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 山东洪灾近16万人转移 国家四级救灾应急紧急启动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 山东洪灾近16万人转移 国家四级救灾应急紧急启动
所跟贴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 山东洪灾近16万人转移 国家四级救灾应急紧急启动
--
邢国鑫
- (2149 Byte) 2010-8-10 周二, 上午9:50
(523 reads)
邢国鑫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标题:
ZT 2010年08月10日大河网: 河南新建黄河大坝现83处大坑沟壑 威胁22万人生命
(165 reads)
时间:
2010-8-10 周二, 上午9:53
作者:
邢国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河南新建黄河大坝现83处大坑沟壑 威胁22万人生命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0-08/10/c_12427041.htm
2010年08月10日 07:39:53 来源: 大河网
一场中雨,新大坝就被冲成了这样。
在黄河公铁两用桥西不远处的黄河北岸,有一条命名为“双井控导工程”的大坝。这条防洪大坝建成刚两个月,但前几天一场中雨过后,大坝上到处都是大坑和沟壑。按要求,大坝必须用黏土,而该大坝用的却是就地取的黄沙土,且没有夯实。昨天中午,一位村支书指着大坝上的沟壑对记者说:“如这条大坝被大雨冲毁或被黄河洪水穿透,黄河滩地仅原阳县就有7个乡22万多人的生命和财产会受到严重威胁……”
反映:大坝建成不久就露衰象
“原阳县韩董庄乡朱贵庄村南边黄河北岸的防洪控导工程有质量问题,用的土不是黏土,而是就地取的黄沙土,并且没有夯实。防洪大坝建成刚两个月,一场中雨过后,大坝上到处都是大坑和沟壑。”8月8日上午,原阳县韩董庄乡村民斯先生等人向记者反映。
昨天9时,原阳县韩董庄乡3名村干部专程来到报社,再次向记者反映双井控导工程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他们说,他们代表的是附近6个村的群众。其中一位村支书对记者说:“现在正是汛期,我们一看天气预报说有雨,就吓得夜晚都不敢睡觉。前几天下了场中雨,新坝被冲得千疮百孔,河水涨到了新坝根部,很多群众害怕洪水越过大坝,都不敢在村里住了。”
现场:大坝上有83处大坑和沟壑
昨天中午,记者沿黄河北大堤自西向东来到现场。在双井控导工程最西端负14坝至负16坝约100米的距离间,记者看到大坝有14处被雨水冲出的沟壑,其中有的沟壑长三四米、深一米多。
在大坝南侧,有一个5米多深的大坑。某村李支书对记者说:“这大坑就是修建大坝时就近取土挖的。”
李支书指着200米外的玉米地说:“我当时看过图纸,按规定应在200米外的黏土地上取土。施工方送到有关部门化验时用的是黏土,但实际施工中黏土一方也没用,全用的是黄沙土,因为用黄沙土可以就近取土,节省运土的费用。”
在负7坝西20米处,记者见到一个被雨水冲出的大坑,6米宽的大堤被冲毁了一半,坑深两米;在负7坝东20米处,大堤被冲毁了三分之一,深约两米多。记者用脚在冲毁的地方稍一用力,便踩塌了一大块沙土。
在“双井控导工程”标牌处,记者看到,滚滚的黄河水距大坝不到20米。一名村民对记者说:“前几天下雨,河水涨到大坝处,我们全家啥都不要了,锁了门跑到县城,住了两天后才回来。”
记者由西步行到最东头,发现防洪大堤上被冲毁的路基石横七竖八到处都是,被冲出的小坑不计其数。在负16坝至5坝两公里长的大坝上,记者数了数,共有83处被雨水冲出的大坑和沟壑。
支书:层层转包导致偷工减料
在一位村支书的引见下,记者见到了解双井控导工程有关情况的另外三位村支书。
一名李姓支书说:“双井控导工程实际上是原阳县7个乡22万人的护村大坝,始建于1973年。30多年来,大坝历经黄河冲刷,依然安然无恙。这次建新坝,其实就是把老坝取直。据说,这次国家投入资金1900多万元。国家对于新坝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要求必须在300亩划定的取土区取黏土,经化验合格才能使用。工程规定,每30厘米为一层,垫一层就要轧实一层。但开封市河务局中标后,又层层转包,层层剥利,最后轮到农民施工时,已没一点利润了。他们为了省钱,就地取黄沙土,黏土一车没拉。堆起的黄沙土每一米半才轧一次。最后施工方还让吴厂村和双井村出具假证明,说取黏土毁坏了300亩庄稼,又骗取国家资金26万元。这样的工程,不知道监理单位、验收单位是如何监理和验收的?”
一名女支书对记者说:“前几天下雨涨大水,群众怕新坝被水冲毁给我打电话,我赶紧向乡领导汇报,乡里又向县里报告……”
年逾七旬的双井村老支书兰某提及此事气得双手发抖:“这是名副其实的豆腐渣工程,使滩区22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两位村支书告诉记者,双井控导工程的验收单位是新乡市河务局,监理单位是焦作一家监理公司。
盘点20世纪全球十大洪灾(组图) 新华国际 2010-07-29 10:56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7/29/c_12386817.htm
盘点20世纪全球十大洪灾(组图) 新华国际 2010-07-29 10:56
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7/29/c_12386817.htm
1887年中国黄河大水灾,死亡数百万人 黄河常被人们称为“中国的悲伤”。它既是一条创造生命、施以恩泽的母亲河又是一条暴怒的巨龙。聪颖智慧的人类留恋这片肥沃的黄土地,而滔滔黄河水似乎不满于人的执拗,依旧肆无忌惮地奔涌在中原大地上,从西汉文帝十二年到清朝道光二十年的2000年间,共有316年发生黄河洪水,即不足6.5年一次。但创世界悲惨史记录的当属1887年春季洪灾:这年,河南省遭受暴雨袭击后,接着黄河在流经郑州市的急转弯处决口。凶猛的河水几秒钟内围住了郑州城,水深十几米,毁掉中牟城,洪峰到达古城开封时水位高达近40米,完全淹没了开封以东数千个村镇,虽然这次水灾缺乏精确的死亡统计,但最保守的估计为150万人,也有学者测算为700万人。
举报
黄河防汛不容忽视 齐河气象服务全面备战 新华网山东频道 2010-06-24 16:05
峻,齐河气象部门认真贯彻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汛期黄河防汛气象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多措落实气象服务,全力备战防汛。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突发性、反常性、不可预见性十分突出,而黄河洪水具有丰枯交替的规律,自1996年以来黄河没来大洪水,发生大洪水的几率越来越大。这些反常事件给黄河防汛工作敲响了警钟,黄河山东齐河段虽经过9次调水调沙的冲刷,但河道槽高、滩低、堤根洼、堤外更低的"二级悬河"形式仍没...
www.sd.xinhuanet.com/qx/2010-06/24/content_20158913.htm
翰斯敦的水库堤坝崩裂,死亡7000余人,1889年美国的约翰斯敦洪灾,位于宾夕法尼亚山,高出约翰斯敦的水库堤坝崩裂,2000万米立方米水压崩山谷,使数个城镇和约翰斯敦变成废墟,死亡人数达7000人。在数千人的公墓中,死难者不知姓名,无法作标记。《纽约世界》杂志刊载过一篇最令人难忘的灾难后记:“这种从天而降的恐怖绝不会从美国任何城市消失。恐怖接踵而来,忧虑越来越多,公墓相挤,家破人亡,景象十分悲惨。这一奇迹任何人看了都会神经失常。”
“脆脆”复“脆脆”,“豆腐渣”工程何时休
2010年07月28日 16:40:51 来源: 人民网
25日早,武汉一路口,因拆迁施工,垮塌的墙体压倒工地围墙边的十余根线缆,变形的线缆又拉断了两根水泥杆。在抢修时,工作人员剪断路口拐角处牵扯的线缆,巨大的反弹力加上连锁效应,竟又拽倒5根水泥杆。幸运的是,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拆迁工地的水泥杆倒下时,现场没有施工人员;对面两根水泥杆倒下时,线缆被交通信号灯杆支撑着;数十米之外的水泥杆砸向民房,致使民房二楼的防盗网和阳台变形,断为三截的水泥杆,最终落在两家餐馆的角钢架上。(据荆楚网26日报道)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感到又好笑又可气。野蛮的拆迁过程加上粗鲁的维修经过,简直比好莱坞大片还精彩。拆迁过程竟能野蛮地压倒十余根线缆,电线杆竟能脆生生地被拉倒7根。由其让人惊叹不已的是,暴力拆迁竟也有意外收获。这则奇闻让人们深信,一切皆有可能!
惊叹之余,笔者忍不住又想问一句,咱们的建筑究竟是怎么了?
还记得2009年底重庆忠县出现“楼脆脆”,一幢建筑面积5065平方米的7楼1底商品房,一夜之间竟出现大梁断裂、墙体可插进手掌等险情,仅靠10多根木棒支撑,防止垮塌。当时忠县建委主任黄仕满表示,“楼脆脆”折射出的是乡镇城镇化推动中“有些环节衔接得不好”,这些教训有待今后反思和规避。就在几个月前,郑州的“桥脆脆”又“脱颖而出”。这座造价700多万元的郑州市东风路文化路人行天桥,修成仅1个多月,就遭“破相”。有市民投诉,新竣工的桥面上铺设的塑胶地垫是“豆腐渣”,高跟鞋一踩就碎,桥面和台阶上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洞。
接连不断的“脆脆”们让人心生畏惧,楼房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本该牢靠、坚固,但是“楼脆脆”的出现让人对建筑的质量产生质疑。过街天桥承载着安全、便利的使命,造价700万仅1个月就变成“桥脆脆”,老百姓不得不产生疑惑,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能都体现在哪儿了?“杆脆脆”的出现虽然很意外,但是这绝不仅仅是个意外。“巨大的反弹力”能拽倒的这5根水泥杆,即使没有这次“意外”的拆迁事故,以后也迟早是要暴露的。非得等到倒下的水泥杆砸着行人,砸倒房屋,类似的“豆腐渣”工程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的监督部门才能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吗?到那时,恐怕就不是几个负责人跳出来说,“这些教训我们一定反思,避免再次出现”就能作罢了吧。徐冬儿
作者:
邢国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邢国鑫于2010-8-10 周二, 上午9:56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ZT王维洛:舟曲县洪水泥石流灾害原因初探 & 新华网主页 - 新华视频 国土部分析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5大成因
--
邢国鑫
- (2523 Byte) 2010-8-10 周二, 上午9:55
(334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249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