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 山东洪灾近16万人转移 国家四级救灾应急紧急启动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 山东洪灾近16万人转移 国家四级救灾应急紧急启动   
所跟贴 ZT 2010年08月10日大河网: 河南新建黄河大坝现83处大坑沟壑 威胁22万人生命 -- 邢国鑫 - (4160 Byte) 2010-8-10 周二, 上午9:53 (165 reads)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ZT王维洛:舟曲县洪水泥石流灾害原因初探 & 新华网主页 - 新华视频 国土部分析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5大成因 (333 reads)      时间: 2010-8-10 周二, 上午9:55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ZT点评中国:舟曲县洪水泥石流灾害原因初探 王维洛 2010-08-09 10:54:43 [点击:49]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1&post=1083318

BBC 点评中国:舟曲县洪水泥石流灾害原因初探

王维洛 德国工程事务所水利专家

泥石流给舟曲县造成严重破坏

2010年8月7日22时许,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午夜时间形成泥石流,从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向南冲向县城。洪水和泥石流导致舟曲县半个县城的范围被夷为平地,剩余的房屋或是底层被淤泥淹没,或是发生倾斜,或被严重损坏,损失惨重。有报道说,死亡和失踪人数超过2000余人。
灾害的原因

这次灾害的原因除了降雨和所在地区的地理条件外,主要还有:

1.白龙江流域的过度开发。

2.舟曲县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错误。

舟曲县曾以山清水秀而闻名,有“陇上小江南”之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县境内森林覆盖面大,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湿润,生态环境平衡。但是持续五十多年的大面积开荒、伐木毁林,开发矿床,白龙江流域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地质灾害多发区,也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

兰州大学崔瑞萍在其硕士论文“白龙江中游滑坡泥石流防治体系与效益的研究”中指出,“近50年来,人类生产活动增强,毁林开荒、陡坡耕种、不合理开矿、炸石、筑路、修建水工程以及各种开发建设等,造成山 体破坏失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日趋频发,滑坡、泥石流所造成的危害和直接经济损失也日益扩展和增强。”

必须指出的是,白龙江的梯级开发和白龙江的渠道化,是造成这次灾害的一个主要原因。舟曲县人口不过13 多万,但是配合白龙江的梯级开发,舟曲县境内的水电开发项目多达四十余个,已经建成的有巴藏水电站等15座水电站,还有虎家崖等14座水电站在建。越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想通过大规模的开发改变状况的行为就更激烈。

特别是地方政府的领导想通过开发措施来显示其功绩,往往只注重个人的眼前利益,而忽视百姓的长远利益。建设水电站壅高水位,容易引起河道里两岸的山坡发生滑坡和泥沙流。建设水电站所开挖的土石方回填山沟,又为滑坡和泥沙流提供了充分的松散的物质材料。
城市规划错误

舟曲县城位于白龙江的两岸的狭长地带。这种城市规划布局完全照搬平原地区大城市沿河布置的形式,去找寻什么水景,提高土地价值。城市规划完全不顾白龙江是山区河流,舟曲县位于狭窄的山区峡谷的地理位置。人们看到,白龙江全部渠道化,用水泥将白龙江压缩在一个很窄的断面中,河流两侧密集地规划和建设了大型的多层建筑。

山区河流洪水水位变幅大,洪水中常常挟带大量的石块,甚至是巨石。狭窄的渠化河道不能满足洪水的下泄,巨石很容易在狭窄的河道中形成自然坝,坝后形成堰塞湖。加上两岸大型的多层建筑的阻挡,坝后堰塞湖的水位才有可能升得很高,造成大灾难。

白龙江河谷狭窄,居民点本应该分散布置。但是舟曲县城的两条发展轴,一条沿着白龙江发展,一条由南向北延伸。城市的建设破坏了北边地区山坡的稳定。这次泥石流正是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形成,沿着城市发展轴由北向南冲向白龙江。

将县城医院布置在城市最低洼处,这是城市规划的又一错误。县城多数建筑被洪水淹没了两层,但是县城医院却被洪水淹没了三层。医院在救灾过程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救灾的重点。由于医院三层被淹,医院的全部药品失去作用,灾后发出的第一个信息就是,舟曲县缺少药品。
江源地区是中国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发生灾害的舟曲县位于中国的广义范围的江源地区。白龙江是嘉陵江的支流,而嘉陵江又是长江的支流。江源地区是中国的水塔,也是中国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舟曲县洪水泥石流灾害的原因是江源地区的过度开发和城市规划中的错误,但是其本质是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必然结果。但愿此次灾害能为人们敲响一次警钟:江源地区的江源地区保护,关系到你我,关系到子孙后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全部跟贴
o 这些灾害的产生原因还是有共同点 贝苏尼 [134 b] 2010-08-09 14:10:56 [点击: 30] (1083343)
 人定胜天,与天奋斗其乐无穷,是中共政府长期以来的治水思想 博讯螺杆 [600 b] 2010-08-09 17:22:39 [点击: 1] (1083364)

新华网主页 - 新华视频


国土部分析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5大成因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0-08/10/c_12427061.htm

mms://media.xinhuanet.com/media3/fazhishehui/100810074303_qinlai_04.wmv


www.XINHUANET.com   2010年08月10日 07:47:43  来源: CCTV

一是地质地貌原因。舟曲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徐绍史说,舟曲一带是秦岭西部的褶皱带,山体分化、破碎严重,大部分属于是炭灰夹杂的土质,非常容易形成地质灾害。

  二是“5•12”地震震松了山体。徐绍史说,舟曲是“5•12”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而山体要恢复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5年时间。

  三是气象原因。徐绍史说,今年,国内大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这使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出来,遇到强降雨,雨水容易进入山缝隙,形成地质灾害。

  四是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由于岩体产生裂缝,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深入岩体深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五是地质灾害自由的特征。徐绍史说,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今年国内发生的地质灾害有1/3是监控点以外发生的,隐蔽性很强,难以排查出来。所以一旦成灾,损失很大。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8786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