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提上来:致“虹”网友--请教几个问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提上来:致“虹”网友--请教几个问题。   
所跟贴 胡钧:“挑战”劳动价值论的新课题 (一) -- 须弥山主 - (3060 Byte) 2002-11-04 周一, 上午11:30 (121 reads)
须弥山主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5
文章: 1865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胡钧:“挑战”劳动价值论的新课题 (二) (114 reads)      时间: 2002-11-04 周一, 上午11:33

作者:须弥山主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挑战”劳动价值论的新课题



胡 钧



   “‘资本家’也很可能既是管理者又是工人,例如在某些行业只要一台或

数台电脑就可操纵机器人的劳动,如果企业主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他完全可以不



聘请任何工人。周先生不会说只有机器人劳动而资本家(电脑操纵者)没有劳

动吧,那时工作间里‘纯粹’的工人可能只能一个——打扫卫生的老人,总不



能说该企业创造的‘剩余价值’都是这位扫地的老人创造的吧,不能说资本家

剥削了这个老工人的劳动吧。退一步说如果科学技术专家设计制造出了自动



化水平极高的机器,例如高自动化数控机床,只需一两个工人在操作间工作,

而工人并不需要知道数控机床有工作原理,也不需要专门的技能,他只要



死记硬背的记住按几个按钮就能使车间生产出高质量的零件,难道我们能说

因此而生产创造出的全部的‘剩余价值’都是该工人创造的吗?如果某个工人



得到这份清闲的工作后就大言不惭的说‘是我一个人工人创造了全部剩余价

值,我一个人养活了你们资本家’,聪明如马克思、恩格斯也会在坟墓里发笑



。”



  这段论述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新技术是否创造价值?一个是如

果不承认新技术能创造新价值,那么由于采用新技术、只依靠机器人、电



子计算机等进行生产的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甚至超额利润是哪里来的?使用机

器人的企业主赚取的利润是不是不再是对雇佣劳动剥削的结果?如果说还



是剥削,他剥削了谁?



  一



  先谈第一个问题即新技术包括像机器人这种高度自动化的技术是否能创造新价

值?技术属于劳动过程的劳动资料要素,新技术主要体现在先进的机



械设备等固定资本上。



  劳动过程是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过程,没有生产资料,特别是劳动资料,就不

会有劳动过程。生产资料在物质财富生产上起着巨大作用,这一点



必须强调。马克思在批评拉萨尔派的“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观点时

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



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

动力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3卷,第298页



)因此,可以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二者缺一就没有生产过程发生。



  既然劳动只有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时才有生产过程,才能生产出物质财富,当然

也可以说,劳动只有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时才能创造价值,也就是



说,劳动只在创造物质财富、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中才能形成新的价值。



  但是不是由此就可以认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同样地都是在创造新价值,都是新价值

的源泉呢?



  在去年11月14日的《经济日报》上刊载了一位知名的经济工作者撰写的一篇论文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文中这样写道:“在创造价值



的过程中,不仅劳动,而且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劳动、资本或

技术本身都不能单独创造价值,价值创造是离不开各种生产要素的综



合作用的。”很明显,这是认为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是起着同等作用

的,价值创造是各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模糊了不同生产要素在价



值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也就导致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否定,陷入马克思

所批判的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的谬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就是



这样说的:“事实已经证明,所生产出来的价值,都是归因于劳动、资本和自

然力这三者的作用和协力。”(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75页,商务印



书馆)



  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无论怎样重要,新技术的应用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方

面无论起着怎样的决定性作用,都只是就使用价值的生产说的。而就价



值形成过程来说,劳动与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则是根本不同的。各种

物质要素在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只是把它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



例如纺纱过程中棉花的价值转移到棉纱上,棉花经过精纺,其原有价值并不会

增加。棉纱的价值所以比耗费的棉花的价值增加了,只是因为纺纱者的活



劳动的加入。这里的劳动不是指它的具体的有用性质(这种具体劳动只是转移

了原来棉花的旧价值),而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即抽



象劳动。只是在棉纱生产过程中一般劳动力的耗费形成了新的价值。



  生产要素只是转移其原有的价值,只有一般劳动力的耗费形成新的价值,

这种看法不是某些人包括亚当·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等的个人主观猜测、



个人偏好,也不是他们对劳动的道义评价,而只是现实市场交换规律的理论反

映,是市场上交换主体相互竞争的必然结果。因为把价值只看作活劳动的



耗费从而在交换中得到补偿,是各个生产者维持再生产的基本前提。



  当马克思恩格斯还没有彻底摆脱人性论的影响的时候,他们曾批判过亚

当·斯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认为这是对劳动的亵渎。只是当他们深入研



究了其政治经济学理论后,才接受了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认识到李嘉图的劳动价

值理论是科学的,是对现实经济关系的正确的理论反映。



  因此,虽然今天的技术水平对李嘉图、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来说已今非昔比,科

学技术的复杂程度和它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也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但是无论现时的技术已经多么复杂,里面凝结着多么高级和复杂的劳动,它对劳

动生产力的提高又起着怎样的决定性作用,在同样多的时间里创造的



使用价值量多于以前的千万倍,但它们的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根本作用则没有任何

改变,它们仍然是只能把它本身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上,而不



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丝毫的新价值。认为物化劳动能创造价值,只不过是书斋

里的人想象出来的,并没有对复杂的经济现象做出科学的认识,现实



的商品交换关系中没有谁会认可这一点。





     

作者:须弥山主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须弥山主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97828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