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旧作:巴门尼德哲学观的启示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旧作:巴门尼德哲学观的启示
所跟贴
芦笛旧作:再谈诡辩与悖论(二)
--
六者
- (3938 Byte) 2004-8-16 周一, 下午9:04
(469 reads)
六者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50
经验值: 816
标题:
芦笛旧作:再谈诡辩与悖论(三)
(432 reads)
时间:
2004-8-16 周一, 下午9:06
作者:
六者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再谈诡辩与悖论(三)
芦笛12/21/2003 05:30
今天一大早就醒了,迫不及待地起来看石榴的答复。想来现在已经是丹麦的中午了吧,却至今不见石榴同学的答卷,大概是逃学了。
其实我早知道你那两下子,多次跟你说过,你我是两种不同的物种,劝您不要以卵击石。以彼此智力的天地差别,哪怕就是在您的本行里,我也能挤兑得您无地自容。可您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写出篇《陪冠军练球》来搞笑尚不自知,贴在本镇不算,还要贴到罕见去卖弄,唉!
昨天抄的那三段书,谅你绝对看不懂。我早在《漫谈文科教育对智力的摧残》中说过,我和你一样,都看过大量的哲学书(当然您看的绝对没我多),但读法完全不同,我是把人家的东西消化成了自身的血肉,您则是把人家的文字机械地、零乱地储存在大脑中,就此把脑袋化成了桂林的芦笛岩,只有强酸才能消化那些坚硬的钟乳石。
还是来教你悖论是怎么回事吧。
您两次给出了悖论的定义,第一次是抄罗素语录:
“罗素在研究悖论问题时发现,‘在一切逻辑的悖论里都有一种反身的自指,这种反身自指应该根据同样的理由加以排斥。那就是说,它包含讲那个总体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又是总体中的一份子)。’”
机械使用这一定义,您竟然得出那师徒诡辩是悖论、“恐怕只能以不断断之,等待两个半千年后罗素降生了”的荒谬结论来。仅此一端就足证克雷洛夫“傻子有了学问,就更加糊涂”的名言。咱们的文科教育,就是专门以强行灌注“学问”来制造傻子。
其实罗素那定义是用数学的集合概念给出的,准确表述如下:
如果某集合包括了自身,则该类集合称为“自含集合”;若某集合不包含自身则是“非自含集合”。如果集合A是所有非自含集合的集合,那您说它到底是自含集合,还是非自含集合?如果说它是自含集合,则与“它是所有非自含集合的集合”的定义矛盾;如果说它是非自含集合,则根据它的定义,又可得出它包含自身的结论来,由此陷入了一个钻不出来的怪圈。那“理发师悖论”就是该悖论的通俗表达。
这就是“反身自指”的意思,与您理解的“可师傅把他一告,不但学生进入‘总体’,成为‘总体中的一份子’,连师傅本人也‘进去’了,二者都因此而具有了‘反身的自指’”毫无关系。罗素悖论定义居然被您这么乱用一气,端的是智力奇迹!
罗素悖论出台,引起了所谓“第三次数学危机”,这话不说也罢,免得沾了用你不懂的玩意欺负你的嫌疑,胜之不武。咱还是专用哲学收拾你,这才赢得正大光明。
如果您看得懂昨天我抄的那三段书,则立刻就该看出罗素那话说得太绝对,并不是所有的悖论都具有“反身自指”的性质。
抄的第一段书是什么意思?择要翻译如下:
“悖论可以理解为‘与接受了的观点相冲突的某种陈述,代表对接受了的观点的哲学挑战’。”
芝诺那“飞箭不动”悖论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该悖论的推理是两条:
一、飞箭从甲点飞到乙点,其间必然经过无数个位置,有限的时间内决不可能通过无穷多的位点。
二、在任何一个特定时点(也就是位点),飞箭都是固定不动的,无限个静止的集合,不可能组成运动。
这里的逻辑推理极度严谨,根本就找不出什么破绽(contradiction)来,也没有什么罗素说的“反身自指”。但它就是悖论,因为它和人类接受了的观点相冲突:谁说飞箭不动?您不相信,请让威廉·退尔射您一箭试试!
然而这种表面极度荒谬的命题,却构成了对固有观念的严峻挑战。哪怕到了今天,人们还是无法走出承认运动必然面临的这逻辑困境。我已经在有关文章中指出,以子弹出膛为例,哪怕是使用高等数学,您也根本就找不到开始具有速度的第一个时点;而且,经典力学只能教你怎么计算任一特定时点的速度,根本就没有回答“没有距离何来速度”的这个根本定义问题,整个体系是悬在半空中的。
所以,您说:
“芝诺的‘运动论证’主要是针对‘非难’这些观点的。人们有充份的理由对巴门尼德说,‘唯一,不可分,不动的存在违反感性经验事实’,而芝诺的四个论证则表明,多’不论是连续的还是非连续(分立)的同样违反感性经验事实。所以在讨论芝诺论证的时候千万不要弄反了,以为他想证明阿喀里斯追不上乌龟或者飞矢真的不动,而是想证明‘多’的理论的错误或荒谬。用带有中国特色的话来说,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根本就没说对。芝诺是用严谨的论证证明飞箭确实不动,不是什么“想证明‘多’的理论的错误或荒谬”。他师傅就是主张存在是静止的,他不过是用数学的手段证明这一点罢了。所以,我说你完全误解了芝诺悖论,绝非厚诬之词。
当然芝诺也有出错的地方,那“龟兔赛跑”悖论,其实不是悖论而是诡辩,其中的逻辑错误我已经在有关文章中指出了:他无意间把时间的均匀流逝停滞在阿喀硫斯快要追上乌龟的那一瞬间,这当然是一种诡辩手法,只是他自己大概没意识到。
简言之,芝诺悖论的本质,就是用数学手段为其师傅巴门尼德学说作证明。
据石榴说,老巴的诗篇说的是这么回事:
“巴门尼德的著作流传下来的是一首长诗《论自然》的残篇。在长诗的开头,他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乞求女神指点迷津的画面。据他说,女神给予的指示是有三条认识的途径:与真理同行的确信的途径,根本不可能的途径,和普通人因怯弱无能和茫然失措而提出的道路。第一条道路是‘真理的道路’,第二和第三条道路都是‘意见’。”
我不知道她这是哪儿抄来的。老巴的《论自然》的英文译稿已被我转贴到了镇上,请大家去看看是不是石榴同学传达的那一套。这里勉为其难,将大意翻译转述如下:
该残稿分两部份,第一部份是介绍他去见女神的过程,如何从夜晚(象征无知的黑暗)进入了白天(象征启蒙的光明),这些都是但丁式的屁话,不用理会。
真正谈他的宇宙观(cosmology)的是第二部份,此部份又可分为两部份,第一部份讨论“真”。对这“真”该怎么解释,现代哲学界还有争论,一派主张那是truth,另一派主张那是reality。本人倾向于后者,转贴的英文译文乾脆把它翻译成了“客观世界”,颇符我心。第二部份讨论幻觉世界,亦即感知世界和人类在其上建立的错误观点。
老巴的主张大致如下:
一、关于存在与感知、客观与主观
“真”只存在于本身即为存在的感知中,而错误存在于本身可能是非存在的感知中。除了可以想像的外并无真的存在,因此,可想像的和能存在的其实是一回事。
二、关于存在的本质
存在是不可移动的,因为如果它能移动,就必须在空间中移动,而空间是无,没有“无”这种东西;
它是球状的,因为它没有什么方向可言,而只有球体才有这种性质;
它是连续的单一充盈实体(plenum),此外再无别的存在。因为如果它存在,它就只是存在,不可能多或少。除它本身之外,没有什么东西可将它的一部份和另一部份分开,因此,它是连续的、不可分的;
它无始无终,不会变化发展,没有所谓“世界起源”一说,因为如果说它有起源,则只有两种可能:或从无到有,或者从已有的事物变来。从无到有是不可能的,因为并没有“无”这种事物。它也不能从某种事物产生,因为除了它本身外再没有别的事物。从时间上来说,它只存在于现在。
三、关于感知
“发生”、“发展”和“毁灭”都不过是名称,“运动”、“颜色”和“形状”也一样。对这些现像的感知连思想都不是,因为思想的对象必须是某种存在,而这些现像根本就不是存在。可以想像的也就是不能发展的,不会毁灭的,不变的、静止的、不可分的。可变的、运动的、可发展的都是幻觉。感知就是针对于存在的纯净实质的思想。表相世界是一个幻觉,由此形成的观点一定是不可能的。
由上可以看出,老巴主张的“存在”,其实只是一个把整个宇宙包含在内的密不通风的、静止不变的大球。这就是他理解的客观世界,而主观感受到的运动、变化、发生、连续等等,其实都是错觉,连思想都不能算。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芝诺提出了那些著名悖论,据说原来共有40多条,传下来的就只有两组。您说,那些悖论能按石榴的方式去理解么?我说她完全没明白芝诺悖论的意义,误解了老巴的宇宙观,难道又不是事实?
作者:
六者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2348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