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晚,名为“七夕”,相传,牛郎、织女一年一度 相会于是夕。七夕的故事,是中国流传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 七夕的故事从简单到复杂,由粗略到细腻,经由无数人们创作、 加工,最终成为中国口头文学的经典。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牵牛星和织女星,分隔在银河的东西两边。编成于春秋时代的 《诗经》,已经提到了“跂彼织女”、“皖彼牵牛”( 小雅? 大东);东汉无名氏所作的《迢迢牵牛星》里,牵牛、织女已 经成了两个人物,这首诗奠定了七夕故事的悲剧格调(《古诗 十九首》):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著名诗人曹植在《九咏》中告诉人们:“牵牛为夫,织女为妇。 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从东汉应 劭先生所写的《风俗通》来看,其时人们已经解决了牛郎、织 女为银河所阻隔的困苦:“乌雀于天河上为之搭桥”。——只 不知后来在天河上搭桥,怎么只剩下了喜鹊,莫不是嫌乌鸦长 得难看、有碍观瞻?到了南朝梁代宗懔所撰的《荆楚岁时记》 里,七夕的故事基本定型。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我想,七夕的故事产生于仰面苍穹、遥望繁星的遐想;产生于 人们自身内心感情的畅意抒发;它可能从生离死别中得到启示, 它可能在爱侣的盟誓里得到升华。不同的人们,在银河、牛郎、 织女的大框架之下,倾注了各自丰富的想象,使得凄美、浪漫 的故事越发的动人与完善。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七夕”故事中凄美、感人的主要成分,便是爱侣的被迫分离。 如痴如醉的恋人,一旦分离,必定是失魂落魄、不知所措。其 实,分离后的入骨相思,与相聚时的你贪我爱,正是纯真无瑕 的爱情生活的两面。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元代的散曲大家,维吾尔族人贯云石,在他的不朽之作《红绣 鞋》中,大泼墨似地描绘了这种的热恋中的难分难舍。如果不 是深谙爱情的个中三味,断难写下这等动人心魄的诗篇: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 偎着抱着月枕霜歌; 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 四更过,情未足, 情未足,夜如梭。 天那,再闰一更妨什么?!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狂风暴雨之后,晴空分外宁静、悠远;猛然间分离的热恋中人, 只觉得度日如年与百般的无奈。贯云石先生在《寿阳曲》里所 描绘的悠悠相思,实是堪称别具一格: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新秋至,人乍别, 顺长江水流残月。 悠悠画船东去也, 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篇末“这思量起头儿一夜”一句,点出了那滔滔不绝的离愁, 才刚刚起首;缠绵悱恻的相思,尚不知如何排遣。这等地着意, 这等地落墨,着实令人回味再三。——读到此处,不仅为牛郎 和织女担忧,过了七夕,这终日承受悲凉孤寂和无限相思的日 子,怎生打发?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虽则,贯云石先生的这两首曲子,无愧为元散曲中的传世珍品, 但是,这两首曲子写的毕竟不是《七夕》。讴歌七夕的诗、词 中,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无疑是影响最为广大的作品 之一。秦少游的警句“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不仅广泛流传于中国,也广泛流传于世界汉语文化圈。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秦少游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是诗词作品中的罕见神品; 是七夕为题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在中国,可谓“谁人不知, 哪个不晓”,在世界汉语文化圈里,也为人们所喜爱、所熟 知、所传诵: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一反往常七夕作品中一味营造凄苦、无奈的悲哀气氛,秦观 立意于写情,——抒写天长地久的男女之情。立于超拔常人 的立意谋篇的极高处,落笔若有神助。“金凤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至今读来,犹觉如来自天外;“两情 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等感人肺腑的警句,怕 当真是空前绝后的了。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向往持久的爱情,大概是人们的天性。“生同罗帐死同坟”, 是人们希望对爱情永恒占有的一种表达方式。无论是“听着 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还是“再闰一更妨什么”,都是 对永恒的爱情无限地向往和直接地呼唤;“两情若在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是这种永恒占有欲的诗化表达。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三袁的老大)袁宗道说过:“有一派学 问,则酿出一种意见,有一种意见,则创出一种言语;无意 见则虚浮,虚浮则雷同矣”。(《论文》)我以为,不管是 秦少游,还是贯云石,他们必定饱阅了人世间的离异和欢聚, 必定是久经风霜的多情才子,否则,那得有这等留与后人的 辉煌诗篇。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朝朝暮暮”相处的夫妇,被后世毛糙的人们视为庸俗生活 的特征,恐怕是秦少游始料所不及的。婚姻未必就是爱情的 坟墓,结成夫妇的人们,并不都生活在没有爱情的地狱里。 朝朝暮暮相处的白首老人,未必没有过动人心魄的热恋,正 如而今安息在墓地里的枯骨,未必没有过灿烂夺目的青春。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当人们将血脉贲张的初恋狂热,经由朝朝暮暮的平凡生活, 在更为广泛领域里冶炼成默契和志同道合;当爱侣成为构成 生活方式特征的主要部分,这种 “朝朝暮暮”的夫妻生活, 才真正升华为爱情生活光彩夺目的“地久天长”。这种生活, 如同秋菊,宁静中散发着清淡的芬芳。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七夕的故事,给人富有哲理的启示:对永恒的爱情的向往, 出自对离异的无奈,离异是世代人们追求永恒的最大动力。 七夕故事的哲理,留给后人无数的灵感,无论是在离异中觅 得,还是在寻找永恒里受到启示。明代著名才女黄娥,就留 有作品,描述恩爱及其变质: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俺也曾娇滴滴徘徊在兰麝房, 俺也曾香馥馥绸缪在鲛销帐; 俺也曾颤巍巍擎他在手掌儿中, 俺也曾意悬悬搁他在心窝儿上。 谁承望, 忽刺刺金弹打鸳鸯, 支愣愣瑶琴别凤凰, 我这里冷清清独守莺花寨, 他那里笑吟吟相和鱼水乡。 难当, 小贱才假莺莺的娇模样; 休忙, 老虔婆恶狠狠做一场。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七夕的故事,与《山海经》里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一样,都是中国那方莽莽大原野上,那些大地的赤子们对大 自然现象的观察、理解和描述,无疑,其中倾注了人们自己 细腻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