鼠疫大爆发。在不到4个月期间,被以中国人为主的防疫队伍彻底消灭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流行病防疫行动,伍连德的防疫方案也成为迄今为止对付突发传染病流行的最佳手段。他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经路,并采取了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不久便控制了疫情。在当时疫情严重的局势下,不到4个月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顺便给诸位说几句,鼠疫在西方叫做“黑死病”,多少动人的故事、感人的传说都跟鼠疫有关系,诸位有兴趣的话以后可以介绍几段。伍老的“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就绝对是现代医学的手段,因为土埋尸体会被老鼠啃,老鼠乱窜,鼠疫根本无法控制。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就拿侨胞们熟悉的英国1666年的伦敦大火(The Great Fire of London)来说,这场历史上的伦敦大火发生在350多年以前,几乎把半个伦敦城都给烧没了。我70年代末学英语时候,猛攻《特别英语(Special English)》(一套四本,书中几个洋鬼子跟咱们自治区一样,整日胡聊乱侃),里面有句“London is burning”, 我们还争论了半天,最后去问英语老师,英语老师甲告诉我们意思是“伦敦很热情”,英语老师乙告诉我们说那是指1666年的伦敦大火的事,并说伦敦大火在伦敦的历史上非常重要,到现在为止,孩子们还在传唱根据伦敦大火编成的儿歌。由于这场大火彻底消灭了鼠疫,被后人称为“先毁灭后挽救伦敦的大火”。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665年欧洲鼠疫大流行,仅伦敦地区,就死亡六七万人以上。1665年的6月至8月的仅仅3个月内,伦敦的人口就减少了十分之一。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达2000人,9月竟达8000人。鼠疫由伦敦向外蔓延,英国王室逃出伦敦,市内的富人也携家带口匆匆出逃,剑桥居民纷纷用马车装载着行李,疏散到了乡间。伦敦城有1万余所房屋被遗弃,有的用松木板把门窗钉死,有病人的住房都用红粉笔打上十字标记。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人们在极度恐惧之下想出了各种方法:使用通便剂、催吐剂、放血疗法、烟熏房间、烧灼淋巴肿块并在其上放置干蛤蟆,或者用尿洗澡,甚至通过医生凝视患者来“捉住”疾病。当这些都不能奏效时,深受中世纪宗教思想影响的人们,便把瘟疫的原因视为上帝对原罪和不忠的惩罚,结果导致了基督教大忏悔和宗教改革。然而,宗教狂热并没有把人们从鼠疫的魔爪中解救出来。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666年9月10日,伦敦布丁巷内一家面包店发生火灾。当时伦敦非常干燥,加上伦敦以木质建筑为主,火势迅速蔓延到了整个城市,连烧了三天三夜,第四天被扑灭,造成4/5市区被毁,包括87间教堂、44家公司以及13000多间民房。而且地窖还烧了几个月的“闷火”。奇特的是,此后人类百战不胜的鼠疫竟然彻底从英国消失了。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还接着说中国的事。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20年底,大鼠疫卷土重来。伍连德成功地将其彻底控制和消灭在北满。和10年前仅中国境内便死亡6万多人相比,第二次大鼠疫中苏死亡人数不足1万,而且哈尔滨以南几乎未受波及。更重要的是,由于防疫及时,鼠疫的隐患被消除,这一波大鼠疫流行到此终结。东三省防疫成功,使防疫总指挥伍连德名扬四海,挟防疫之功出任在奉天举行的有12个国家专家参加的万国鼠疫研讨会主席,发现鼠疫杆菌的日本著名学者北里柴三郎只能屈就副主席。会议结束后,清王朝赏伍连德医科进士、陆军蓝翎军衔,于紫禁城受摄政王召见、获二等双龙勋章,奉天总督授金奖。沙皇政府封赐二等勋章,法国政府授予荣誉衔。朝廷任命伍连德为民政部卫生司司长,主持创建全国现代化卫生防疫系统。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东北鼠疫防疫结束后,他便开始为收回国境卫生检疫权而奔走呼吁,经过十数年努力,1930年海港检疫管理处成立,正式从洋人手中收回海港检疫权。在中央政府经费分文没有落实、基础极为薄弱的条件下,只用了1年时间,中国港口卫生检疫便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到1937年抗战爆发以前,中国国境卫生检疫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1932年霍乱大流行中,在伍连德的带领下,海港检疫处承担起大上海300多万人的防疫工作。这次霍乱大流行中,全国24个省中,23个出现霍乱。其中北平病人死亡率最高,接近80%。而在爆发源头的上海,不仅总病例数只有以往流行时的1310,而且病人死亡率为全国最低,仅7.4%。同样是在上海,英法租界的病人死亡率均为30%。这是继1919年和1926年哈尔滨两次霍乱流行中,伍连德指挥东北防疫总处以数倍低于日本和苏联医院的病人死亡率而傲视远东后,再一次大幅度领先洋人医院,而且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这被视为当时全世界大城市流行病控制的最出色的行动。伍连德在祖国整整30年辛勤工作,为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就曾赞誉他:“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83年由著名的流行病学家J.M.拉斯特(Last)主编的《流行病学词典》中,伍连德是惟一被列入的中国医学专家。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今天,还有哪个中国人记得这位曾经挽救过无数国人生命的医学家?人们津津乐道的,大概就是除了中国人谁也不知道的《修氏理论和它的女主人》(典出报告文学)。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顶不住了,休息5天。
----------------------------------------------------------------------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被糟蹋的中国医学史
(7):瞎子是怎样减少的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金唢呐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看到人们经常谈到的新旧社会两重天,我觉得这确实是个事实。不过,在很大程度上,这是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的差别。在战争年代,凡是需要“全国总动员,齐抓共管”系统工程,无论军阀混战时期的北洋政府还是后来的老蒋,都很难做到。无论想做什么,各路反对派都有本事给你搅黄了,连修铁路山西老阎都要搞窄轨,更何况教育卫生这种事情。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50年代以后很多传染病的控制,我认为与世界进入和平年代、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抗菌药物的发展都有关系。这时候倒是应该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而不能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其中国人在传染病学研究领域的最大贡献就是发现了沙眼衣原体。除去吹牛撒谎,在各领域中国人有资格做父亲的很罕见,水稻杂交领域的袁隆平算一个,再就是衣原体之父——汤飞凡。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相比较而言,水稻杂交有些宣传的成分在里面。水稻杂交确实很了不起,对袁隆平我也非常敬佩。不过在这个领域,发达国家不大看的上眼:欧美人不怎么吃大米,日本人据说也搞杂交,但主要是在味道上下功夫。像在国内大城市卖的那种日本越光米(基本上是一百元一公斤),味道绝佳,但产量极低,这就是他们的科研方向。而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最大问题就是口感太差,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今天,国内的销路也不是太好。听搞这方面研究的朋友讲,前几年积压的很厉害,卖不出去,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而且杂交水稻对解决中国温饱问题到底有几成贡献还很难说。我所在的北方没搞什么杂交水稻,粮食产量照样是翻番。去年我到当年插队的公社(现在叫乡)看了一下,当年我们在的时候,小麦亩产不过3、4百斤,现在对付个6、7百斤很常见。老乡跟我说,那时候也真邪门,地里的庄稼就是不好好长。而且很多盐碱地,当年怎么治理都不行,地表面都是白花花的,联产承包交给农民以后,人家七弄八弄,现在收拾的也都挺好。把清朝那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改一下,放在今天也很适用。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现在瞎子很少见了,街上的很多乞讨的瞎子都是骗钱蒙事的,眼睛比谁都雪亮。说来奇怪,人们对瞎子算命特别信。我们学院有个教师,最近家里总出事,非要找人算命不可。他开出的条件很特别:价钱不论,视力必究。钞票给多少都行,但必须是瞎子,而且是真瞎子,高度近视和独眼龙都不行,说只有这样的人算命才准。我们看人家挺可怜的,于是众人在耳热酒酣之际拍下胸脯,一定要帮人家这个忙。以后我们上街就开始留心这事,看见有人算命就瞅人家眼睛。时至今日,拉二胡的瞎子倒是遇到几个,算命瞎子还在找。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听老一辈人讲,过去瞎子忒多。由于盲人多,据说民国时期还有一首歌,其中有一句就是“世上残疾千千万,唯有那瞎子先生最可怜”。到底歌曲的名字是什么,现在我也不知道。今天也有瞎子,但致盲原因和过去不同:除少数落后地区外,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都是先天性疾病,成人大多是白内障或者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而过去致盲的主要原因就是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沙眼。沙眼现在看是不可怕的,但是可是在50年代初,沙眼流行极广。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六分之一的人患沙眼,高发区因此失明的占人口总数1%,视力严重受损的占10%。在中国沙眼发病率55%,致盲率5%,边远农村患病率达80—90%。所谓十眼九沙。因为找到病源,在世界范围内很快就控制了这种病,使盲人的数量急剧减少。这与汤飞凡的发现有关。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下面就介绍一下“衣原体之父”、在一片“不要脸的臭流氓”唾骂中死去的汤飞凡。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汤飞凡(1897.8.20-1958.9.30) 医学微生物学家。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14年入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21年毕业,获湘雅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北京协和医院。1926 年被派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细菌学研究。1929年回国后,任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教授、细菌学系主任,1932年后兼任上海雷氏德医学研究院细菌学系主任。1935年任英国国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1937年后,任上海医学院细菌学教授,中央防疫实验处生物制品处长,创建昆明卫生防疫处。1947年在世界微生物学会第4次大会上当选为常委。按今天的说法,汤飞凡不仅是海归,还是国际知名科学家、外企高级主管、太子党,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社会精英和既得利益者。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汤飞凡历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研究员兼主任。1957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全国生物制品委员会主任委员。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汤飞凡毕生从事病毒的研究。30年代和魏曦共同对支原体进行研究,否定了沙眼细菌病因说;40年代组织研制出中国第一批5万单位青霉素,创建青霉素生产车间,并为预防天花、黄热病、鼠疫等疫病做了大量工作。以汤飞凡为代表的一代中国科学家在那个的年代里,曾经取得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同西方国家比,他们所用的仪器设备非常简陋,条件非常艰苦。在那种情况下,他们却取得了今人所不能取得的成就。今天,中国的科研条件已经接近国际水平,无论从人才设备、研究经费还是国际交流上,都是汤飞凡们想都不敢想的。就我们学校而言,已经超过了国际同行们的条件,然而我们就是拿不到那种成果。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汤飞凡科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发现沙眼病原体。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从1932—1935年三年内,汤飞凡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甚至亲自参加人体实验,把颗粒杆菌接种到自己眼中,终于证明该杆菌无致病性。汤飞凡于1935年发表的论文,彻底推翻了野口的细菌病原说。 50年代和张晓楼等人成功地分离出沙眼病毒(沙眼衣原体),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人。
为了进一步确定所分离的病毒就是沙眼病原体,1958年元旦,汤飞凡命助手私下将沙眼病毒滴入自己的眼睛,造成了沙眼。在其后的40天内坚持不做治疗,收集了可靠的临床资料,彻底的解决了七十余年关于沙眼病原的争论。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一直处于低潮的沙眼病毒研究因为汤飞凡的成功而成为热点。用汤飞凡的毒株,英国首先证实了汤飞凡的工作,从此沙眼病毒被称为汤氏病毒。接下来,他们用汤飞凡的方法成功地分离出沙眼病毒,从此,各国不断分离出沙眼病毒。对沙眼病毒的致病性也有新的认识,发现除沙眼外,还能在眼部以外引起许多炎症。
1958年,美国从一个患性病的妇女子宫颈中分离出沙眼病毒,解决了这种仅在美国每年就有上万人受害的性病病原问题。有了病原体便可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从而确定了沙眼和鹦鹉热及鼠蹊淋巴肉芽肿的病原体同属于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比细菌小,比病毒大)的一组微生物。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汤氏病毒的发现导致了微生物分类的重大变革,增加了一个衣原体目,沙眼病毒也正式改名为沙眼衣原体。有了病原体可供试验,证明许多简单的方法,如干燥、日晒、热水烫、以及许多常用的消毒药都能有效地消毒,同时还筛选出许多特效药。现在沙眼连医院都不用去,胡同口找个药店,花5毛钱对付一支氯霉素眼药水就得。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凡是干正经事的人,绝没有好下场。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57年的反右运动,因为他是国民党大员何键的女婿,又是反动学术权威,被批判为民族败类、国民党反动派的忠实走狗、美国特务、国际间谍。说他骑在人民头上,冒充大科学家,把沙眼病毒送给外国人、分离方法告诉外国人、出卖国家利益。真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把他晚上在实验室做实验污蔑为乱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革命群众(或曰暴民)骂汤是不要脸的臭流氓。1958年9月30日晨,汤飞凡倔犟的性格和强烈的自尊心使他宁愿庄严地死去,也不甘无端的受辱,服用大量安眠药自尽。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写到这里真感觉是时过境迁,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典出《毛主席诗词》)。现在再有人这么骂,恐怕就是变相的拍马屁了。能够“乱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那可是地位、财富、能力、健康的象征。除了老婆外,得到的只是尊重和羡慕。我们学院有几个大款、大官、大腕的夫人,家庭状况基本都是“家里红旗不倒,墙外彩旗飘飘”,她们也都心知肚明,一开始还闹闹,现在都很平静,甚至和我们谈起这些事情也不避讳,轻描淡写,口气很像《沙家浜》里的阿庆嫂:这个阿庆,就是脚野一点。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相反,我们学院有人闹离婚,受双方父母和组织上的委托,我以长者的身份去做女方的思想工作。在说了男方一大堆好处后,我告诉她老公很规矩,从不在外边拈花惹草,没想到女的先是鼻子哼了一下,随后轻蔑地说了句:他哪有那本事,他也配!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那些亡我之心不死的鬼子们却一直没有忘记汤飞凡。1980年6月,中国眼科学会收到国际眼科防治组织(IOAT)的一封短函:因为汤博士在关于沙眼病原研究和鉴定中的杰出贡献, IOAT决定向他颁发沙眼金质奖章。希望能够得到他的通信地址,以便发出正式邀请,参加1982年第25届国际眼科学大会。可是IOAT不知道,他们准备推荐申报诺贝尔奖的大师,被认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早已不在人世了(据说如果汤飞凡不死,肯定能获诺贝尔奖,因为发现支原体的科学家,已经被授予了诺奖)。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结果这个功劳就被记在汤飞凡的合作者——眼科专家张晓楼的头上,1982年国际眼科学会给汤飞凡的金质奖章,被张偷梁换柱,写上自己名字,颁给自己。结果被汤家遗孀吿(国民党大员何键的女儿)到国际眼科学会,补了一个奖章给汤家,在世界科学界传为笑谈。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多说几句。汤飞凡还有个竞争对手是日本的野口英世(中日从来就爱较劲,不仅嫦娥要和月亮女神比,提汤飞凡的时候一定要抻上野口),两人在科学上的造诣不相上下。汤飞凡为中国现代医学教育而归国,为了祖国防疫事业奔走,在抗战中立下卓越功勋。而野口英世一直在美国从事研究,死后葬在纽约。
野口英世曾被三度提名诺贝尔医学奖,据说最后一次有机会获奖,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而宣布取消颁奖。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野口英世的碑文上写着:“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他为人类而生,为人类而死”。野口英世在日本受到了极高的尊重,许多日本人,特别是青少年,纷纷从日本各地赶来参观纪念馆,将其作为学习的楷模。野口英世成了日本的国宝,他在纽约的墓地成了日本人旅游的圣地。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留日大侠们注意,据说2004年11月1日发行的日元1000元钞票上就印有野口的肖像。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除了发现沙眼衣原体,汤飞凡的最大功绩还在于建设了中国的防疫系统和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建立了一支号称汤家军的防疫队伍。在前几年大陆闹SARS的时候,据说有个老家伙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汤家军还在,肯定不会是这个结局。这个汤家军,就是指汤飞凡在民国期间建立的中国防疫体系,这只队伍不仅仅经历了抗战、内战,而且在历次运动中也经受了考验。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92年国家邮政局特发纪念邮票一枚,算是“高度评价他对科学和人类作出的贡献”。按说也算落实政策了吧,其实还是不一样。后面我还想谈这个问题,这里面还有个宣传力度的问题。我也不信中国居然有这般人物,问了几个搞微生物、免疫的,人家头摇得跟不楞鼓似的,要不在那王顾左右而言他。问了几个防疫站的,好像也都不知道。上网古狗一下,也就是有限的乾巴巴的几条。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对汤飞凡这样的“毕生致力于科学,为国人而生,为国人而死”科学家毫无兴趣。
----------------------------------------------------------------------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被糟蹋的中国医学史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8):国民党的《废止旧医案》已全部得到落实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金唢呐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在中国,无论是医卫界人士还是外行,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国民党妄图扼杀消灭中医(现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消灭中医药是洛克菲勒集团的阴谋)。具体的官方说法是:
废止中医思潮成为反动政府千方百计排斥、摧残中医的思想基础。从道光皇帝、北洋军阀到国民党蒋介石,制造各种障碍阻止中医的发展,甚至企图用行政手段消灭中医。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这话应该说是不假,仅在辛亥革命以后,政府们一共有四次“妄图扼杀消灭中医”的举动。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第一次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12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医学专门学校规程》。1913年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大学规程》医学、药学两门,完全没有中医药学方面的规定。由此引发了中医界首次的抗争请愿活



网站首页 | 论坛规则 | 董事会章程 | 法庭规则 | 接受捐款 | 版主信箱
Copyright © 2004-2010, HJclub,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