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从对真假诈骗案的处理看超脱立场的重要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从对真假诈骗案的处理看超脱立场的重要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从对真假诈骗案的处理看超脱立场的重要 (404 reads)      时间: 2002-12-04 周三, 下午11:18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从对真假诈骗案的处理看超脱立场的重要



芦笛





“互搏案”之发,始于孔捷生,他不但只因为不同观点的文稿从同一地址发出这一线索,未经任何调查,即以“文品”为由永久取消了老马在<民主中国>的发表权,连让马改恶从善的出路都没留下一条。而且,奇怪的是,连孔的回信内容都会被非编辑部成员郑义得知并引用。有趣的是,这位被老郑誉为“细心”的打假英雄,却曾不遗余力地为某个大骗子抬轿,弄得后来狼狈不堪。



艾蓓出来冒充人民的好总理的好私生女时,老孔在香港<争鸣>杂志上一篇又一篇地写文章为她造势。那口气之肯定,之斩钉截铁,之咄咄逼人,让人不能不相信他手里一定捏着钢鞭材料,例如DNA 检验报告之类。不料中新社文章出来后,众人盼着艾女士大变活人,抛出打神鞭来,那心情比前两天等老马的后着更急切万倍。老孔也在楼下团团转圈,不料最后的结果和老马一样,翻出口袋底来,nothing, absolutely nothing。 看了老孔那无可奈何的报道,连我都觉得为他难受:把一世英名押在个三等骗子上,苦啊!



我当时就想,既然从未看过证据,老孔那铁嘴钢牙是哪儿来的?怎么就不会问自己一声是人在这种场合都会问的问题:What if it's not true?她说是就是么?证据在哪儿?



“冒充总理私生案”和“左右互搏案”都是老孔经历过的,对前者,他毫无保留地相信艾的诚实,对后者,他毫无保留地相信马的欺诈。这种态度差别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不用本人的政治倾向来解释,难道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在前者,巴不得党国要人丑闻爆出来的越多越好的情绪毒化了他最起码的判断力,让他犯下了一个作家决不该犯的失误;而在后者,老马的那些难听话积累下来的反感,导致他在不作深入调查、不听对方辩解就武断对方的“文品”并剥夺其在该刊的出版权。



我上次说“互搏案的产生和迟迟无法解决是亲民运中国文化圈的耻辱”,这话被许多人歪曲为我对民运的仇视。其实,我想说的不过是,痛恨共党没错,但不该为此丧失超脱的道义立场。在判断他人的社会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公德时,要尽可能地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私人恩怨中超脱出来,否则就毫无客观判断力可言。所以,互搏案这冤案之所以产生并得到蓄意维持,不是说它像中共蓄意制造冤案那样,由某民运组织蓄意制造出来,而是说它的出现和亲民运人士中盛行的“仇共正义感”导致的丧失客观立场分不开。到现在案情基本水落石出后,还有这么多民主斗士苦心孤诣地维护这冤案,我看也还是那个普遍的“仇共正义感”使然。“民主迫害”不是共党那种有组织的犯罪活动,却完全是革命群众的自发行为,而这就是让人最觉得绝望之处。



如果我们不彻底和这种党文化传统决裂,则未来中国除了专制暴政,便只会有暴民“民主政治”,正如这中文网天天生动展现的那样。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319552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