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六四最大的历史功绩 -- 兼答陈大夫的回帖 |
 |
所跟贴 |
六四最大的历史功绩 -- 兼答陈大夫的回帖 -- 潜水多年 - (3839 Byte) 2014-6-14 周六, 上午1:22 (1216 reads) |
陈皮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7/12/01 文章: 3235
经验值: 118330
|
|
|
作者:陈皮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妥协的达成需要有双方的善意。
甘地曼德拉面对的是具有理性和妥协精神的英国殖民者和南非白人统治者,事情才有转圜余地---这某种角度也可以和德国勃兰特跪倒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忏悔相联系。
党内当时有妥协意愿的有赵紫阳万里,可惜都被压制。
所以甘地曼德拉们可以在外蒙以及东欧一些国家成功,但唯独在我党坚强的保守派面前不会有可能。明显的例子,这几天正好香港的“白皮书事件”闹得热火朝天,难道香港人民也是“不妥协”的种类?
所以,侯德健周舵在天安门的所谓“妥协”不过是一种理性“保命”的权宜---这里的保命绝不是贬义词,其决定是值得赞扬的,因为枪声早已响起、甘地曼德拉已一败涂地,剩下的只是生死的简单选择。面对不妥协的“征服者”,再多的死亡都无意义,最多只是留下“哦,天安门广场确实也死了人”一句话。
侯德健周舵们所做的不是“妥协”,而是像是美国士兵在条件不利时在战场上举旗投降不做无谓牺牲一样。妥协的达成需要有双方的善意,枪口正在冒着烟的征服者面前不存在妥协,不枪杀投降美国士兵不是妥协。
如果说整个64学生运动本来是一场包含了模仿甘地曼德拉的“妥协”精神的运动倒是可以成立的,因为64学生一直反对暴力对抗不遑甘地的不抵抗主义,其间甚至还将向毛泽东像泼油漆的几个湖南人扭送给了警方。
1989年,学生们几乎刚刚从反右文革的党文化深刻浸淫的酱缸中爬出来,做到那样的和平理性已很不容易了。到了今天,你可以看到网上各种癫狂的言论,64前后那昙花一现的理想主义似乎已经不会再有了。
作者:陈皮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陈皮于2014-6-14 周六, 上午2:55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