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什么是“启蒙”?(2):“事实”和“观点”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什么是“启蒙”?(2):“事实”和“观点”   
所跟贴 什么是“启蒙”?(2):“事实”和“观点” -- 河边 - (4111 Byte) 2015-1-08 周四, 上午2:35 (810 reads)
潜水多年






加入时间: 2010/04/21
文章: 255

经验值: 10849


文章标题: 关于“事实”和“观点” -- 从其词典定义谈起 (201 reads)      时间: 2015-1-11 周日, 上午4:06

作者:潜水多年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刚查过 dictionary.com 有关事实(fact) 和观点(opinion)的定义,与我理解的事实(或许是河网的“实在”),软事实(借自老芦),及存疑的观点是很接近的。特抄录翻译如下,再作评论。

事实Fact 的定义及例句如下:
1. something that actually exists; reality; truth:
含义1: 存在的,现实的,真实的事物;
例句:“Your fears have no basis in fact”. 你的听闻没有事实依据。

2. something known to exist or to have happened:
含义2:已知的存在或发生过的事物;
例句:“Space travel is now a fact”. 太空旅行现已成为事实。

3. a truth known by actual experience or observation; something known to be true:
含义3: 通过实践经验或现身观察得到的真情;或已知为真的事物;
例句:“Scientists gather facts about plant growth.” 科学家们搜集了有关行星成长的事实。

4. something said to be true or supposed to have happened:
含义4:被声称为真的,或假定已发生的事物;
例句:“The facts given by the witness are highly questionable.” 该目击者给出的事实是大可质疑的。

5. Law.. Often, facts. an actual or alleged event or circumstance, as distinguished from its legal effect or consequence.
含义5: (法律用语,常为复数)有别于其法律效应和结果的,真实或声称的事件或环境;
例1: question of fact -- "a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reality of an alleged event or circumstance in a trial by jury, usually determined by the jury."
事实问题 -- “陪审团的审讯中对于声称的事件或环境的真实性的疑问,通常是陪审团决定的问题”。

例2: question of law -- "a question concerning a rule or the legal effect or consequence of an event or circumstance, usually determined by a court or judge. "
法律问题 -- “有关裁决律法,或有关事件或环境的法律效应及结果的问题, 通常是当庭法官决定的问题”。

以上5个含义中,1,2,3 就是我理解的事实;5 是法制实践对庭审过程中呈示的一切人证物证(其中多是观点,真假都有)的总称,还需作为“事实问题”或“法律问题”由陪审团或法官来裁决(尽管还可能误判);4 则很可能是由5导出的不严格的习惯用语(其例句也是关于庭审的)。

河网当陪审员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陪审员是如何对“事实问题”进行检验,排除那些“有合理怀疑”的证词,(即排除了那些不能作为“软事实”的证词),以确保“无罪假定原则“的律法实践。

我们知道,要对一个数学命题证伪,只需一个反例足矣。我们要证伪这句话:“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明中国自古就有深厚的‘民本’思想,仅就人的尊严一点而言,中国文化早已是现代的”,可枚举的反例就太多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等等。还有历代相传的包青天故事,如果中国自古就是孟子梦想的那样,包青天就该是吃喝拉撒一样常态了,哪至于如今还会热播呢? (BTW,此简明论证是以河网的深层次论证第二步的B,C为直觉前提的,且“严格限于真假判断,不做好坏判断是很关键的一点”。所以河网的论证过程远非是不言自明的。值得大赞! )

词典中”观点“Opinion 的定义就简单多了,都是指缺乏事实基础的判断或陈述。Copy如下(略去翻译):

1. a belief or judgment that rests on grounds insufficient to produce complete certainty.
2. a personal view, attitude, or appraisal.
3. the formal expression of a professional judgment:
"to ask for a second medical opinion."
4. Law. the formal statement by a judge or court of the reasoning and the principles of law used in reaching a decision of a case.
5. a judgment or estimate of a person or thing with respect to character, merit, etc.:
"to forfeit someone's good opinion".
6. a favorable estimate; esteem:
"I haven't much of an opinion of him."

注意以上的含义4,同样是作为法律用语,证词虽在庭审时可称为fact(无论其真假,都确实是证人在誓言下的作证现实), 但在陪审团推理时或宣判时,就都成之为Opinion了。

由以上定义,我觉得正统英文中的Fact 包含了“硬事实”和“软事实(即经过事实检验的观点)”,而Opinion就仅含缺乏事实依据的真伪判断和因人而异的价值判断。其中的逻辑关系,似可类比几何命题的论证过程中,我们没必要再区分所依据的是公理(类比“硬事实”),还是定理或引理(类比“软事实”)。

最后请河网答疑,文中第一句最后的“对应于左边的实在集合里的每一项,右边即可有一个相应的陈述”,是否应该是“对应于左边的实在集合里的每一项,右边即可有数个相应的陈述”?

例如关于“日出东方落西方”的实在,该陈述本身就是个“事实”;而“每天都有个新太阳东出西落”,或“一个且仅一个太阳从东转到西,每天循环一次”,则是对同一实在的三个不同的陈述(或许后两个还都曾被当作“软事实”过)。

作者:潜水多年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潜水多年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4565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