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故事图片】中国后妃百图(一) |
 |
2u2m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5 文章: 8074
经验值: 1371
|
|
|
作者:2u2m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邹莉——画女人的女画家
近日,女画家邹莉的102幅绢本工笔重彩仕女画《中国后妃百图》在广东画院展出。与一般美术作品不同的是,她的作品具有历史和人文的视角。问及邹莉的创作初衷,她坦言,女性形象是她作品的主题。在她看来,中国许多传统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她们对情的执着追求,对性的自觉压抑,对生活不屈不挠的态度,忍受着压迫仍进行抗争的精神,令人感动。作为现代女性,邹莉认为自己有责任通过完整、大量的挖掘,以自己的画笔把这个题材表现出来,借以反思女性在历史上的存在,唤醒女性在现世的自觉。
1992年,邹莉曾以白描的方式为历史上的后妃们绘制了黑白图集,在此基础上,历经数年的创作,她以工笔重彩的形式重新编绘,画成《中国后妃百图》。在中国历史上,系统地表现古代后妃的图画作品尚未见记载,可以说,邹莉是第一次对历史上的后妃们进行了整理。
后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产物,为了能抓住最典型的特点表现人物的个性,邹莉在几年的时间里,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读物,从中总结出人物的特点。比如在画末代皇后婉容时,她认为最能表现婉容的镜像是不幸的婚姻导致她感情的失落,她只能依靠鸦片来麻醉自己。邹莉用一个被鸦片麻醉的形象表现了末代皇后的悲剧人生,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肯定。汉成帝妃班婕妤为摆脱迫害退出东宫,并写了《团扇歌》以抒发情怀。邹莉独出心裁地将班婕妤画在一柄团扇上,她执笔沉吟,若有所思,画面上还画出了数柄团扇和飘摇的落叶在秋风中盘旋,衬托出她坎坷的命运。类似这样动人的形象还有很多……虽然全部作品不能说是无懈可击,但作品中人物的每个眼眉、每个服饰,都能看得出邹莉对每个人物倾注的心力。
作为一个女画家,邹莉的《百妃图》也展现了女性画家独特的创作手法,她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大胆地运用了现代绘画的观念,借鉴了西洋画的手段,构图上打破时空间的局限,在同一画面上表现情节的发展过程;有的还借鉴电影中叠印的手法,使作品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人物表现上,采用了包括写实、抽象、浪漫等各种办法来表现人物的特性,用国画、水彩、水粉、油画等技法来使众多的画面丰富而不雷同;在色彩的运用上,她发挥了中国画色彩的装饰性和表现力,在每一幅图中都精心设计了不同的色调,都与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世、经历等“随类赋彩”,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百妃图》曾入选九届全国美展获插图类铜奖。1998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参观人员签名除用名册外,还用了30张四尺宣,北京观众写下观感的留言簿就有3厘米厚。这些,都让在艰难中完成画作的邹莉十分欣慰。
邹莉说,能完成这些作品,她靠的是一种沉静的心态和淡泊的心境。她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没有放弃对绘画的热爱。1995年,她毅然放弃画院专业画家的铁饭碗,成立情铸画院,这也意味着她没有了一份固定的工资收入,开始自食其力的职业画家生涯。1995年-1997年间,她用彩色工笔画诠释这些后妃们,每天绘画16个小时,绘《水觞》一图时,她整整一个月埋头苦干,足不出户。两年里,没有约稿、没有外出,她也放弃了很多赚钱的机会,只能靠平时的教学收入来维持生活,但她毫不后悔。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潘嘉俊这样评价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不领取国家工资的境况下中,邹莉迈上了这个悲壮的历程,就如同在缺氧的高原上进行登山运动,在烈日下跑着马拉松。”所幸的是,邹莉的行为得到了众多人的支持。丈夫在背后的支撑,使得邹莉能够抛开经济这一现实问题,而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的鼓励更让她觉得弥足珍贵。
《中国后妃百图》完成后,邹莉正在酝酿创作百米长卷《武则天》,以展现这位女皇80年的人生,对于这杰出的女性,邹莉已经用了多年的时间来构思和研究了,但一时难以完成。邹莉坦言,由于她的特殊处境,她不得不面对许多现实问题,最直接的就是经济问题,这很容易让自己的心境变得浮躁,而这,正是绘画的大忌。另一个困扰就是社会对于女性题材美术作品的忽视,邹莉的很多追求,还得不到社会的理解。
任何一个画家都不会忽视现实的题材,邹莉亦然。她说,在她的女性作品中,改革开放后涌现的女企业家们是重要的一个系列,她希望能在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尽早完成。她要用细如发丝的线条,编织成一幅幅作品,表现千秋妇女的功和绩、情和爱。
001. 北齐后主妃冯小怜
冯小怜是南北朝时代北齐后主高纬的贵妃,高纬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好色之徒,但自得了冯小怜之后就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她了。连上朝与大臣议事时也要把冯小怜抱在膝上。周军攻打北齐时,高纬居然说:“只要冯小怜无恙,战败又有何妨!”高纬灭国后,向周武帝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乞还冯小怜”。高玮被杀后冯小怜被赐于了周武帝的弟弟代王宇文达。宇文达见而奇宠,原来的代王妃李氏被小怜挤兑得差点活不下去。
未久宇文达被杨坚所杀,杨坚把冯小怜赐给宇文达正妃李氏的哥哥李询。这时冯小怜已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受尽屈辱后被迫自杀。

002. 北齐武成帝皇后胡皇后
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胡氏可算是个少有的荡妇。高湛继承帝位后,胡氏以长广王妃册立为皇后。高湛强奸嫂嫂李祖娥,常常宿在昭信宫,胡皇后不耐宫闱寂寞,同高湛的亲信随从、给事和士开勾搭上了。和士开唇红齿白,翩翩有风度,又弹得一手好琵琶。高湛知道后,非但不责怪他,还有意成全他们。和士开善使一把铁槊,胡皇后说她也想学槊,高湛便命和士开教她。胡皇后与和士开眉来眼去,乘机调情。两双手摸来捏去,高湛只顾饮酒作乐,视而不见。
和士开为巩固地位,讨好太子高纬,劝高湛作太上皇,说这样可以进一步纵情享乐。高湛便让位于太子,从此深居宫中,一味淫乐,三年以后因酒色过渡过度而死。
高湛死后,胡太后和和士开的关系正式公开化,许多大臣不满,上奏和士开,而高纬年少昏庸,怕得罪太后,也不敢怎样。而和士开则排除异己,日益权重,封淮阳王。一班趋颜附势的大臣纷纷向他献媚,一时间,胡太后的姘头成了北齐王朝的大红人。
然而高纬的弟弟,琅琊王高俨却是个敢做敢为的人。他知道胡太后的妹夫冯子琮与和士开不合,便与其谋划,在深夜,埋伏士兵与神兽门外,次日和士开上朝时将其抓获,并派心腹杀死了他。胡太后知道后又悲又气,然而高俨拥兵三千,屯于千秋门外,连皇帝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但这件事以后,高纬认识到高俨的能力,十分不安,便秘密地谋划将其杀害了。

003. 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
冯太后(公元441-490年),北魏文成帝的皇后。
冯氏的祖父冯弘、伯父冯跋是北燕国王,其父冯朗在北燕灭亡后降魏,官至秦、雍二州刺史,姑母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后来其父因罪被杀,她随姑母人宫。
公元452年,文成帝即位后,封十四岁的冯氏为贵人,十八岁立为皇后。同年,立两岁的儿子拓跋弘为皇太子。按照"立子杀母"的规矩,拓跋弘生母李贵人被赐死。冯皇后抚养拓跋弘,待太子如同亲生。
文成帝死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尊冯皇后为皇太后,由丞相乙浑总揽朝政。乙浑图谋篡位,冯太后用计把他逮捕杀死。从此,朝政由冯太后一人裁决。
随着献文帝慢慢长大,母子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公元471年,十八岁的献文帝被迫禅位于五岁儿子拓跋宏(即孝文帝),自己做了太上皇。但他仍统兵南征北伐,这本身就使冯太后感到威胁,而且他还杀了太后的男宠李奕,于是冯太后于公元476年,将年仅二十三岁的献文帝毒死。
献文帝死,冯太后以太皇太后身份再次临朝听政。杀了一批政敌,重用一批有改革思想的人,进行一系列改革:颁行班禄制,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推行"三长制",实行均田制。改变了鲜卑族的落后局面,为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繁荣打下基础。
冯太后的生活也比较俭朴,不好华饰,但她却好男宠,并把这当成是笼络权臣的手段。就连南朝齐国派来的使者刘缵也被冯太后留宿宫中,在床帏间解决边境问题。
不论如何,冯太后都不愧是北魏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公元490年九月,冯太后病逝,终年四十九岁。谥为文明太皇太后,葬于永固陵。

004. 北魏孝文帝皇后冯媛
文成帝后冯太后的侄女。公元490年,太和十四年九月,冯太后病死。是年孝文帝23岁,他开始全面推行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禁止胡服,三是语正中原,四是“不杀太子母”。改革遭到了大多数朝臣贵族的一致反对。孝文帝一边力排众议,一边身体力行。他率先改姓为元(以纪念元郁)。又制作一套汉人冠服,赐给德望最高的皇叔祖安定王拓跋休。然后,颁令天下“三十岁以上的听其自便,三十岁以下的,一律改习汉语和中原正音,官民改穿汉人衣冠,概莫能外。否则一律重罚,朝官违禁罚其俸。”皇后冯媛拒不说汉语。太和二十年七月,孝文帝忍痛将其废为庶人,安顿在瑶光寺。

005. 北魏宣武帝皇后胡皇后
北魏宣武帝灵皇后胡氏,生在安定临泾,是司徒胡国珍的女儿,是一个文武兼资的大美人。
自从孝文帝大力提倡鲜卑人汉化以来,举凡官制、教育、礼俗。语言、文字、服饰、度量衡等都采用汉人的制度和习俗,经过二十八年的努力,等到宣武帝继位,鲜卑人已经充分汉化,后宫妃嫔也多为汉人女子。
据说灵太后降生的时候,她的母亲看见卧房内红光照射,不知是何征兆?胡国珍将这件事拿去问当时很有名气的术士赵胡,赵胡立即说:“这是个吉兆,有大贵之表,方为天地母,生天地主。”等到灵太后长大,通过出家做尼姑的姑妈大事宣扬,都知道胡家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又才高貌美的女子,宣武帝听到了风声,把她召到后宫,册封为承华世妇。
当时宣武帝拓跋恪的高贵嫔,正得宠而被封为皇后,高皇后貌美性妒,所有后宫嫔妃,都不准接近皇帝,惟独胡承华纤丽动人,善伺人意,楚楚可怜,行止乘巧,颇得高皇后的欢心,于是网开一面,特准胡承华在晚上服侍皇上,因而蓝田种玉,珠胎暗结,十个月后竟为皇家产一承继大统的麟儿。
北魏时期仿照汉武帝“留犊去母”的故事,严格规定:“子为储君,母当赐死。”
因而六宫嫔妃多相与祈祷上苍,但愿生诸王公主。却不愿生子为太子,然而胡承华却慨然道:“国家旧制,未免苛刻,但妾却不惜一死,宁可为皇家育一嗣续,却不愿为贪生计,贻误宗桃。”妊娠期间,后宫中妃嫔多劝她服药堕胎,都认为:“生儿居长,必为太子,而生母则必死无疑!”胡承华始终不为所动,不久果然生下一个男儿,宣武帝大喜过望,取名叫诩,又担心高皇后妒忌,致生不测,特地另派乳母,放在别宫中养育,不但高皇后不得过问,就连生身之母胡承华也不准抚视。
拓跋诩已经三岁了,宣武帝册立他为皇储,不但没有遵照旧制将他的生母胡承华赐死,反而晋封胡承华为贵嫔,高皇后大为愤惠,多亏朝中大臣刘腾、于忠、崔光等从中相助,才保障了胡承华的生命安全。
宣武帝驾崩,拓跋诩冲龄嗣位而为孝明帝,尊高皇后为皇太后,胡承华为皇太妃,不久胡承华就逼皇太后到瑶光寺出家为尼,。”自己成为灵太后。
从此灵太后亲览万机,裁决政事,随手批答,把朝政处理得有条不紊。灵太后饬令制造一辆“申讼车”,设座车内,外垂帘幕,定期出巡云龙门及千秋门等繁华地区,接受吏民诉讼并伸冤案件,当即裁判或交有司妥为处理,获得朝野的好评。凡州郡荐举的孝廉秀才,都由灵太后亲御朝堂,临轩发策,自阅试卷,评定等级,然后量才使用,一般都认为十分公平。
当时于忠为尚书令,崔光为大将军,而灵太后出家为尼的姑母就成了灵太后的最高顾问,于是特地在崇训宫侧,建造一座典雅庄重的永宁寺,大殿禅房,共建十九层宝塔,四面悬挂铃铎,供姑妈居住。灵太后在位期间,北魏宫中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除了宫中佛寺的铃铎在微风中清音远送,使人尘虑顿消之外。灵太后还曾在法流堂前设置箭靶习射,并曾经亲自挽弓搭箭,中正靶心。此外,在华林园中,春花竞艳,芳草如茵的时候,在落英缤纷的曲水之旁,灵太后宴集群臣,令王公以下各赋七言诗一句,联吟为乐。史书记载,当灵大后首先吟出:“化光造物含气贞”后,年方七岁的幼主孝明帝拓跋诩立即续道:“恭己无为仰慈英。”意存谦仰,使灵太后心花怒放,群臣当然是跟着凑趣齐呼“万岁”。
北魏累世强盛,东夷西域,贡献不绝,且与南朝设立“互市”以通有无,因此府库盈溢。灵太后有一次来到绢库,一时兴起,命令随行的王公大臣及妃嫔公主一百余人,尽一己之力,负绢布出库,能背多少出库就把所背出来的赐给他。基于贪婪一念,大伙儿一涌而上,扛负最多的超过二百匹,少的也有百多匹。尚书陈留公李崇,章武王拓跋融,扛负过重,体力不支,颠仆在地,李崇伤腰,拓跋融损足,灵太后笑夺其绢,使他们空手而出,引得时人作歌谣讽刺:
陈留章武,伤腰折足,贪婪败类,自取其辱。
另外长乐公主手持二十匹而出,表示不异于众人,得到灵太后的嘉许。大将军崔光仅取两匹,灵太后怪其太少,崔光回答道:“臣只两手,唯堪两匹而已!”使众人听后,皆有愧色。
当然,灵太后生活也有出轨的时候。北魏名将杨大眼,虎背熊腰,孔武有力,眼睛大如铜铃,炯炯有神,慑人魂魄,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他的儿子杨白花,容貌身材长得和他父亲一模一样,丰仪更加俊朗,力能举鼎,英武过人。灵太后正在徐娘半老的年纪,养尊处优的生活使她的心灵时常感到空虚落寞,于是把杨白花当作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经常把他召至宫中备致优渥之意,杨白花别无选择,只好俯首称臣在石榴裙下,做了深宫内院的娇客。但他终究不是一般的佞臣,而是一个有本领的人,加上畏惧大祸随时都会加身,心思一横,昼夜率部曲逃出洛阳,投奔南朝梁国。灵太后思念不已,又不便明目张胆地声张,百啭愁肠,谱成《杨白花歌》一曲,以暮春时节的杨花飘荡难觅踪迹,来抒发内心的怀想和期盼,并让富人连夜唱熟。歌词如下:
阳春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来双燕子,愿含杨花入巢里。
灵太后的这首《杨白花歌》可以看作是北朝的贵族文学,受了南方民歌的影响。当时南朝文艺作品偏重柔媚绮丽,而北朝则多骠悍豪迈的吐属,灵太后循着南朝文艺路线而写出《杨白花歌》,着实令人惊异,也可看出她的文学造诣。天象告变,天狗食月几乎不留余地,灵太后大力恐惧,以为不测之祸即将及身,与姑母密议,想到了一个嫁祸于人的办法,选一个人作为自己的替身,来代替将降到自己身上的灾难。瑶光寺中常伴青灯古佛的高太后,就此意外得病身亡。
杨白花去后,灵太后的情欲反而更为炽烈,不久又看中了魁梧伟岸的清河王拓跋择,于是授以重位,日夜召进宫中,名为商议国事,实乃饮酒作乐,清河王虽然极力规避,但终于也在一次酒醉后作了入幕之宾。
任城王拓跋澄的儿子拓跋顺初为齐州刺史,灵太后在他为侍中,倚为心腹。拓跋顺是一个完全汉化了的鲜卑贵族,基于汉人礼法,对灵太后的行为深感不满,当廷进言;“妇人夫殁,自称未亡人,首去珠玉,衣不文采。太后母仪天下,年垂不惑,修饰过甚,何以仪型后世?”灵太后大为愤怒,也大出意外,拂袖还宫,再召拓跋顺进宫责问:“干里相征,岂欲众中见辱耶?”意思是我把你从齐州召还京师担任要职,怎么当廷口没遮拦,使我下不了台面呢?拓跋顺却义正辞严地答道:“太后不畏天下之笑,而耻臣之一言乎?”贤王之子,不辱令名,不屑甜言面谀,而作当廷谏诤,实乃骨鲠之臣。
孝明市长大后与灵太后的矛盾日益加深,私召驻兵晋阳的都督尔朱荣率兵入京,诛杀母后身边的人,灵太后身边的人于是先下手为强,配杀了孝明帝,另立幼帝。尔朱荣则奉长乐公主的儿子拓跋攸为帝,率军入京继位,诛杀王公大臣以下官吏二千多人,灵太后尽召后宫妃嫔,喻令出家为尼,然而尔朱荣却不肯放过她,把灵太后和幼帝都装入麻袋沉在黄河之中。
灵太后文武兼备,但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很难评说。

006. 北周宣武帝皇后杨丽华
周宣帝荒淫酒色,暴虐昏庸,即位之初,先一口气封了五位皇后,楊坚之女杨丽华便是五皇后之首的“天元大皇后”。
她只不过是她父亲篡位的一颗棋子。
当她终于恍然大悟的时候,她已经成了隋朝的乐平公主了。
就算她把公主的金印砸的粉身碎骨,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
她永远只是前朝的皇后,当朝的公主。

007. 楚庄王妃樊姬
一代名妃樊姬,以聪慧贤淑内助樊庄王霸业有成而闻名于世,据传在她的劝谏之下,楚庄王戒淫乐,励精图治、勤政于朝,罢免庸臣虞邱子,启用贤良孙叔敖,终至楚国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纵观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自商朝之妲已,下至清代之慈禧,多少宫廷后妃,插手朝纲,祸国殃民。
樊姬实可谓“贤内助”旷古之典范。对此,历代诗人赞誉有加。唐代诗人张说就赞称“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张九龄在《樊姬墓》一诗中则对樊姬的贤能及其对楚庄王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褒扬:“楚子初呈志,樊姬尝献箴。能令更择土,非直罢纵禽。”

008. 东汉安帝皇后阎姬
汉安帝皇后阎姬是一个心狠毒辣、野心很大的女人,她做了皇后时竟也一心想着干政掌权。阎皇后自己无子,李贵人生了太子刘保之后,阎氏怕李氏会取代她的地位,竟将李氏毒死。后来,阎氏又恐太子将来继位后为母报仇,便于公元124年诬告年仅10岁的太子谋反,逼迫安帝将太子刘保废为济阳王。
公元125年安帝死于南巡途中,阎姬与哥哥阎显害怕京师大臣们拥立在京的刘保,便秘不发丧,只说皇帝病重。4天后,阎后才扶安帝之尸回宫发丧,自己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任命哥哥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掌握军政大权。阎太后为了阎氏家族长期把持朝政,便决定拥立一个年幼不懂事的皇族成员为帝,最后选中了汉章帝之孙济北王刘寿的儿子,北乡侯刘懿为帝,史称少帝。
少帝继位时年幼无知,外戚阎氏执掌朝政,杀逐安帝亲信宦官,独揽大权。这样,东汉刘氏王朝便由宦官专政改为外戚阎氏擅权。
少帝刘懿在位仅7个月,便于公元125年十月辛亥日病死。
少帝死后,阎氏兄帝又秘不发丧,并关闭宫门,屯兵自守,准备再从众王子中挑选一个便于控制的傀儡做皇帝。十一月,中常侍孙程等19个宦官在宫中政变,攻杀阎显、阎景兄弟,一举消灭了阎氏势力,又逼太后交出传国玉玺,迎立济阳王刘保。这样,刘保便于公元125年十一月丁已继位称帝,改元“永建”,这就是历史上的汉顺帝。

作者:2u2m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