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芦笛又漏怯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芦笛又漏怯   
所跟贴 芦笛又漏怯 -- 马悲鸣 - (391 Byte) 2010-8-04 周三, 上午7:22 (791 reads)
小小衲
[个人文集]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7/08/18
文章: 6016

经验值: 188261


文章标题: 老马这次漏怯漏的大了。自古这个字就是“证”,不是“症”。这并不是通假字。这两个字在中医中有很大区别 (297 reads)      时间: 2010-8-04 周三, 上午8:59

作者:小小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光是解释这两个字区别的文章就汗牛充栋。老马在笑话老大之前,应该先查一查。

就我自己的理解,简单来讲,“症“好比西医里讲的病,而“证“则是人体对西医所谓病因的整体反应。中医有一套特殊的话语系统,来描述人体的内平衡的紊乱,也就是证。

用西医的语言可以描写“症“,但是描写不了“证”。

所以在中西医碰撞(结合)的时候,人们发现有“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的情况。就是说,在西医来看截然不同的病(症),在中医看却是同“证”,所以疗法可以相同,vice versa。

不管我自己的理解对不对,翻开任何一本中医书,古代的也好,现在出版的也好,说起辨证论治来,用的都是“证”这个字。

我和“注册“就是在中医论坛上讨论“证是什么”时认识的。英雄惜英雄,不觉已5年了,虽然还没有见过面,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芦老大对西医有多少认识我们先不去说它,但是老大对中医是真懂,不是一点半点,老马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和他较劲,否则肯定会吃亏。

用计算机研究中医,我知道有很多group都在作,目的和老马相同,但是都还不太成功。很大一个问题就是老马说的,缺乏数据。所以我总想整合中西医,使中学西渐,用中医的思想去整理/分析/解释西医所积累下来的海量数据。可惜这还是个梦,10年之后,功成名就了,不用发愁饭碗了以后再说吧。

作者:小小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小小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3846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