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陈丕显回忆录:颠倒是非造出个“陈海瑞下闽西”案件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陈丕显回忆录:颠倒是非造出个“陈海瑞下闽西”案件
所跟贴
陈丕显回忆录:颠倒是非造出个“陈海瑞下闽西”案件
--
六者
- (5488 Byte) 2005-1-11 周二, 下午8:03
(543 reads)
六者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50
经验值: 816
标题:
(续)
(232 reads)
时间:
2005-1-11 周二, 下午8:04
作者:
六者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们一行吃过早饭——稀饭配酸菜,就告别乡亲来到南阳公社,参加了公社召开的烈军属代表和基层干部会议。到会的有一百余人,把公社会议室挤得满满的。
会上,我简略地回忆了当年南阳人民跟着共产党和毛主席、朱总司令闹革命的光荣历史,向家乡人民和军烈属表示慰问,勉励大家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特别是在当前遇到困难的时刻,更要发扬当年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跟着共产党、跟着毛主席,以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互相帮助,发展生产,渡过难关,把家乡建设好。接着我便请大家发言。
我刚刚讲完,军烈属代表刘富玉便抢先发言。她说:“我们公社在‘三面红旗’照耀下,形势一片大好,粮食亩产800斤,跨了《纲要》,群众生活比过去好多了……”她的发言引起许多干部、代表的不满,不少人摇头叹气,有的干脆说:“刘富玉呀,你现在还在为公社吹牛皮,你不觉得脸红吗?”
在众人纷纷指责下,她才不得不结束了那背诵式的发言。事后我才得知,原来她是按公社领导的意图抢先带头发言的,以起示范、导向作用,发言的内容也是公社领导事先授意的。结果却是适得其反,被大家哄了下来。
接着一位叫黄则智的白发老人发言。他毫无顾忌地说:“有人说我们公社的粮食亩产800斤,除非把田里的泥土挖起来凑数!我们的实际产量不过是二三百斤,公社领导不是不知道,为什么还要这样吹牛皮呢?这是因为干部为了争取先进,可以提拔当官。他们昧着良心汇报,却苦了我们老百姓。现在群众吃不饱,不少人筛糠、摘树叶当饭吃。丕显,我们真不明白,人民政府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种田人连饭都吃不饱呀?”
其他代表的发言,也纷纷指责县、社领导“只顾扛红旗,不;顾群众饿肚皮”。
面对于部群众的尖锐批评,在场的县、社干部个个面面相觑、低头不语,十分尴尬。我则心情沉重,十分难过。按理,县、社领导在群众的批评帮助之下,应当感到内疚和觉醒、勇敢地与官僚主义、浮夸作风决裂。可是,他们却无动于衷。
烈军属代表会议之后,公社党委在公社后楼会议室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向我汇报工作情况。
公社党委副书记刘在春仍按前几天县、社两级领导统一的口径向我汇报。当汇报到南阳公社去年粮食跨《纲要》,亩产800斤时,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严肃地说:“老刘呀,你在上海对我说,我们公社粮食亩产800斤,跨了《纲要》,我听了之后就很怀疑,对你说,上海郊区各方面条件比我们公社好,他们都没有那么高的产量,我们公社反而有,你是不是在骗我呀?这几天,群众对你们的批评已经够多、够尖锐了,就差没有指着你的鼻子骂了。可你今天还说亩产800斤、跨《纲要》,到这个时候了还要骗我呀!”“老刘,我问你,南阳公社的群众没饭吃你知不知道?南阳公社究竟饿死多少人,你知不知道?”
刘在春被我问得无言以对,面红耳赤。
接着,我又对他和其他干部说:“你们不知道,那我来告诉你。昨天,许多群众向我反映,射山村已饿死了十多个人,还有其他村子也饿死了一些人,你们说是不是呀?”
刘在春被我追问得低下了头,伏在桌子上大声哭起来,哭得很是伤心。
我心里明白,他不敢说实话,是因为心里有难言的苦衷。当时的风气就是那样,谁说假话、大话,谁就是“革命”,能得到表扬,当上先进;谁说实话、真话,谁就跟不上形势,小则挨批评,重则被打成“右倾”,甚至被开除党籍。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舆论宣传影响和“反右倾、拔白旗”的政治压力下,要说实话、真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看他哭得那么伤心,知道他心里内疚和委屈,就安慰他说:“你不要哭了,错了就错了嘛。这事不能全怪你,有的是上面压下来的。”
接着,公社党委的其他同志都对我说了实话。南阳公社有两本账:一本是实际产量,一本是“争红旗”的假账、浮夸账。正是由于报了假账、搞了浮夸,带来了高指标和高征购,购了群众的过头粮,结果导致群众缺粮、挨饿、饿死人。
5月4日上午,我回到母校——南阳龙田书院,即后来的龙田小学参观。当我们走出校门口,路经洪田村时,只见数十个衣衫褴褛、拖儿带女的群众跪在路旁,大声哭喊着:“陈书记呀,我们没有饭吃,快饿死啦,请求政府救救我们啊!”
见此情状,我慌忙躬身把他们一个个扶起来,心情沉重地对他们说:“你们的困难,政府已经知道了,政府正在想办法帮助大家解决困难,渡过难关。你们要相信党和政府。你们回去把春耕生产搞好,这样才能自救。”
几位老者捧上手中的糠菜,塞给我说:“陈书记,你尝尝我们吃的是什么?”我和秘书、警卫员各自拿了一块,掰了一些吃了,那谷糠和野菜的滋味真是又涩又苦,叫人难以下咽。看着眼前这几位瘦骨嶙峋、面黄肌瘦的老人,我心如刀绞,泪水忍不住又淌了下来。我吩咐秘书把这些糠菜带回上海去,以后一直放在我的办公室里,作为警示。到了南阳公社所在地时,我又拜访了一些过去的亲友、同学,听到的都是一片哀声和叹气,群众给我们尝的、看的也都是糠菜,我又吩咐秘书把群众吃的树叶和野菜多带一些回上海市委康平路办公室去。
说实在的,要不是这次回家乡,亲眼目睹群众生活的悲惨,我是很难想象家乡的群众生活会艰难到如此地步。南阳是闽西闻名的老革命根据地,也是当时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南阳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更是可想而知了。出现如此严峻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政策和干部的思想、作风等人为的因素造成的。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当时我思想斗争也是很激烈的。因为它涉及到一个当时非常敏感的问题,即如何坚持“三面红旗”的问题。1959年,“庐山会议”才刚刚开过,对彭德怀同志的批判还没有结束。如果我再反映这些问题,是否也会被扣上反对“三面红旗”的帽子,被打成“右倾”呢?但是我又想,作为一名党的负责干部,眼看为革命作出过极大贡献的老区人民如此挨饿,甚至饿死,我能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吗?思来想去,我觉得自己应当按党性办事,实事求是地把这些情况向党组织反映,尽快地帮助老区人民解决这燃眉之急,渡过难关。为慎重起见,我得按组织原则办事,采取逐级反映和汇报的办法,以争取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常言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那几位老人凄楚的神情、哀求的眼光,更增添了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如此严重的饥荒,我再不能犹豫了。回到公社后,我立即改变计划,马上离开南阳去上杭县城。公社几位领导一再挽留多住几天,我对他们说:“现在乡亲生活这么困难,我住不下去呀!这个责任,不全在你们,我要去上杭、去龙岩,向县委、地委和省委反映,回上海之后还要向华东局和中央反映,以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尽快采取措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否则会饿死更多人。我们怎么对得住老区人民啊?”
几位公社领导都说,看着群众没饭吃,饿死人,他们心里也难过、也着急,早就想反映,但是又不敢说。
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
离开南阳之后,我又顺路到闻名全国的才溪公社(乡)调查了一番。公社领导大概知道了我批评南阳公社领导的情形,所以比较真实地向我反映了群众生活的困难和饿死人的情况。
到上杭县委时,我把一路上了解的情况向县委作了汇报。县委领导也比较如实地介绍了全县缺粮情况,并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县委领导反映,他们存粮有限,无力解决这么大的困难。我便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地方解决不了,我就向叶飞司令报告,请求省里帮助。”
随即我又赶到龙岩,向龙岩地委作了汇报,龙岩地委也反映了全区的情况,说全区普遍缺粮,上杭、长汀、武平、连城最为严重,饿死不少人了。
于是我便提议把各县县委书记请来,汇总一下情况。
各县委书记来了之后,都谈了情况,统计了缺粮人数,浮肿、生病、饿死人的数字。据当时统计,全区七县,除龙岩、漳平两县情况稍好之外,其他五个县缺粮情况十分严重,全区已饿死8 000人左右。我和大家一起商量,到夏粮登场之前,按“瓜菜代”、“低标准”的要求,以每人每天一斤谷子计算,除地区和各县自筹解决一部分粮食之外,需要请求省里支持1 300万斤原粮(稻谷)。
我用电话把这些情况向叶飞同志作了通报,请求省里对龙岩地区的情况引起重视,并支持龙岩地区l 300万斤稻谷,以解决燃眉之急。福建省委和叶飞同志对我的汇报很重视,立即作了研究,并决定马上拨给龙岩地区l 300万斤稻谷。福建省委还对全省的情况作了解,给全省其他缺粮的地县也拨了粮食,使全省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对福建省委和叶飞同志的重视和支持,龙岩地区的干部群众都十分感激,许多人听到这消息之后,激动得直哭,都说共产党好。有的干部群众还说是我救了他们的命。这话显然是不合适的,但我心里明白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出于对党的深厚感情。当然,我能为老区人民如实反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自己也感到欣慰。半个多月来的沉重心情和思想负担似乎一下子减轻了许多。
到上海之后,我把了解的情况都告诉了柯庆施,并把带回来的群众吃的糠菜和树叶给他看了,同时我还对他说,我要把这些情况书面向中央汇报。柯庆施虽然反应冷淡,但还是说了一些客气话。他对我说,我调查很深入,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对的,福建省委和叶飞同志的态度和做法是好的。他对我要向中央反映情况没有表示不同意见。
不久,我便把调查的情况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面向周总理作了汇报。不久,周总理到上海时当面表扬我做得对,他说,他看了我的报告后,心情很沉重。他对闽西老区人民有深厚感情,说我为闽西人民办了一件好事。他还说:“中央很重视你的报告,已要求各地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搞好生产自救。”
遗憾的是,福建省委拨给龙岩地区粮食后,龙岩地委个别领导同志认为情况没有这么严重,迟迟不肯要这些粮食。实际上是他过去向上面吹了牛,结果露了馅,感到下不了台,不好意思,怕影响今后的前程。到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饿死的人越来越多,群众知道省里已拨了粮食,却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不到,纷纷提意见。这时,他才不得不要了粮食。结果迟了一个多月时间,全区多饿死了几万人!事后,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气愤之极!我们有些干部确实是太不像话了,为了个人的名誉地位,竟然连老百姓的死活都不顾!更使人气愤的是,这位同志对此事至今讳莫如深,竭力否认!
“文革”中,“四人帮”及其爪牙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故意颠倒是非,把我明明做得对、做得好的事说成是以“陈海瑞”自居,是同彭德怀“穿一条裤子”,配合彭德怀“向党猖狂进攻”,是漏网的彭德怀“死党”云云。
可笑的是,他们已定了我的罪,给我罗织了许多罪状,然后再派人到闽西去调查,搜集我的材料。更为恶劣的是,他们为了置我于死地,竟然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地捏造了许多罪名。当时我在村子里遇到了一个地主分子,说了几句家常话,他们便说我是和地主富农分子“勾勾搭搭”,为他们“鸣冤叫屈”,进而又上纲到“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的立场上”。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以王XX为组长的闽西调查组到南阳搜集整我的材料时,遭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对和抵制,他们便恼羞成怒,肆虐迫害他们。
调查组一到南阳公社、官连坑村,就到处涂写、张贴“打倒陈丕显”、“陈丕显是死不改悔的走资派”、“陈丕显是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陈丕显是老反革命、叛徒”等。当地干部、群众就偷偷地把这些标语撕掉、铲掉。调查组指责公社领导人,并要公社追查谁干的,还要揪出后台,可是群众根本不予理睬。他们仍不肯罢休,下令撤掉我侄儿陈配如的公社文书职务,要他接受审查;接着又把我弟弟陈家齐的大队长职务撤掉,还解除我侄儿陈坤如民办教师的工作,退回大队劳动。他们将我大哥陈家忻传到调查组住地审问,要他揭发交代我的“罪行”。我大哥据理力争说:“我弟弟十三岁参加革命,后来在红军、新四军里革命几十年,大家都说他做得对,做得好!他1960年回家救了许多人的命,群众都说他不忘本,是救命恩人。只有你们这些人说他如何如何坏,我们根本不相信你们所说的。要是他真的像你们所说的那么坏,我倒要怨你们组织上怎么把他教坏的。”调查组的人员一听拍桌大骂我大哥是老顽固,强令他反省、交代。有一天传审时,调查组人员写一张揭发陈丕显罪行材料,要我大哥签字。他一看就怒不可遏,说这份材料是胡说八道,坚持不签字。调查组人员强迫他签,他就把材料撕得粉碎,塞进嘴里要咽下去。调查组人员立即上前卡他的脖子,卡得他脸色发青,但他仍毫不示弱地将纸团吞到肚里去。结果招来调查组人员的一顿毒打。
我远房堂弟陈融生所遭迫害就更重了。“文革”前他在上杭溪口中学任教,“文革”开始后因出身地主家庭和在南平市中学任教时的“莫须有”问题被揪斗。调查组到闽西后,要他揭发我的问题,他拒绝揭发,调查组就指使造反派百般折磨批斗,多次毒打他,打得他遍体鳞伤。1970年上杭革委会政治组又发文诬陷他是“通过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陈丕显私人关系,混进我县教师队伍的坏分子”,宣布开除出教师队伍,遣送回家监督劳动。这种不公正的对待使他身心受到极大伤害。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才得以彻底平反,至今他六十多岁了仍孤身一人。“四人帮”制造了多少人间悲剧啊!
调查组在我家乡调查了多时,由于当地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对和抵制,他们没有捞到什么材料。当地干部、群众都说我1960年回家乡为人民反映了真实情况,解决了群众的许多困难,为群众做了好事。对于这些,他们根本听不进去,仍然颠倒是非诬陷我“反对三面红旗”,“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立场上向党猖狂进攻”。
从这个冤案可以看出,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是多么不容易!要不是粉碎“四人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平反了冤假错案,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还有多少人要受冤屈啊。
作者:
六者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035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