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斑竹:今天是南京老右先开骂的。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斑竹:今天是南京老右先开骂的。   
所跟贴 不管支那哪来的,以前谁谁用过,只要现在中国人认为不喜欢被如此称呼, -- 2u2m - (48 Byte) 2004-3-26 周五, 上午3:54 (125 reads)
konami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提上来】简单说“支那” (187 reads)      时间: 2004-3-26 周五, 上午4:4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简单地说,“支那”一词在日本流行起来是明治维新以后,当时的中国政府是“我大清”。很多中国青年赴日後剪辫子,宣布不再效忠清室,自称“支那人”。梁启超的笔名为“支那少年”,中国女权先驱康同璧女士也曾赋诗:

舍卫山河历劫尘,布金坏殿数三巡。若论女士西游者,我是支那第一人。

当时日本暗中支持革命党人,“支那”之称在日本民间广为流行。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倒台,南方的革命党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的临时政府,因为日本政府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正式承认“中华民国”。在此情况下,日本政府放弃“清国”的称呼转而用民间惯用的“支那”一词称呼中国。1913年7月日本政府明文规定:今后不论中国的国号如何变化,日本均以“支那”称呼中国。

日本正式承认“中华民国”是在1913年10月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同时。因为“支那”这个词在日本已经流行了几十年,中国人对此没有异议,所以日本政府在中文的文书中使用“中华民国”,而在日文的文书中,则使用“支那共和国”称呼中国。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中日关系恶化开始。1919年的日本转接德国租界问题,引发“五四”运动的反日热潮。当时爱国愤青提出的一个抗日话题,就是“支那”问题。

从此,中国人民对“支那”之称开始不爽.....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11565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