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宣言 | 论坛 | 博客 | 个人文集 | 专题文集 | 期刊  
搜索: 购买芦笛文选  
海纳百川2004年10月号

主编: 老杜

 
熬菜记
吃草的老虎

前日妻抱怨剩菜多,一个个加热起来麻烦,让我不由得想念起家乡农村里的大锅熬菜来,农家红白喜事,乡邻相聚,热腾腾的大锅熬菜一人一粗瓷碗,“手中抓馍头,嘴里直刺溜(乡谚)”边吃边喷,其情融融。灰的是粉条,红的是萝卜,白的是豆腐,绿的是青菜,紫的是猪血,黄的是酥肉,汤水鲜亮亮;肉菜油忽忽,人们或蹲或坐,集体锻炼腮帮子肌。越想越馋,于是架锅炖鸡汤,准备把剩菜烩它一勺,重温家乡峥嵘岁月。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好吃嘴也算是我们国人的优良传统了,西方那些大哲们,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也好;康德,黑格尔,尼采也罢,都没见有大谈吃嘴,有印象就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国家分为三等人,相当灵魂的三个部分,饥渴吃喝的嗜欲是最下作的,但丁在《神曲。地狱篇》里说了个“猪哥”因吃嘴下了地狱,终日雨淋,不得超生,要多菜有多菜。但我们就不一样了,连,最早论述政治学的《尚书。洪范》就把“食”列为治国八政“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之首,《礼记。礼运》称“人之大欲存焉”,大圣孔老爷子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亚圣孟二哥论“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太史公《郦食其传》记“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可见,吃嘴在政治上是必须的,不得不吃,不吃愧对祖宗。当然了,老百姓是满足的,随便吃吃就行了,大圣大贤们有讲究,比如芦笛先生就有曾因为吃不下鬼子的生烹火炸牙床肿似泰山,与人鏖战致使娘子罚跪搓板并不给做饭的妙文逸事,这也不独是先生,这种‘是真名士自风流“的高雅情操历史上也是很多地,苏东波“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典故背景就能与先生一时古今,相映成趣。上等文人追求的是“独”“精”,比如商朝开国元勋伊尹在失传的《伊尹书》里记的吃嘴事就挑三检四,虽其原罪证失传,但《吕氏春秋。本味篇》还是给这哥们记了一票,清代大通家(根据老虎理解,大通家即指十项全能冠军)李笠翁也在《闲情偶寄。饮馔部》里洋洋洒洒记载一大通吃“精细粮”的宏论如今新老奸坛也继承古风,民主的吃民主粮,专制的吃专制粮老死不相往来,偶一见鲜,就馋的“丧失理性和爱心”“咬脖子不松口““撂蹄子发颠”“哈喇子滴透三层中山装”的打吃嘴官司,倒也可爱,毕竟贵族是不吃大锅熬菜的。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还是俺老百姓好说话,不挑食,不计较,我呼妻将全部剩菜端出,一查点,嘿:蒜泥白肉,烧大肠,牛楠,炒黄瓜,腰果肉片,西红柿火腿汤,两天的剩菜真攒了不少,老虎三下五除二,将菜的汁水
撇去,清水大过一下,滤干待用,炒锅加清油,用葱花,蒜瓣,花椒爆出香味,然后用炒勺一股脑把所有剩菜,不论荤素,按进锅底火大油热,加了豆瓣酱猛爆,着劲的炝了一回锅,接着把整锅鸡汤全部兑入,将鸡肉撕扯开,也倒入,一拌一搅,撒一把五香粉,一勺盐,扔一包粉丝,盖盖小火炖去吧。洗手净脸钻进书房,抽空爬网上瞅瞅众议院战况如何。约二十分钟后,关火开锅,香气顿时蹿
满了屋子,用大盆将菜盛入,滴进些辣椒油,再配上两小碟子榨菜丝,豆腐乳,香菜末,浓香爽口,汤厚肉肥,美中不足的是没有买馒头,得类,米饭也聊情胜有无,妻这喜欢你吃一只虾,我品一盏
酒小情小雕南方人也吃的赞不绝口,我俩一顿消灭了所有剩菜,连小老虎也抿了几口汤。老虎边吃边想,这熬菜还是朴素了点,啥时候能重新吃上老奸坛那锅芦笛的口条,高寒的裙边(注),专制
各色肥肉,民运种种杂菜,看戏党鸡汤炖出的特等美味熬菜呢?一如儿时家乡农村那锅“汤水鲜亮亮;肉菜油忽忽,大家或蹲或坐,集体锻炼腮帮子肌”的感觉。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注:"裙边"指(马)甲鱼壳的边缘.胶肉状.



网站首页 | 论坛规则 | 董事会章程 | 法庭规则 | 接受捐款 | 版主信箱
Copyright © 2004-2010, HJclub,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