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西山草包堂第四讲:古人的“学问”是嘛玩意儿?(完)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西山草包堂第四讲:古人的“学问”是嘛玩意儿?(完)
芦笛
由以上分析可知,毛共党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盛行于一时,是因为它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中国国情,而这所谓“国情”,就是孔教(特别是后来的程朱理学)为国民铸就的传统思维定式。
我已在《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张春桥同志永垂不朽》一文中阐述过毛教与孔教特别是理学的传承关系,指出了毛和孔、程、朱的治国思路的惊人雷同。孔教的政治学“思想”要点可以总结如下:
1、宏观的理想国的建立是通过微观的个人道德修养完善来取得的,这就是著名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公式。
2、因此,圣贤之道其实就是“君子制造学”。用圣贤教导为草民洗脑,把他们改造为忠臣孝子贞女,乃是最大的政治,是国君以及各级领导(包括家庭领导)的最高职责。而自觉进行这种洗脑活动则是每个国民的首要义务。
3、道德水平是衡量一切的唯一价值标准,道德就是文明的唯一内容,就是学习的全部内容。在宏观上,国家的先进程度与物质水平无关,而是取决于各级领导和百姓(君臣父子夫妻)的思想改造程度。如果大家都改造好了,则天下有道。如果人欲横流,道德崩溃,哪怕物质生活再好,也是天下无道。在微观上,一个人的价值只能用道德修养水平来衡量,与其世俗成就诸如财富、权势、地位、名声、能力、业绩等无关。学习的目的不是求知(探索客观世界),而是“致良知”(提高主观道德觉悟)。只要他(她)将自己改造成了忠臣孝子贞女,哪怕是对社会毫无贡献的白痴也是全社会的学习榜样。
4、个人道德修养的完善是通过“去人欲,存天理”的主动思想斗争实现的,这是因为人欲与“天理”不两立,是万恶之源。这教条未见于原始儒家,是宋儒在佛教启示下作出的发明。用朱熹的话来说就是:“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日日克之,不以为难,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而仁不可胜用矣。”这思想改造任务必须天天进行,时时刻刻战胜私心杂念,直到“私欲净尽,天理流行”。
老帮菜们应该一眼就能看出,这完全是毛的治国方针,只需把“圣人”置换为“伟大领袖”,把“君子”置换为“无产阶级”,把“去人欲,存天理”置换为“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灭资兴无”、“大公无私”,把“忠臣孝子贞女”置换为“无产阶级忠诚战士”即可。
这就是30多年前小芦的发现。那阵子“芦文元同志” 辅导车间工人弟兄学马列,厌烦之极,便不时弄点笑话出来偷偷娱乐自己,反正全TMD一群胸无点墨的大老粗,“春秋笔法”使得再明显也无人察觉,此所谓“独乐乐”。记得一次为工人讲解“斗私批修”,我不用讲稿,洋洋洒洒即席发表演说,让几个小女工无限倾慕地直勾勾地盯着我这无所不知的大才子,可惜我的脸只能绷得紧紧的:
“为什么要斗私?私就是私心杂念,就是人欲。只要这家伙存在,就要排斥天理,让大家只想发财,必然要走上资本主义邪路,那就是变修。走资本主义道路天理难容,发财也是天理难容,所以大家万万不能想那些事,必须安贫乐道。越穷越光荣,越有希望把自己改造成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什么?不就是没有财产的穷人么?光荣的穷人不当,想去当可耻的地主老财资本家,这还有天理么?
但光物质上穷也不行,思想上也要穷,什么精神财产都没有,这才能把自己真正改造为思想上的无产阶级,不然就有变成精神贵族、精神地主、精神资本家的危险。精神财产是什么?就是杂念。什么是杂念?那就是路线觉悟之外的想法。我们的脑子里只能有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这唯一的心事,除此之外什么念头都不能有。做到了这一点,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也就成了思想上的无产阶级。
所以,能不能当无产阶级,完全是我们主观努力的结果,不是社会生产决定的。千万不要以为物质供应改善了就是好事,那是‘卫星上天,红旗落地’,是万恶的‘唯生产力论’,也就是变修。为什么呢?因为社会进步和物质生产水平成反比,越富就越刺激人欲横流,也就越容易变修,越穷人就越朴实,也就越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能实现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必须树立追求贫穷、安于贫穷的远大革命理想,还要时时刻刻牢记,世界上还有2/3的穷人没解放,咱们必须努力抓革命促生产,解放全人类,让全世界人民都能过上每月10斤包米面、半斤猪肉、二两菜油的好日子……”
如今回首往事,我仍然觉得那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精辟阐述。它的基本特点就是完全颠倒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把“共产主义”、“无产阶级”这些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客观存在,变成了一种不仅可以、而且应该通过主观努力去实现的道德境界,完全是宋儒唯心主义那一套。在毛泽东,“共产主义”不过是古已有之的“大同世界”,而“无产阶级”也就是古已有之的“圣贤”。因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山沟里出来的痞子也能改造为无产阶级,哪怕是景颇山上的原始部落里走出来的村干部也能当“先锋队”。
这就是毛思想那“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和孔教一样,乃是“唯道德论”,而这道德既必须通过外界强力灌输,又有赖于个人的主动改造。正是这一特点赋予了毛共中国和苏联的区别──老大哥虽然也搞洗脑,但不强调个人思想改造,遑论什么“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当然我也多次指出过,毛思想和孔教虽然思路雷同,同为“唯道德论”,但善恶迥异。毛的道德核心内涵是邪恶的仇恨,而孔教则是仁爱。
正因为此,两者的社会后果也不相同,孔教的副作用无非是冻结社会生产力发展,驱使读书人的注意力转为内向,妨碍了他们去探索客观未知世界,获得真正的知识,阻碍了科学的诞生,但它并不直接破坏社会,而且在制造出大量“内多欲而外施仁义”的伪君子(特别是宋明理学昌行之后)的同时,也确实制造出了一大批真正的仁人志士和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们。而毛教的邪恶教义则在全民心中播下仇恨的火种,彻底持久地撕裂了族群,摧毁了社会的文明基础,为未来必将到来的灾难埋下了定时炸弹。
明乎此,则不难看出“民主理论家”们为何会变为摩登理学家:他们的思维定式和毛泽东如出一辙,同是“唯道德论”的信奉者,当然要把民主社会看成是一种理想道德境界,把杰佛逊、林肯看成圣贤。
这就是为何胡平先生要出来充当摩登道德教官,痛斥“犬儒”,开展“新生活运动”,强力推销他心目中的正确生活方式──这完全是古老的传统使然,从传统君王到蒋介石,从毛泽东到江泽民直到胡平,这其间贯串着一条触目的红线:既是“民之主”,当然也就有责任也有权利充当“民之师”。根据老祖宗的规矩,国君必须是全民的道德导师,为他们制定并指出标准生活方式,提供思想改造指南。
总而言之,在传统中国人看来,政治即道德,道德即政治,而最重要的施政就是为百姓洗脑。所以,政客必须同时是政治教员(=道德教员)。这就是胡平先生为何在大家好不容易才逃脱了国内政治课的酷刑后,还死也不肯扔下练得精熟的童子功,在网上逮到谁就是谁,见缝插针地为大家开政治课。
这也是东海先生何以热衷在网上开“学习圣教讲用会”。
上面已经说过:传统学问是中国式的“致良知”,亦即提高主观道德觉悟,并不是西方式的“求知”,亦即探索客观世界。同样是一个“知”字,东西方的内涵完全不同。这就是中国人的“学问”为何不是西方人的knowledge。两者之间其实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这道理庄子早在“抱瓮老人”的寓言里阐发过了: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专注于探索客观世界的奥秘,自然也就没有功夫和精力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了。所以似乎可以说,越是“良知”发达的同志,也就越无知。
而这恰好是孔教得以在中国成功的秘诀所在。老子早说过了:“民之难治,以其智(知)多”。聪明多知的百姓不但无助于维护统治秩序,反而适足以动摇之。统治者需要的是绝对服从上级的百姓,这就是孔教最大的“良知”。孔子对此毫不含糊,直接就说:“小人(这儿指孟子说的“细民”)学道而易使”。
那么,怎么才能让细民“致良知”呢?那就是由学习圣教的积极分子用圣人语录召开“讲用会”,教大家怎么理解圣人那些含糊不清的话语。所谓“经学家”如二程兄弟、朱熹等人就是这种学习标兵。上文已经演示过他们的讲用稿,那就是这些积极分子不得了、了不得的“学问”。这些人如同后世的政治课教员一般,什么真正的本事都没有,只能寄生在圣贤语录上,乃是靠太阳发光的卫星。
过来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毛共搞的完全也就是同一套。孔丘的口号是“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就是“教育为君王统治服务”,毛泽东的口号则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孔子的语录是编辑得混乱不堪的《论语》和散见于其他典籍的零言碎语,毛的语录则是使用西方逻辑分类法编篡出来的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深度”的“小红书”。孔教的学习标兵是程朱等人,毛教的学习标兵是自林彪直到地方各级单位的积极分子。孔教标兵们的学习心得体会收在《四书集注》中,而毛教标兵们的学习心得则发表在“两报一刊”直到各种各样的小册子中──我至今还记得光为解释毛在《为人民服务》中用到的“完全”、“彻底”两个词,毛朝大儒们就写出了无数篇长文。
而这就是东海先生在网上找到的栖身处。记得当初他剽窃李隆基歌颂孔子的诗,改为“老枭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告诉大家他是当代圣人,其实也不过就是当学圣教标兵,给大家开讲用会,讲述孔子赞扬颜渊“不迁怒,不贰过”是什么意思。
尽管那些馊馍早就让程朱等老一代积极分子嚼进去又吐出来、吐出来又嚼进去凡几万遍,他仍然有着无穷用武之地──可以翻译成白话阿。对大多数现代国人而言,古文如同外文一般艰深,却又于谋生毫无用处,所以谁也不懂。人弃我取,当然不失为无知之辈冒充博学而impress people around的巧招。
更何况君不见连什么胸无点墨的春秋战国、昭昭若昏都敢在网上卖弄“老子的道” 、“苗族女人”之类,何况是21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尚动得,枭爷动不得?公平地说,他和胡平同志也没有太大区别,无非是后者毕竟没有他那么无知,知道冰炭不可同炉,不敢闹出“孔教民主理论”的超级笑话来罢了。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在政治论坛里宣扬孔子政治理论的逆流是怎么回事了吧?借用毛时代辱骂教授们的话来说,那就是“政治上反动,业务上草包”。
不过,如果我这篇长文只是为了铲除垃圾,那就未免太大材小用,明珠暗投了。我的目的还是想唤起大家注意传统的强有力作用,在设计未来的民主社会时,将这传统因素考虑进去,以便化腐朽为神奇。在此总结一下我的主要想法。
1、从纯学术的角度来看,儒教教义只是一堆旨在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伦理教条,没有什么知识可言。
2、儒教的中心政治思想是忠君,在现代已经彻底过时,必须扬弃。但儒家作为微观伦理学仍然有存在价值。不过,按现代文明规矩,谁也没有权利强迫公众接受自己的伦理信念。建议爱好者们效法基督徒,自己开个网站去讨论,以免僭冒“民主民师”之嫌。
3、儒教最大特点是将政治视为道德,将道德视为政治,将宏观的治国归结于微观的个人道德完善,将为子民洗脑、以官定意识形态统一人民思想视为统治者的首要责任。这个传统甚至连彻底反文明的毛共都继承下来了,说明它实在是威力无穷。这就是最大的国情,建设未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时决不能忽略这强大传统,否则新制度一定没有生命力,国府宪政远没有毛共暴政对人民有感召力就是这个原因。但这一套和西方民主实践实在是南辕北辙,我本人根本想不出如何才能化腐朽为神奇,设计出一种既充分尊重了该传统,又充分体现出现代民主精神的政治制度来。
4、儒教本身没有什么学术价值,但这并不等于它作为原始材料没有研究价值。这道理毫不难懂:古墓古尸本身谈不上什么学术水平,那死人完全可以是文盲(就算是学者也makes no difference),但作为研究对象却起码能为民俗学者提供无数高水平论文,随之出土的文物的研究价值就更不用说了。
从思想史来看,如同极为粗糙的本文演示的那样,研究儒家经典可以阐明从传统社会到国府社会,从毛共社会到现代中共社会的朝野思想流变传承关系;从语言学来看,它是古汉语学家极佳的研究对象;从考古学来看,它是文献考证必需的研究材料。在这方面,钱穆大师就作出过辉煌表率。我记得他曾经考证出《尚书·尧典》是伪托:尽管《尧典》中提到的星辰位置和天文学家提供的5千年前的星图大致相符,但它叙述的官制远比殷商的繁复,所以钱先生据此便否定了《尧典》的真实性。他这里用的其实只是文献考证,什么文物都没用上。可见光是比较文献就能作出重大发现来,有“做学问”的广阔天地。
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本身不是学问的东西,可以变成“做学问”的对象和工具。不过那是专业人士们的事,轮不到三家村冬烘们来网上卖弄。如果有谁竟然以为“开讲用会”就是“做学问”,那么我只能认为他毫无办法,全靠伟大的安拉拯救了。
【全文完】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孔教虽然特别强调道德,但在孔教为国教的年代里, -- snowman - (493 Byte) 2006-9-06 周三, 下午10:49 (205 reads)
- “中国人的“学问”与西方人的knowledge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验算? -- 汉城王 - (0 Byte) 2006-9-06 周三, 下午2:26 (182 reads)
- 工夫,更准些吧。 -- 汉城王 - (0 Byte) 2006-9-06 周三, 下午2:30 (177 reads)
- 再比如,日本人似乎把"去人欲,存天理"置换成“去人欲,誓强国”,百年来坚持 -- fatfatbear - (274 Byte) 2006-9-05 周二, 上午11:37 (214 reads)
- 可能还是要多分析日韩台新等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吧。这些地方似乎没有出过象 -- fatfatbear - (277 Byte) 2006-9-05 周二, 上午10:54 (244 reads)
- 芦老似没有分清"孔子之儒"与"后世之儒"的区别,所以不得 -- 武士青铜 - (378 Byte) 2006-9-05 周二, 上午10:09 (233 reads)
- 不大信那环境下小卢有这火候,除非有师长诱导,有吗? -- 沙人 - (0 Byte) 2006-9-05 周二, 上午3:34 (198 reads)
- 那几个无限倾慕直勾勾地盯着老芦的小女工,最终是否表达过爱慕?可以披露吗? -- 朋友 - (0 Byte) 2006-9-05 周二, 上午2:53 (217 reads)
- 闲代人D“大学问”揪师借个玩意儿:化腐朽为神奇,设计出一种既充分尊重了该传统,又 -- 邢国鑫 - (662 Byte) 2006-9-05 周二, 上午1:44 (225 reads)
- 芦老这几点批评,好像用到哪个国家都成立 -- 随便 - (639 Byte) 2006-9-05 周二, 上午1:36 (362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