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百年前的洁净中国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百年前的洁净中国   
所跟贴 百年前的洁净中国 -- 芦笛 - (4457 Byte) 2012-1-14 周六, 下午12:30 (1435 reads)
葡萄皮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018

经验值: 31560


文章标题: z我国的下水道历史和现状及污水处理方法------ ghost1980 (393 reads)      时间: 2012-1-15 周日, 上午3:55

作者:葡萄皮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我国给水和排水管道在奴隶社会商周的时候就有了,这个在殷商时代就有了,污水处理是上世纪发展起来的学科,主要处理方法有物理和生化法。

-----by-----千月之雪

2.下水道历史:
《三联生活周刊》去年的一篇报道就指出,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区地下有100多公里、600多条明清时期修建的排水管仍在使用。《21世纪经济报道》去年也报道说,北京当前污水管网的总长度已经达到3800多公里。
北京下水道历史悠久,元大都时主要街道两侧有条石砌成的明沟;明代开始在明沟上加盖条石板,俗称板沟,其中紫禁城内板沟建成后500余年,几乎不见暴雨积水记载。清代逐渐将板沟改建成暗沟(下水道),据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统计,北京城已有明渠和暗沟共429公里。

除了下水道系统陈旧,地下雨水管线和污水管线共用一条管道的做法,影响了雨水尽快排放。

此外,地下管线分属12个单位,也造成规划管理上的困难。

《21世纪经济报道》说,下水道“满流”——管内流量达到了最初设计的最大负荷——比例已经占了60%左右,就像人的静脉血流速度放缓一样,导致代谢不畅通,一些下水道甚至已经“顶托”——下水道井盖都往外顶,不但雨水不往下走,下水道井口还往外冒水。

北京近几年的发展让问题雪上加霜,其中的关键在于表面的大工程大建设急速进行,地下的配套建设却没有跟上。

作者:葡萄皮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葡萄皮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8.88376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