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致高编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致高编
芦笛
适才在楼下看见高编(?)的长标题,谓我“落井下石”,让我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知高编落了什么井,我又下了什么石?据我所知,高编是自己离开此地的,并不是谁使小动作赶走的。现在高编任某网专栏作家兼斑竹,而海川被人凿沉,区区在下正在草草搭起的难民棚里栖身。在爬上这方舟之前,大众都做了一番落水狗,狼狈万状。比起高编现下的风光来,落井的是咱们,不是栖于高枝不胜寒(是为“高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高先生。
再说,我贴出的是旧作。那文章初次贴出之时,高先生似乎还在网站,只是不屑于用固定笔名赐教,改用几十个生动活泼的化名大打游击战、地道战、麻雀战。害得我从此得了后遗症,一见坛子里出现长标题、文句又不怎么通顺的活泼泼的帖子,就免不得暗暗疑心那是高先生技痒难熬,牛刀重试。我不明白:高先生并未如我似的,被放逐出奸坛,如果想回来正大光明地驳我,谁也拦不住,怎么会把我重贴旧作看成是打落水狗?
老芦就这德行,一开口就要伤人,还是说正经的吧。
首先要给高先生道歉。其实高先生刚来时,文风很端正,要和我辩论的意图也很诚恳,但因为我不了解高先生,只想和所谓“民运”的“理论家”胡平过招,所以对高先生百般嘲笑,无所不为。可以说,高先生后来成了那个样子,主要还是我的过错。
问题的难办还在这儿:谁都知道,老芦常借道歉,嘲笑戏侮对方。这种事干多了,便真诚道歉也让对方看成是恶意。过去我就相当诚恳地说过类似的话,但高先生看了冲冲大怒,用化名痛骂我一顿,让我啼笑皆非。所以,这次如果高先生再大发雷霆,我也不会觉得意外。
坦率跟高先生说吧:蒙难博讯之时,老马约我去萤火虫网“扫荡”,我婉言谢绝了。其实没把全部理由说出来。老芦天生不会记仇,真像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中说的那样,“他的敌人遍天下,但自己没有一个私仇”。我“扫荡”毫无个人原因,针对的是一种政治文化现像,不是个人。
我本人不认识任何“民运”人士,和他们没有任何来往,更没有任何纠葛。我发动“扫荡”的目的很简单,已经写在《关于“扫荡”伪民运的战略思考和建议》里了,就是要肃清伪装成“民主”的毛共党文化。这不但是我公开写在纸上的动机,也真正是我内心的动机。正因为对“民运”人士毫无私人仇恨,所以我才不会特地打上门去,用毫不犯规但唱反调的帖子去刺激对方删帖,形成丑闻之后再向大众暴露对方的假民主真相。我真正感兴趣、要批判的是一种思潮,不是要和谁谁过不去。
当然,在论坛上批判人家的观点,迟早要大打出手,这就是如今的国情。许多人不但把观点和人品莫名其妙地划上等号,而且把自己的观点看成是类似自我尊严一样的东西,必须誓死捍卫,决不认错。这就是政治论坛上没有心平气和的观点交锋,只有冷嘲热骂的原因。我和高先生以及同情者打的许多架,其实就是在这大背景下发生的。但老芦生性坦荡,事情过了也就决不萦怀。这一点,还请高先生明察。
另外还想说的是,我注意到,许多所谓“民运”人士或同情者撤出了海纳百川,似乎想用这种方法来抵制本网站。其实从策略上来说,这么做非常不明智。抵制不可能让海川萧条甚至垮掉,因为这儿有不少中性写手,绝对不会缺乏吸引读者的文章。这么干反倒是拱手让出了一块重要的舆论阵地,不争而弃一个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演讲台,实在是为诸位不值。
记得那阵老洪和王希哲先生在罕见吵得很厉害,就是因为谁谁剥夺了谁谁在某个集会上的发言权。如果不是他们吵闹,恐怕天下谁也不知道有那么个会。在网上写文章可是比在那种会议上发言的影响大多了。如果连为个那种不值钱的场合都会争个头破血流,为何对海纳百川这块重要舆论阵地却会如此心甘情愿地拱手让出,听任群魔在此乱舞,误尽天下苍生?
窃以为,民运人士及其同情者还是大举重来,靠实力角逐扳回败局,重新成为此网站各种主旋律中的之一段强音为妙。不然的话,本网站真要像老歪(潜水者?Not sure )在博讯说的,海纳百川网站的左右派都跑掉了,只剩下独知们,乾脆改名叫独知论坛算了。这样下去,岂不是要让独知一派独大,流毒所及,让海外许多知识分子受到影响,进一步弱化“民运”的群众基础?
更何况大苏说得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有时我也上高编的“转型”去看一眼,每次都想起李清照一连使用的那几个入声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来。
高编乃战士本色,岂能耐受如此隐士生涯?而且,正当壮年,又岂会如陶铸那样哀吟:“重上疆场我亦难,感君绸缪逼云端。病马也知嘶枥晚,衰葵应怯严霜寒”(这诗写得真TMD不错)?一定是时时“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缅怀当初在此金戈铁马,长揖横刀,圆睁怪眼,大喝一声,当阳河水为之倒流的英雄岁月吧?
说来说去,鄙意还是想劝高先生及其同情者大举重返此地,利用这个公共论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要不战自弃。我想,这也是广大网民的心愿。如果这“东安市场”只有一家叫卖,则那与国营市场有何区别?许多网民其实并无预设政治立场,是潜在的说服对象,放弃了这些人力资源不去开发,实非智者之举。
当然,我的意思是,欢迎高编来此再振雄风,宣传您的“中国之路”,让大夥儿看看那有无道理。至于再用一个加强连的粗鄙化名来此大施拳脚的豪举则敬谢不敏,因为那只能砸了先生代表的事业的牌子,窃为先生不取。
最后要说明的是,我上次见云儿反对用“民运人士”这个词,很不理解。据我记忆,高先生曾在“说道”一度效法吉鸿昌把“我是中国人”的字样贴在胸前,用“民运分子高寒”作为网名。为什么云儿要帮您作此不必要的洗刷,莫非“民运人士”这称呼已经成了一种辱称?我坚决不同意!
专此,再拜!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