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宣言 | 论坛 | 博客 | 个人文集 | 专题文集 | 期刊  
搜索: 购买芦笛文选  
海纳百川2004年4月号

主编: 老杜

 
天津的青皮文化
五骆驼

昨天让花田碰了我的一根筋,愣是打开了话匣子。花田称赞我们天津卫,让我一下子乡愁上涌,直要发发这亘古之幽情,还有那折骨连筋的亲情,同党同袍的友情和水甜人亲的乡情,连什麽煎饼果子麻花狗不理的馋虫都一块儿钩动,又突然记起因为我出国而哭得揪心撕肺的姥姥,更是红了眼圈, “漫洒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狠狠地享受了一把这悲伤离愁的总集合大动员,感动的我简直要昏死过去了。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OK,总之是花田大大的不好。我不写点东西简直对不起我这难得一颤的心弦。天津最早是明朝建的卫所,这个大家都知道。大家不知道的是这卫所品级可不告,也就是一团级待遇。当时随军前来驻守的大多是安徽人,朱家的老乡亲,大概是交给外地人把守朱家皇上不放心的缘故。所以天津人的来源应该是安徽。安徽人比较恋家,狡猾而好安逸,所以天津人的本性也就差不多成了这样儿了。安徽话跟天津话也比较相近,所以天津人和安徽人其实类似于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关系。天津后来得开埠之利,发展成沿海第二大工商城市,渐渐拉开和内地的差别,但徽商依然是天津工商业的总后台,地位历经几百年也没有怎麽动摇过。民间仍然保持着许多来自安徽的风俗,杂和着河海居民的海派民风,成就出天津独特的风情和气质,保守,狡猾,信命和开放。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今天先说对天津人影响最大的青皮亚文化。天津是九河下梢,漕运终点,河漕海漕交替发达。最盛时上万条漕船往来。有趣的是没留下什麽船长文化,水手文化,却兴盛发达起了青皮文化。这青皮其实就是帮会的会员,他们以争码头,剥削搬运工人为业,发展成黑帮以后也经营一些非法或合法买卖。但是码头对青皮来说确是毫无争议的发家立业的根本。天津人管他们叫混混儿,或者混星子,大部分都是些亡命徒。不过盗亦有道,他们却有着不同寻常的道德观和做人准则,常常让现代人觉得其实这些人也有可爱之处。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早年有一部小说叫《英雄谱》专讲青皮的江湖轶事,里面也的确有些人物可叹可咏。明清时天津出的文化人也多写一些传奇,最有名的莫过于清末天津教案。可能大家都看过天津人艺排演的著名话剧《火烧望海楼》,讲的就是这段故事。其实它还没有讲完,天津人烧了教堂,杀了19个洋人后,英法严正交涉,地方官无法查拿凶手,只得请出当地的青皮领袖,找了19个兄弟出来顶罪,为国家和皇帝献脑袋。出法场那天全城送行,万人空巷,这十九人没有做出后来共产党员的悲壮模样,却勾脸上装,打扮成梁山好汉,谈笑风生,大唱着天津快板儿上路;一路上路祭无数,鞭炮轰鸣,一十九口上等棺木紧随其后,人人赞颂他们是为国家为皇上的英雄豪杰,由此可见天津民风之一斑。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还有就是那些百听不厌的争码头,打群架的故事。天津民风剽悍我看多来源于这些从小的耳濡目染。我上中学时就亲眼看到过有外校来的小混星子为了在我们学校站点儿,捂着头让我们学校的混混儿打,一声也不吭,直打了有快十分钟(我猜的,当时没表),浑然无事的抬起头问:“你们是娘们儿吗,怎麽不使劲儿啊?”可他的血还在顺着手指流呢。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青皮作风简直渗透到了天津人的骨子里,吃软不吃硬,标榜义气,媚俗不媚上等等。狡猾刁蛮几乎是每个外地人给天津人的内心评语,不过天津人的热情豪爽,幽默风趣也算是当年的青皮留给我们的遗产。



网站首页 | 论坛规则 | 董事会章程 | 法庭规则 | 接受捐款 | 版主信箱
Copyright © 2004-2010, HJclub,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