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作者 毛翰,民国首脑们的诗,《书屋》 (博讯2006年6月27日)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蒋介石习武出身,舞文弄墨非其所长,平生诗作不过十余首,艺术品位亦不算高。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09年,蒋介石就读于日本士官预备学校时,做诗一首:
《述志》
腾腾杀气满全球,
力不如人万事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
东来志岂在封侯!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此诗可谓蒋氏代表作,其平生之志趣、抱负、性格乃至命运,都可以从中窥见。爱国是无疑的,以光复神州为职责并非大话。个人抱负也不必讳言,其志岂在封侯,其志又岂止在封侯!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若以诗质论,则粗豪无文,正是赳赳武夫本色。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26年北伐时期,《江西日报》创刊。应江西省主席李烈钧之请,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作诗道贺。诗题
《贺〈江西日报〉诞生》:
呀!好革命的怒潮啊!
呀!这掀天倒海的潮流,
竟已仗着自然的力,
挟着它从珠江来到长江了。
潮流是什么,是什么?
不是绿的水,是红的血和黑的墨。
今天我们的血已染红庐山的面,鄱阳湖的口。
这黑的墨,正拌着那红的血,
向着长江的水流去。
这新诞生的《江西日报》,
就是挟着这墨的力和着那血的力,
一直冲向黄河流域去。
呀!好革命的怒潮啊!
呀!好革命的势力!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搞政治,单凭“红的血”是不够的,还要靠“黑的墨”,所谓枪杆子、笔杆子,……,故以总司令之尊为一张报纸的诞生摇旗呐喊是不足为奇的。有趣的是,这样一首白话诗、自由诗,也就是所谓新诗,竟会出自蒋介石的手笔!因为在人们惯常的印象中,蒋似乎一直是守旧的,代表着文化保守主义。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35年7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一路部署围追堵截的蒋介石忙里偷闲,于27日登峨眉山,作《游峨眉口占》二首: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朝霞映旭日,
梵贝伴清风。
雪山千古冷,
独照峨眉峰。”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当年袁世凯意欲称帝,其次子袁克文呈上一诗云:“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此时的蒋介石到达群山最高峰,感到的却是“旭日”“独照”的惬意,正所谓“小子何幸,独蒙神爱”。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45年10月9日,即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一个国庆前夕、国共和谈之“双十协定”签署前夕,蒋介石于重庆作《大中华歌》: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战胜强权,复兴中华。协和万邦,威振迩遐。
完成国民革命,建立平等自由大中华。
民族解放,民权吐葩。民生乐利,自由开花。
实现三民主义,建立富强康乐大中华。
五权并立,五族一家。民国万岁,宪政孔嘉。
厉行五权宪法,建立统一独立大中华。”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是为歌词,一咏三叹,尽述其建国理想。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然而,歌犹未竟,战端重开,四年以后,国民党政权即败走台湾。1949年10月31日蒋介石在台北作《六三自箴》: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虚度六三,受耻招败,毋恼毋怒,莫矜莫慢。
不愧不怍,自足自反,小子何幸,独蒙神爱。
惟危惟艰,自警自觉,复兴中华,再造民国。”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1953年10月31日,宋美龄以画为蒋祝寿,蒋介石作诗《为夫人题画》: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风雨重阳后,
同舟共济时。
青松开霁色,
龙马动云旗。”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后来的岁月里,蒋宋间仍不时有诗画合作,如题竹诗句: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雪筠彰清节,
耸翠傲岁寒。”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题荷花诗句: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风清时觉香来远,
坐对浑忘暑气侵。”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人生渐入晚境,诗亦渐近闲适安恬之风了。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
据说,蒋介石还有若干旧体诗词,作于阳明山别墅,因多抒写晚年颓唐心绪,不肯示人。 (海纳百川 www.hjclub.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