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阿米巴漫游记与言论自由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阿米巴漫游记与言论自由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文章标题: 阿米巴漫游记与言论自由 (502 reads)      时间: 2015-4-17 周五, 下午11:07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阿米巴漫游记与言论自由

一、

别看阿米巴是个小小的单细胞浮游生物,但是它也有思想,并且能将它的想法清清楚楚地告诉你。不信就请看下面的实验。

我准备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缸,注满了水,水温调节到21度,然后将一只阿米巴放了进去。阿米巴看来很高兴,因为它往东边去一下,西边回回头,漫无目的地漫游,你能说它不开心?告诉你,它要是不开心,它会用行动告诉我的。看仔细了,我手上这根细细的“筷子”其实是根电热棒,你看我把它放到阿米巴游走方向前头,瞧瞧,阿米巴回头了!我再用电热棒来堵截它,咳,它又跑了!

你要是还不相信阿米巴的行为表明它会思想,我再换个小“茶袋”给你看,不过里面都是盐。看好了,盐袋子靠近了阿米巴,咳,它没跑,想必是长久没吃盐了,想要吃点盐。吃饱了吗,阿米巴?看仔细了,阿米巴又跑了,真是跟人一个样,要吃盐,还不愿意多吃。你敢说阿米巴不会思维?它只是不会说话而已!

上面的故事当然是我的臆造,不过关于阿米巴的实验的确有其事,证明阿米巴这样的单细胞生物也能表现出趋利避害的行为。这种趋利避害的行为其实是所有的具有移动能力的生物都有的。如果行为的驱动力是动机,动机就是思想的话,这些生物岂不都有思想?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思想不过是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手段的限制,但是不能否认生物都有思想不是。这种想法就是“胎儿也能思考”的理论所基于的公设,它的前提是:思想即可以被感知的变化后面的动力。

二、

在人类的认知发展史上,“思想即可以被感知的变化后面的动力”应当是最早出现的认识之一,是人类思想进步迈出的一大步。我们不能设想有任何其他动物也能提出这样的想法。当然,你可以说,你怎么知道其他动物没有提出这样的想法?你的问题于是又回到上面的公设,容我把这一认识的演化说完或许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把思想认作可以被感知的变化后面的动力,缘起人对于自身的认识,从自己的意识驾驭自己的行动进而推理出别的行为/变化的后面也隐藏着思想,所以万物有情,所以老天有眼,所以有各种各样的崇拜。可是,我们看不到其他的动物也有各种崇拜行为,所以我们推测这样的想法只有人才有,这就是我对前面的问题的回答。

人类到底花了多少年才从“老天有眼”走到产生“电打雷劈”的报复观,再走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律道德观?恐怕永远是个谜。不过我们知道当孔子提出他的道德观时,人类的历史已经有200万年之久。在他之前,中国人有明确的基于自律的道德学说吗?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在所有人都信奉暴力征服的时候,第一个提出自律的人必定是了不起的人。不过这一了不起却并不能保证自律道德观就永远不会被更新的观念超越,也不会产生负面的作用,犹如火的使用对于人类进步的贡献不能否认人也用火烧死了千千万万的同类,现在用微波加热很多地方比用火方便这样的事实。

把思想看作是被感知的变化后面的动力这样的看法因此也是在演进中,导致对于人类思维的更深入的认识。

三、

究竟什么才算思想(thinking/thoughts)?我在前面关于人的思维的介绍中说,思维过程包括了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所以认知研究中一般对于思想(thinking)的定义都要包括主体运用思维方法经过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处理后产生结果(thoughts),是一个受意识主导的行为。中文里的思想一词的意义可以随在语句中的指代不同而不同,所以容易产生混乱。我再用下面的例子来帮助说明。

我触到电热锅,被烫了一下,我的手很快抽回,这是我的可以被观察到的运动/反应之一;我问我的太太,她是否用过电热锅后没有把电断掉,这是我的可以被观察到的运动/反应之二。这两项被烫后的行为变化,第一项不属于思想,第二项属于思想。两者的差别?第一项是本能反应,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也就是没有前面说的因果思维方式的参与;而第二项则需要通过大脑皮层发生的因果思维的参与,尽管前面的“烫”的信息的摄取不是主动的。

所以,如果前面被烫的不是我,是一只蚯蚓,那只蚯蚓也会有第一种反应,但不会有第二种反应。或许你会问,如果将动物的高级层度加以变换的话,例如换上鸡、狗、猩猩,又会怎样?当然会变化,一个被人驯养和训练多年的猩猩可能会问“怎么回事?”,但是我们恐怕不会指望一只鸡也会如此。所以问题回到了为什么猩猩回发问。

道理很简单,就是前面说的因果性抽象思维的基础是新大脑皮层,以及这个皮层里的神经元间所形成的联系,这是思维发生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物质基础,对信息的抽象因果性处理成为不可能。而本能行为不依赖这个基础,所以照样在低级动物身上出现。

四、

关键在于神经细胞和身体的其他组织细胞不同,它具有一种特异性:接受信息刺激并以反应的形式传出信息,进而可以引出新的反应。阿米巴就是这样的例子,它是一个特殊的神经元单细胞,除了有神经元的一般特点,还具有运动能力,所以受到热刺激就作出反应,发出信息引起运动。

人的新大脑皮层的特点是有300亿之多的神经元可供使用,构成很多神经单元,一个单元有若干神经元,成为思维和记忆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信息的因果性抽象思维。凡是有这样的大脑皮层构造的动物也就都有这样的能力,深浅不同,大猩猩算是人以外此皮层最为发达的,但和人相比还相差太远。胎儿当然有很多神经元以及和相关的运动器官的联系,但是由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远没发育完善,所以会有反射性的可见运动,但那并不是上面说到思维。

五、

回到前面关于思维的定义:“所以认知研究中一般对于思想(thinking)的定义都要包括主体运用思维方法经过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处理后产生结果(thoughts),是一个受意识主导的行为。”我们于是知道,思维过程的结果也就是产生思想(即thoughts,姑且不论其复杂程度),它是输出的信息,一定是思维过程的一部分,换言之,没有思想表达的思维过程要么是未完成的,要么是未发生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靠的就是无数人之间的思想的输入和输出,通过不同的大脑的处理,形成个人互动,所以才会不断发展提高,也就是所谓“真理是所有人大脑里的知识的总和”这句话的意思。如果阻断了这个过程,社会的发展就受到阻碍。

因为思维过程是内在的,没法看见的,所以阻碍思想的交流的办法就是禁止思想的表达,言论自由的意义其实也就是允许大脑干活的意思,因为,如前所述,没有思想表达的思维过程要么是未完成的,要么是未发生的。当然,这个言论自由指的是思想的所有表达方式,不仅是说话自由。换言之,没有了言论自由,大脑就没法干活了,人也就失去了人的意义。

言论自由从来不会管到到六个月大的婴儿身上,更不会用到胎儿那里,因为不论对他们的身体反应作何种“思想”解读,首先,胎儿不具备思维的物质基础;其次,无法证明胎儿的反应是意识控制的行为。当然,很多人不同意,坚持胎儿也会思维,不过他们对于思维并不做类似我给出的定义。更有人甚至现在还在研究植物情感问题。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他们能证明自己是对的。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河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911138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