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故事图片】中国后妃百图(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故事图片】中国后妃百图(一)   
所跟贴 【故事图片】中国后妃百图(三) -- 2u2m - (5018 Byte) 2004-3-17 周三, 下午9:56 (292 reads)
2u2m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5
文章: 8074

经验值: 1371


文章标题: 【故事图片】中国后妃百图(四) (279 reads)      时间: 2004-3-17 周三, 下午10:25

作者:2u2m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025. 后蜀后主妃花蕊夫人

五代十国时蜀后主孟昶妃,词人。姓费,都江堰市徐渡乡古城村人。约于后蜀广政六年(943)入宫。因其知音律,善诗词,更兼聪慧,善解人意,深得孟昶喜爱。不久封为贵妃,赐号"慧",又叫"慧妃"。又因其娇美明艳,赐号"花蕊夫人"。所作《宫词》百首,词调音韵华美,从生活琐事入手,从各个侧面展现出后蜀宫廷生活的闲适、宫室池苑的华美、饮宴歌舞的骄奢,宫人、内监、近臣的人情笑貌及宫廷规模,是后蜀宫廷生活的绚丽画卷。其诗词短小、平易、细腻、传神,多数近似白描。对人物的描写擅长以动状人,往往在寥寥数十字中,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965年,宋太祖起兵伐蜀,花蕊夫人被掳入宋。行至葭萌关,因国破家亡悲愤难忍,援笔填词于驿壁:"初离蜀道心将碎,遗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才写4句,宋军催行,不得已掷笔而去。到了宋宫,太祖召见,责以君荒臣嬉,以致败亡。又责及夫人,夫人不屈,即席口占一绝:"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都江才女花蕊夫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她的宫词、葭萌驿题词、宋宫赋《国亡》诗,是她一生几个重要阶段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比较有名的作品。





026. 后唐庄宗皇后刘玉娘

后唐庄宗的皇后刘玉娘原是名歌女,因长得漂亮又工于心计,慢慢做了晋王夫人。
一天,一老翁来到行宫前,口口声声称前几天在这里看到的晋王夫人是他早年失散的女儿,要见女儿。
庄宗请老臣辨认,确信老翁正是刘玉娘的父亲。但刘玉娘却称其父早亡,此人必是贪图富贵、假冒皇亲的市井无赖,令人将老翁打二十军棍,立即轰走。其实,刘玉娘也知老翁是她的父亲,只是为了争夺皇后宝座,不得不下此狠心。因为她不想暴露微贱的出身,以免给反对她立后的大臣以口实。所以她宁可受天理良心的谴责,也不认父亲。
此后刘玉娘虽然当上了正宫皇后,但却是“恶妇令夫败”。两年后,李存勖被判军流矢射中时,急忙把箭拔出,口渴得要命。这时刘玉娘一看大势已去,在夫妻之情跟利害之间,再加选择,于是她又有聪明的决定,不但不去看庄宗一眼,反而教宦官送去一碗酪浆。拔箭之后,喝水还有活的希望,喝酪浆是非死不可。刘玉娘收拾收拾金银财宝,跟皇弟李存渥双宿双飞,率领七百人的骑兵卫队,逃到太原。被新皇帝李嗣源逮住,被赐自戕。





027. 皇帝正妃嫘祖

传说为轩辕皇帝正妃的嫘祖,是中国5000年前养蚕缫丝的发明者,由“中国圣母”之称。





028. 金朝海陵王皇后徒单氏

金朝海陵王皇后,是斜也的女儿,性柔顺,颇宽厚,不问政事,从而在海陵王荒淫无度的情况下,保住了地位和性命。但是这位小心翼翼的夫人最后还是在后一个皇帝手中死于非命。





029. 金章宗妃李师儿

李师儿虽然出身卑微,但“性聪慧,善迎圣意”,颇得章宗宠爱。章宗继位,臻于鼎盛,但在宠妃李师儿、宰相胥持国及其朋党的推波助澜下,为争权又开杀戒:世宗二子永蹈、永中被杀,一批文臣武将多受牵连被诛,或“坐除名”。章宗死后,卫绍王不满李师儿干政,赐其自尽,同时将其党羽铲除。





030. 晋武帝皇后杨艳

楊皇后出身貴族,父親楊文宗曾為曹魏大臣,惜母親趙氏早死,楊文宗另娶他人,楊艷只好寄居舅父趙俊家。後來司馬昭聽說楊文宗有個賢淑的女兒,於是為長子司馬炎聘楊艷為正室。楊艷嫁予司馬炎後,為他誕下三子三女,其中長子司馬軌早亡,次子司馬衷為實際上的嫡長子。
司馬衷天性痴呆,可謂人盡皆知。武帝司馬炎即位後要立太子,卻一直猶豫未決──司馬衷雖為長子,可是愚笨至此,實不足以繼承晉家天下。不少大臣如開國名臣衛瓘也表示憂慮,可是楊皇后卻堅持己見,認為太子應立嫡立長,其賢與否實不足為慮。結果,司馬衷仍為太子,造就後來西晉的亂局。
後來,太子司馬衷年屆十三。武帝本欲以衛瓘女為太子妃,卻因楊皇后收受賈充妻郭槐不少禮物而主張以賈充女為妃。司馬炎雖認為賈充女性妒、貌醜、少生兒子,可是卻經不住楊皇后苦苦相求而最終以賈充女賈南風為太子妃。
只是,楊艷在後宮並不算一帆風順。由於武帝廣納後宮,又在滅吳後把吳後主孫皓宮中五千美女收進宮中,致使每每流連,冷待了楊皇后。有一次,武帝詔令天下送名門之女進宮以作挑選,楊皇后因不欲美女進宮奪寵,於是只取其中皮膚白晰的,美艷絕倫的一概不選。其中有卞氏女,武帝一見傾心,可是楊皇后卻令其歸家。武帝懇求楊皇后讓卞氏留下,楊皇后卻以「卞氏女三代為魏后,如今只為妃嬪可是委屈了」而拒絕。結果,武帝大怒,決定親自挑選,因而納了不少美女為妃嬪,其中有一位胡貴嬪很受武帝寵愛。
楊皇后眼見武帝多內寵,竟然抑鬱成疾,武帝聞言趕來探望,楊皇后枕在武帝腿上,恐怕自己一旦死後,胡貴嬪會成為皇后,於是懇請武帝在她死後聘其族妹楊芷為后,結果楊皇后在武帝陪伴下去世,終年三十七歲。





031. 晋献公妃骊姬

春秋时骊戎(居今陕西临潼一带)之女。前672年,晋献公攻打骊戎,灭其君而抢其女,立为夫人,称为骊姬。骊姬因其美艳不可万物而宠冠后宫,骊姬想把自己生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以便将来继任为国君,于是设下阴谋,陷害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先逼死了申生,又要逮捕重耳和夷吾,两人只得先后逃奔出国。当时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宫都有很高的声望,骊姬的作风早就引起贵族的愤怒,献公一死,靠山顿失,大臣里克发动了两次政变,先杀了奚齐,再把骊姬用鞭活活打死。这就是有名"骊姬倾晋"





032. 辽道宗皇后萧观音

辽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欧洲人把它叫震旦,并认为就是中国。辽国主要由两大部落组成,一是皇帝族的耶律部落,一是皇后族的萧部落,这两大部落仍保留着上古初民互婚的习惯,世代相配。
辽国虽然自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开始,命大臣制出契丹文字,但相对中原来说还是比较野蛮。辽帝国宫廷内,一向严禁读书,他们认为读书不但浪费时间,还会把一个人的脑筋弄得太复杂,所以皇后也大都温柔不足,英爽有余。辽国萧皇后多能指挥千军万马冲锋陷阵,过一种“马作的卢飞,弓如霹雳弦惊”的生活。
辽道宗的皇后叫萧观音,是辽国萧后系列中的一个例外。契丹人都保持着尚武的习俗,喜欢打猎,但总的来讲萧观音还是属于哪种颖慧透逸,娇艳动人的女性,她的才华主要表现在诗词,书法,音律方面。”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这种才华与辽国的风俗习惯便格格不入,再加上她个性内向纤柔,对于驰马射箭,动辄鲜血淋漓的场面无法适应,便注定了她的人生悲剧。
萧观音对辽道宗不顾死活的狩猎活动十分担扰,常常谏劝辽道宗停止田猎活动,辽道宗正是乐此不疲,那里听得进妇道人家的唠唠叨叨,为了眼不见心不烦,渐渐疏远了萧观音,萧观音从此深宫孤寂。在百无聊赖中,她希望以一曲《回心院词》打动丈夫的心,重拾往日的欢乐。《回心院词》情致缠绵,萧观音叫宫廷乐师赵惟一谱上音乐。赵惟一殚精虑智,把《回心院词》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支玉笛,一曲琵琶,萧观音与赵惟一丝竹相合,每每使听的人怦然心动,后宫盛传她两人情投意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又利用那纷纷谣琢,恶意中伤,有意陷害萧观音。
先是,辽国皇太叔造反作乱,皇族耶律乙辛平乱有功而加封太子太傅,辽道宗长期打猎,耶律乙辛渐渐地大权独揽,朝臣无不阿附,野心便日益增大,萧观音的儿子即太子耶律睿颇为英明,耶律乙辛对他有些忌惮。于是就想利用萧观音与赵惟一之间出现的谣传予以打击,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在帐中狗头军师的参赞下,暗中派人作《十香词》,进一步构陷。
《十香词》作好之后,耶律乙辛又暗中嘱咐与他相好的教坊伶官朱鹤顶的妻子清子,再由清子拜托善弹琵琶的宫人单登,要单登相机行事,把《十香词》献给皇后,就说是宋国皇后所作,皇后若能把它抄下来并为它谱曲,便可称为二绝,也好为后世留一段佳话。
《十香同》遣词用语都十分暖昧,多少有些儿难登大雅之堂,但这正合孤寂中萧皇后的心态,萧观音读后,深爱《十香词》,觉得它雅丽有致,到此,萧观音完全堕入了耶律乙辛所设的陷饼之中,耶律乙辛立即拿着萧观音亲手誊写的《十香词》到辽道宗那里如此这般的大放厥词,有了这一个“物证”,又有了过去的一些谣传,头脑简单,专喜打猎的辽道宗不由得不有些相信,这时耶律乙辛的走狗,辽国宰相张孝杰乘机就《怀古》诗进行曲解,说道:“诗中‘宫中只数赵家妆’,‘惟有知情一片月”,正包含了‘赵惟一’三字,此正是皇后思念赵惟一的表现。”至此辽道宗醋劲大发,勃然大怒。认定萧观音与伶官赵惟一私通,敕令萧观音自尽,赵惟一凌迟处死。萧观音请求再见道宗一面竞不获准,她对道宗的一片思念落得个三十六岁自尽而死。年刚十八岁的太子耶律植也在耶律乙辛的构陷下废为庶人,不久之后也被害死。
后来耶律乙辛的夺权野心终为辽道宗知道,他逐步削夺耶律乙辛的权力,最后以耶律乙辛妄图逃亡到宋朝为由,把耶律乙辛杀死。辽道宗死后,皇太孙耶律延德继位,就是天祚帝,为了他祖母的含冤莫白,更为了他父亲的被杀,首先将已死去的宰相张孝杰剖棺戮尸,再搜捕耶律乙辛的子孙及亲旧,尽行诛戮。
天祚帝当然仍是以萧族部落的女子为皇后,可萧族女子中再没有一个长得象萧观音这样漂亮、文采才华又这样高的人了。





033. 辽景宗皇后萧燕燕

萧燕燕,汉名绰。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
公元969年,耶律贤即位为景宗,封萧燕燕为贵妃,旋册立为皇后。景宗因长期患病,由萧皇后代理军国大事。979年,宋太宗赵光义攻打辽南京(今北京),辽南院枢密使韩匡嗣子韩德让代父守南京,他坚守待援。萧皇后命名将耶律休哥、耶律钭轸救援。于高梁河(北京西直门外)大败宋军,史称高梁河之战。
982年,景宗死,长子耶律隆绪即位,是为圣宗,尊生母萧皇后为"承天皇太后"(即京剧《四郎探母》中杨四郎岳母的原型)。因圣宗年仅十二岁,萧太后奉景宗遗诏摄行国政。
986年,宋朝遣曹彬、潘美、杨继业将兵分三路伐辽。萧太后带圣宗亲至前线督战,于歧沟大败曹彬,死者数万,西路军乘胜击败潘美,并于朔州俘获宋骁将杨继业。继业拒不降辽,绝食三日而死,后人以其事迹编演成(杨家将)故事。
1004年,萧太后和圣宗率军南下,直逼澶州城(河南濮阳市),威胁宋的都城。经过和谈,辽来订立"澶渊之盟",此后,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
萧太后原有个情人叫韩德让,当上皇后以后萧燕燕始终不忘旧情。景宗死后,她二人同帷同车,如同夫妻,这在当时契丹族的风俗是不奇怪的。但她为了得到韩德让的专宠,毒死了韩德让的妻子李氏。
公元1009年,萧太后病死,终年五十七岁。尊溢"睿智皇后",葬于乾陵。史称她"习知军政,赏罚信明,指麾三军,将士用命。"





034. 辽太祖皇后述律平

述律皇后(公元879——953年),名平,小字月里朵,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妻。史载,述律皇后“简重果断,有雄略”。皇后曾率兵迎战黄头、臭泊二室韦的进攻,指挥若定,由此“名震诸夷”。幽州人韩延徽初见阿保机时不下拜,阿保机大怒,把他扣留下来放马,述律皇后得知韩延徽“有智略,颇知属文”后,面奏阿保机“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建议“礼而用之”。阿保机“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韩延徽辅佐阿保机仿行汉制,建牙开府,置属官、筑城廓、立市里、知、制婚嫁,“弭兵轻赋,专意于农”,使国家逐渐强盛起来。
公元926年7月,阿保机病逝,述律皇后临朝称制,摄军国事,稳定了统治。在永康王耶律兀欲与皇后爱子李胡争权夺利的内战中,述律皇后不计较个人得失,接受了贵族耶律屋质的建议,承认兀欲即位,维护了契丹族的统一。
述律皇后虽然积极支持并协助阿保机统一了长城以北的许多落后民族,开发了祖国东北和蒙古的广大地区,但她却坚决反对侵入汉族政治统治区域,主张与汉族人民友好相处。在定州王处直的诱惑下,阿保机下令倾国出动,与晋王李存勖争夺“金帛山积”用有“燕姬赵女”的镇州。述律皇后极力劝戒,她说:“我有牛马之富,西楼足以娱乐,今舍此而远赴人之急,我闻晋兵强天下,且战有胜败,后悔何追?”阿保机利令智昏,不听劝阻终于大败而归,后悔莫及。
述律皇后在其朝称制期间,曾遣使和后唐修好。之后,在皇后的积极促成下,耶律德光又派梅老等三十多名使者到后唐,“自是山北安静,藩汉不相侵扰。”长期遭受战乱的各族人民有了暂时的安宁。





作者:2u2m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2u2m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199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