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什么是“启蒙”?(2):“事实”和“观点”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什么是“启蒙”?(2):“事实”和“观点”
所跟贴
关于“事实”和“观点” -- 从其词典定义谈起
--
潜水多年
- (2954 Byte) 2015-1-11 周日, 上午4:06
(201 reads)
河边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标题:
谢谢提供如此丰富的材料。我刚上了一帖,写之前没有读你的帖子。下面
(160 reads)
时间:
2015-1-13 周二, 上午6:10
作者:
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试着从对于真理的理解回答你的问题“对应于左边的实在集合里的每一项,右边即可有一个相应的陈述”,是否应该是“对应于左边的实在集合里的每一项,右边即可有数个相应的陈述”?
我的思路是:如果对应于一个实在的陈述为真,这个真的陈述就应当是唯一的,这是真理判断的条件。所以,如果有“数个相应的陈述”可以同时被判为真,则这些陈述应当是等价的。对于真理判断来说,等价的陈述是不应当作为不同的陈述来比较其真伪的。
但是从存在的真实含义来理解,确如你举的例子(海德格尔就是这样认为),即我们对于being的认识只能从实际的接触才能够得到,因为这个存在每一刻都是不一样的,恰如“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所以斧头不是我们看见的那样一个柄加一块金属砍刀,而是根据人的不同的使用在人的思想里形成对其不同的陈述。海德格尔的这个思想的确指出了过去关于“存在”的定义可能有问题。不过照他这样说来,人相互间又如何对于斧头进行讨论?所以似乎又要回到定义问题上,于是又是being的问题。回到你举出的太阳的例子,似乎我们只能给出关于它的定义,然后在定义内讨论问题。
老芦的“软事实”是如何说的我不清楚,或者是读了后忘了。我觉的定义问题的重要在于人的思想逻辑自身就是有缺陷的。例如我对我儿子说,“年轻人不要总是听父母的,要自己思考,自己做决定。”我儿子马上就会说,“你的这句话我究竟该听还是不该听?”所以,我可能首先要给出我作为说话者的定义:此刻我不是作为你的父亲而只是你的朋友和你说话。
作者:
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6844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