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论“想做主子而不可得”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论“想做主子而不可得”   
所跟贴 论“想做主子而不可得” -- 芦笛 - (3064 Byte) 2004-8-19 周四, 上午8:07 (793 reads)
老百姓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打破网上的‘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相交替的恶性循环 (129 reads)      时间: 2004-8-19 周四, 下午9:5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打破网上的‘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相交替的恶性循环――老百姓反芦霸行动之四

老百姓同意芦笛的高见――“中国所谓的乱治循环,其实是‘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相交替。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永久循环,是所有的人只知道两种状态:要么作主子,要么作奴隶。因此,社会每个成员不但是潜在的奴隶,也是潜在的主子,而到底是作主子还是奴隶,完全由时势决定。主子总是由前奴隶变成的,而奴隶一旦做了主子,就只会强迫别人做奴隶。于是,前主子的‘乱世’(想作主子而不可得),就是前奴隶的‘治世’(暂时做稳了主子),而现奴隶的‘乱世’(想做主子而不可得)便是现主子的‘治世’(暂时作稳了主子)。” 老百姓更赞同芦笛的建议――“得让全民破除那种主奴势不两立”的心态。”

芦笛再次唤醒了老百姓,与其说是泛泛而论全民破除那种“主奴势不两立”的心态莫不如现在就从我做起在网上破除那种“主奴势不两立”的心态。刚才逛了《论坛规则》,其本坛宗旨为:欢迎广大网友在理性、平等的基础上,畅所欲言,观点交锋;基本原则是:“观点不限,理性交流”。此论坛的宗旨和原则已经远远超越了鲁迅的书的作用――“让你加倍憎恶不合理的现实,引起你“砸烂万恶的旧世界”的强烈冲动”,此论坛的宗旨和原则也是在“传授西方文明常识给你”,“告诉你一个合理的论坛应该是什么样子”,起码老百姓个人已经在这方面受倒过惠:它尊重网民本人的的意见,它提供了一个灵活的空间和平台供网民之间多人参与讨论也允许一对一的交流,它接纳大作也容纳非正式的小贴,它在不断的修改游戏规则努力朝着自由平等理性交流的方向发展。

芦笛文章的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和尖刻性了赢得众多网上读者也铸造了他的网霸地位,好在芦笛还没有垄断网上“一切资源和权力”,老百姓学作西方的“忠诚的反对派”,冒网天下之大不韪出来反芦霸,在于行使网民的权利督促网上“公众人物”,创造出符合人性的现实解决办法和营造真正的平等的网上自由探讨的环境。

为此,老百姓不得不再次“传授西方文明常识给你”:(1)芦笛软硬兼施迫使老百姓放弃网上自由表达的权利:先是以“撕烂”她人未公开发表的文章相要挟这叫做threaten other people,然后不礼貌地叫人家到别处去发帖,这叫做干涉别人自由跟贴的权利,现在“再次恳请(beg)”别人放弃跟贴。老百姓只好回答: You have no right to tell me what to do and, indeed, you have no power to make me to do anything.

(2) 芦笛一再认为老百姓跟贴在“贴在毫不相干的文章之后”是“骚扰活动”(harass,molest,disturb,upset)。请问老百姓那张帖是贴在毫不相干的文章之后?这里有个对“毫不相干的文章”如何理解的问题。芦笛前贴讲的是民族尊严问题,难道民族不是由个人构成的?讲个人尊严也不能靠“谎言”来维持不是顺理成章的吗?中国的民族主义有别于英国的民族主义主要在于中华民族中之“气”:理直气壮,义愤填膺,气死你,。。。由此老百姓联想到芦笛的“教授的一堂课”的小剧,这读后感把芦笛的“民族尊严也不能靠“谎言”来维持”个体化形象化了,按照中国人的悟性,话都点到这份上了,读者由此再上升到民族尊严的话题上,怎么叫做毫不相干?难道相不相干只有一种理解,是不是太霸道了点?

(3) 芦笛认为老百姓的跟贴是无聊(senseless,silly,stupid)的作法,这不过是他个人的见解。老百姓在英国反对西方学术霸权的经历和经验表明,在任何地方反对任何意义上的霸权都是有意义的。在国外生活过的人都有这种体验,国外并不是什么都那么公平和平等的,英国人的口头禅是 “Life is not fair”。所以每个向往自由平等的人就有义务牺牲自己的利益(包括时间和精力或金钱――可以视为stupid的行为)维持现有的良好的人文环境,争取更好的生活空间。现代网络技术在满足海外华人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提供了可能,但是正如中国人虽然身在海外但生长在党文化的环境中养成的习性时常流露在现实生活中和虚拟的网络环境中,适者生存的本能使有的人在生活中采取双重道德标准对待洋人和国人,有本事的更成为千面人。老百姓时间和精力有限在此中文论坛不反芦笛只在一定意义上反对芦笛的霸道行为。

(4) 芦笛说老百姓跟贴的行为不光明正大,我敢说网络文化的特点之一是随意性(informal),不是谁都有时间精力和才能写漂亮的文章,也不是只有漂亮的文章才能上网,正如卡拉OK,谁高兴谁就来他一段,难道只有歌星才能唱歌?凭什么说“跟贴”不是光明正大的行为?

(5) 芦笛说他不计较任何“文章”对他“痛加批驳”、使用尖锐的语气、“上纲上线”等等,他为什么期待别人发那样的情绪化的非理性的文章?他为什么这么计较老百姓的平和的语气、理性的一事一议的“跟贴”,难道跟贴的网民就低人一等?

(6) 鉴于芦笛的态度和行为,芦fan幽灵便跟着大骂出口:“斑竹失职”,“胡乱的东西”,“脸皮那么厚”。请问幽灵什么叫良知和是非感?如果老百姓的文字让芦笛不自在了,我们可以进行单打对抗赛,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公开表演赛?是不是芦笛的勇气来自于象幽灵这样的芦fan的喝彩?这么看来日本队在中国赢了中国足球队赢的不光是球技还有勇气。芦笛如果对老百姓的文字没有兴趣,按西方常识不是软硬兼施的干涉他人的行为而是不答理(ignore),老百姓只好跟一句英国的阿Q式回答,“Never mind ”。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6506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