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你上面的例子非常有意思,比如"WHAT IS"曾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个谈论题目.从伯拉图把形式(FORMS)和内容或本质区分开的时候,"WHAT IS"这种语言表达就是引起人们思考事物的FORMS和本质的开端.比如我们看见一个圆形的东西,认为它"是"一个足球,于是踢它一脚,却发现它不"是"个足球,而"是"个石头.
人们认识外部事物(SENSIBLE OBJECTS)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先有观察(OBSERVATION),然后建立一个初步概念(IDEA),通过获取更多关于这东西的知识(KNOWLEDGE),然后知道它"是"什么(WHAT IT IS).
由于英文的词汇比较丰富,所以在使用中可以根据字的准确含义来伸展它的语意.比如:
"INTEREST"的本意是"兴趣",银行通过调整"INTEREST"来提高储户的兴趣,INTEREST越高人们存钱的意愿也就越高,所以这是一个很恰如其分的字意的扩充.而汉字的"利率"却着眼在获利上,其实对于储户来说他所获得的INTEREST是"赢利"还是"赊本"要看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才能定. 所以"利率"就不如"INTEREST"来的更恰如其分.
再比如:"RIGHT"的本意是"正确",人们做事情总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按照社会的认识),所以比如象吃,喝,说话,自由行动,自我选择,奔小康,....都是"RIGHT"(正确)不是"WRONG",所以"HUMAN RIGHTS"中的RIGHT就是一个很恰如其分的语意引深,而汉字的"权"就不准确,它和英文中的POWER很容易混淆.
一字多意是很正常的,但是要选择恰如其分的字或词来作为新概念的载体.这或者是中国人在最初就没有认识到他们想要表达的事物"是"什么,才用错了字,或是因为不合习惯或是没有更好的字来选用,只能用最近的一个字来替代.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