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瓷公鸡、铁仙鹤,不锈钢耗子琉璃猫 |
 |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
|
|
作者: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瓷公鸡、铁仙鹤,不锈钢耗子琉璃猫
马悲鸣
去年底张贴了最后一篇文章的当即就赶赴飞机场回国去了也。今天回来一看,满网都是不锈钢制品。要是漏勺之类的厨具倒也罢了,居然连茉莉花也有不锈钢制的。
这好一朵茉莉花本来是谁也香不过它的,一用不锈钢制作,坚固倒是坚固了,和绽开的达姆弹头似的,可这么一来,色、香、味就尽去矣了。
至于一毛不拔的不锈钢老鼠被捕一事,在尊重法律的前提下,只能要求法院公开、公平、公正的裁决,不可以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要求无条件释放。
我对签名之举的看法以前说过了,现重贴如下∶
~~~~~~~~~~~~~~~~~~~~~~~~
闲话签名
·马悲鸣·
说到签名之举,得算八七年初,为胡耀邦下台事,海外留学生所首创。那一千名自愿把名单公布在传媒上的签名者才真具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他们的义举也颇有震撼力,据说胡耀邦知之甚为感动。后来的人看到那一千人没让螃蟹毒死,才都一窝蜂似地抢赴荣国府的螃蟹宴。八九年时,以签名为形式者不知凡几。“六·四”之后,海外各种集会,到处的签名都签滥了,连个事后的统计都没做,很难说有什么意义。
八九年最初写公开信征集签名时,任畹町曾要求签名而遭拒绝。主事者认为任畹町的名气不够,因为他们相信,“这次让谁签名,就是让谁出名”。结果却是那三十三个签名者无一落网,反倒是任畹町在大狱里蹲了好多年,而且传媒也不大注意他。
八九年那次上书曾邀得冰心女士的签名,但随后有关方面通知了她主事者的背景。她老人家又赶快申辩,大杀风景。另外还有其他几个知识界名流也被通知到。结果也弄得人家不知所措,很是尴尬。这颇有点水泊梁山逼降卢俊义的味道了。
九五年初,国内发生了科学史家许良英邀中国的“原子弹之父”王淦昌在公开信上签名之举是否涉嫌“愚弄”的事件。两人一辈子几十年的师生关系搞得很僵,还牵扯进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据事后许良英自己发表出来的文字看,他那次邀请乃师王淦昌签名就有点强求。王淦昌被追问不过,口头含糊其词的答应一声,其实连看都不肯看那份被要求签名的信件内容。这些许良英都是当面眼瞧著的。如此勉强出来的签名,还有什么意思?徒然弄得师生反目,大家面皮上都不好看。
民运不是占山为王的强人。当然也没人吃得了上山拉杆子的苦。固最好还是忌用这类手段为妙。如果再想邀请签名的话,不能一个电话打过去,当场逼人家表态;而应通过邮局把征集签名的文件连同邀请信正式寄出。在不影响对方情绪的状况下,给人家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充份考虑,以便人家能够独立决定是否参与其事。而且签名最好是得到真正本人的手书才能算数。
规定时效一过,即使对方没有明确拒绝也应视做已经拒绝来对待:既不能冒充人家的假签名,也不能侵犯人家的隐私权而将此事和此人名讳公诸于世。不管什么样的请愿,参加是义务,不参加本份。不能因为对方不买自己的账,就尽其羞辱之能事。做人做事还是有点成年人的教养为妙。
最近,据九六年十一月十五日的《华夏文摘》报导:“本刊得悉,‘六·四’后逃离中国的学生运动参加者良莠不齐。参加者之一辛苦近日在公众网络上发表一封由多位著名流亡海外的持不同政见人士签署的公开信,抗议中共当局对王丹的政治迫害。但CND-US了解到,至少一位被列为签名者事先并不知道该信,尽管她支持该信的内容,但她对辛苦盗用她的名字表示强烈抗议。”
查这位被盗名者是王超华。王怒指辛苦这种肆无忌惮地剥夺他人权利的行为与国内侵犯人权无异。辛苦却以“当我们讨论有关我们的权利时,我们还应当记住我们的责任(When we talk about our RIGHTS, we should also remember our responsibilities)”来推卸自己擅自侵夺他人权利的责任。这是又一次以“价值取向优先”而行非法。他们所谓“自由民主”的“大方向正确”竟然是建立在侵夺别人权利的基础之上。
当年共产党就是这样把自己的是非标准强加于人,来剥夺人权的。诸如:“当我们讨论有关我们的吃饭权时,我们还应当记住我们的责任: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吃不上饭。我们有责任解放他们。”就是在这种逻辑之下,至少两千万人被活活饿死。辛苦先生的逻辑和共产党的逻辑何其相似乃尔?无它,以辛苦为代表的这些人所遵从的正是共产党的逻辑。
盗名公开信于九六年十一月八日在电脑网路上贴出。王超华的抗议信于十一月九日在e-mail发出。辛苦于十一月十日向王超华保证把她的名字取下来。可是冒充王超华假签名的公开信不但在《世界日报》上刊登出来,而且迟至十一月二十日又在《北京之春》上再度刊出。更有甚者,他们竟将王超华的名字排列在第一位,使传播媒介按以第一签名者的名字命名的惯例,将此信简称为《王超华公开信》。这有点栽赃陷害的味道了。
国内有民谣“称颂”共产党的用人政策:“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从八九年任畹町要求签名遭拒和这次冒充王超华假签名两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八九民运的领导者们是:“让你签,你就签,不签也得签。不让你签,你就别签,签也不让你签。”
民运如果还想有所举动,尽干这种侵夺人权,冒犯他人名义的事怎么能行?
作者: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