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略评“先筑坝,再测量”的伟大战略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略评“先筑坝,再测量”的伟大战略
芦笛
世上就是有这种怪事,外行敢出来鼓倒内行,“我要注册”连医学院开些什么课都不知道,连生理学学的是什么都不懂,连发明并使用注射器需要基础医学知识都敢否认,连开颅术不需要基础医学知识的昏话都敢说出来,连出汗是为什么的烂常识都没有,就敢出来说医学不是科学,西医是杀人犯,人住进医院去死得更快。
前段他把这笑话做大做强,扬言要用老鼠作模型把汗法引入西医,引出医学大革命,待我告诉他,第一,老鼠不会出汗,他选错模型了。第二,出汗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结果,中医所谓“汗法”,其实是所用的药物刺激了交感神经系统引出的副反应,出汗本身什么治疗作用都没有,所谓“解表”是基于无知的误解,是“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式乱找因果关系的典型的中式糊涂“思维”,他又紧急改口,说他们建立老鼠出汗模型是为了研究应激反应(当然我没看见原帖,是小衲后来告诉我的,不知道是否真的如此),却仍然连下列烂常识都不知道:1)应激反应从来不是中医概念而是西医概念,即使使用出汗量作为检测指标去研究人体应激反应,那无非是为西医研究添加了一个测量指标,既不是中医研究,也不是什么把中医思想引入西医。2)应激反应有许多可靠的测量指标,而只有完全彻底的白痴+外行才会用出汗量去作为测量指标,因为不是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会出汗,莫非那些动物就没有应激能力?3)就连中学生都知道,人体之所以要出汗,目的是靠蒸发降温,并不是为了应激。出汗与应激状态并无明确的正相关关系,只有外行白痴才会想到用它来检测机体的应激状态。诚然,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出汗可能增加,但那是为了准备剧烈运动,说到底还是为了降温。而连文盲都知道,气温升高时,哪怕睡在家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照样可能挥汗如雨,若以出汗量为检测机体应激状态的指标,岂不是要误认为机体处在应激状态?这是哪家白痴的科研方法?
可就这样一个惊天动地的浑人,竟然敢在跟帖指责我:
“我根本懒得看你主题中的纯粹外行的水利学分析,所以也指不出什么错误,我只是被你那种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彻底折服了 ”!
嘿嘿,他居然还知道世上有“大无畏的无知者”这种net pest存在!您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他这个连起码生理卫生常识都没有的文盲断言医学不是科学的时候想不起这种话来?当真是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就连这么一个短帖,他都没那基本智能写得不自相矛盾──连白痴都知道,您既然连我的帖子都没看,凭什么断言我那是“纯粹外行的水利学分析”。连外行分析都挑不出毛病来,这智力是不是也太低下了些啊?为什么您的外行分析谁都能挑出车载斗量的劣等错误来涅?
我当然是外行,不过,我说的那些道理,任何具有常智与中学文化的人都能立即明白,根本就挑不出什么错误来。那简单公式我已经告诉大家了,不是为了计算,而是告诉大家几个简单事实:
一、水力坡度确实存在,不可能为零。
二、它是一个变量,随流入量与流出量增加而增加,与库容成负相关。
三、筑坝的隐忧,是把大坝水位叠加到库尾上去,使得库尾水位恒高于大坝水位,因此,在大坝水位高到一定程度时,如果水力坡度因洪峰到来而剧增,重庆就可能被淹没。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专业知识,而是常识,是人都能理解。然而奇怪的是,专家院士们就是不懂。唐好色虽然不是内行,却也在这点上胜过了专家,居然还能明白这简单道理,承认了水力坡度确实存在,也总算看懂了水库把大坝水位叠加到库尾水位去的要点,甚至看出了关键问题是要确定大坝的存在究竟把洪峰抬高了多少,能做到这些,不愧是群愚中的佼佼者,歪二蛋!不负我哼哼教诲群氓花的一番心血、
可惜此人的毛病,是跟那郎咸平郎小白一样,忠党爱国过了份,因此要发明出“筑坝以前已经用大型计算机作了模拟,筑坝以后的任务是实际测量,以改善模拟的精确性”的神话来(虽然他没有直接这么说,但涵义就是这个,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抵赖)。
Is that so? 是几时梁鸿接了孟光案?我怎么就不知道涅?现在就请您这位坚贞卫道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给大家介绍介绍那“不吃素的大型计算机”在筑坝前的模拟结果,好伐?专等!热望!不胜翘首期盼之至!
其实大众之所以对这背时工程怒火腾腾,要出来“唱衰”,正是因为为你无限热爱无限崇拜无限敬仰无限忠诚的“洋共”,到现在也没学会在工程前进行广泛全面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以及流弊预估,什么问题都没弄清楚就匆忙上马,“先筑坝,后测量”,将土共时代的“边施工边设计”的优良传统发扬到淋漓尽致。
建议足下以后再出来保卫党中央时,先去做点起碼家庭作业,以便与敬爱的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不要随时追加神话,好伐?别的不说,请足下“高屋建瓯”(我还真不知道什么是“高屋建瓯”,只知道“高屋建瓴”。不过,瓯和瓴也差不多,按《说文》,瓯:小盆也;瓴:瓮似瓶也。一个是盆,一个是罐,既然能把装水的瓦罐搬到屋顶上去,又胡不可把瓦盆也搬上去?),去芦区看看过去我等当年与白痴专家、智障骗子WM的争论,省得我再在这儿重复劳动,好伐?
现在来看你敬爱的洋共在工程论证时用“不吃素的大型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水力坡度是多少,据赵世龙的文章:
“关于三峡水库的水力坡度目前有五种说法:(1)水力坡度为零(三峡工程论证移民组)(2)水力坡度为万分之零点七(三峡工程论证泥沙组)(3)水力坡度为万分之零点六到万分之零点七(长江水利委员会汪总工)(4)水力坡度为千分之一点九到千分之三点(长江水利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寥志丹)。(5)三峡论证泥沙组负责人林炳南在‘工程泥沙’篇中详细论述了三峡建库前后的坡度问题。‘川江是山区河流,坡陡流急,平均坡降约为万分之二,是下游平原河道上荆江坡降的3倍。’”
这五种说法中,我不知道哪种是用您那不吃素的大型计算机计算出来的,知道的就是您毕恭毕敬请教的那位水利专家wm和他的师父“水博”采用的是三峡工程论证移民组的数据,坚持认为水力坡度为零,为此辱骂王维洛是傻逼:
“实际上三峡大坝蓄水135,按着王先生的理论,奉节( 距大坝162.2公里)的水位自然就要比135高,可实际上确实一样高,他自己就该骂自己的是SB,BTW 万州 (距大坝281.3公里),恐怕万州的河床的海波都在135之上。
SB他已经当定了。”
这就请您当众透露您的独家信息来源,向我等屁民介绍一下,您那不吃素的大型计算机算出来的“线性的每公里水位上涨x米的模型”是多少,好伐?如果说不出来,是不是得当众收回您那“大坝筑成前已经用不吃素的大型计算机模拟过,而且考虑到了水力坡度的问题”的神话,以免误导百姓?
当然,这是假定您有足够的承担言责的decency。如果没有也不要紧,那就请赶快表个态:“洋共当局在修建如此巨大的大坝前,竟然未用大型电脑(无论吃素与否)进行起码的模拟,连水力坡度这个重大问题都忽略了,完全是大老粗痞子治国的家风在新时代的大发扬”,好伐?这是最起码的啊,您不是特别重视不吃素的大型计算机的模拟预估么?若您连这个态都不敢表,那也请解释一下苦衷何在,好伐?
您在第一条中说的事,正是我那“瞎搅合的烂公式”讲的要点──关键是要确定筑坝把洪峰抬高了多少,因此必须确定汛期的平均水力坡度是多少,而这就是大坝筑成前的工程论证要完成的首要任务。然而不幸的是,大坝工程论证组恰恰没做这方面的工作,把175米人为定成正常蓄水位,有官方媒体新华网在工程完成前提供的资讯为证:
“三峡水库大坝在宜昌市三斗坪。在正常蓄水位175米、5年一遇来水的回水线时,水库末端位于重庆市江津市羊角滩(芦注:根据Google地图在寸滩西南约40公里处),水库长度为662. 9公里、水面面积为1045平方公里。水库将淹没632平方公里陆地,涉及重庆、湖北两省的19个县市区,淹没线以下人口84. 62万人。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规划动迁人口共计约为120万人。是全世界淹没面积最大的水库。
三峡水库的平均宽度为1576米,没有一个‘大肚子’库段,是一个典型的狭谷型水库,又称河道型水库,不像北京密云水库、浙江新安江水库、湖北丹江口水库那样为典型的湖泊型水库。”
基于这静态估计,三峡工程移民论证组罔顾王维洛那“文科”的大声疾呼,把移民红线武断定在177米,请您这位忠党爱国的好同志说说,在这问题上,到底是你虚构的“不吃素的大型计算机”弄对了,还是王维洛那文科兼民科弄对了,好像你自己经过高屋建瓯之后也不得不承认,水力坡度是存在的,“今天的落差已经降到了9.18米”,并不是零,是不是?
关于第二条您对高屋建瓯的强烈呼吁,我至表欣赏,不过这似乎并不是您发明的,当初我就曾用过那儿来的数据驳斥过wm那位理工科专家“水力坡度为零”的胡说八道。
关于您的第三条,我为您的迟钝深感吃惊和遗憾。大家一直在说的,不是您想当然的:“所有这些批评, 归根结底都是在说三峡容量不够, 但这是能造的最大的水库. 造了, 对控制洪水就有弹性; 不造的话, 过几年下游就一片泽国.”
我等再笨,也没笨到这份儿上去吧?您哪来的那份自信,竟会假定我们的脑袋会石化到您的地步(或您假想的地步,待考)?佩服哦,看来华人的基因就是有问题,我看论自信与气魄,您跟鸡血疗法的发明者和我要注册毫无区别。
再做一次重复劳动,重复一下过去我和WM争论时反复说过的问题:
一、水库施工前,没有用不吃素或吃素的大型电脑做模拟,完全忽略了水力坡度的存在,更无视水库特别狭长(长度为662. 9公里,平均宽度仅为1576米),因此若水力坡度略有增加,落差的净增值都将非常之大,必然要影响到重庆的特点,而使用白痴机械石化头脑,进行静态设计,将175米设定为水库正常水位,将177米设为移民红线。
二、大坝建成后才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不得不缩减有效库容,从来不敢把水位蓄到正常蓄水位,这就意味着根本达不到原来设计的发电量与船舶运输量、
三、更严重的是,因为忽略水力坡度问题,使得淹没重庆成了悬在当局头上的达摩克利剑,当局为了维护面子,只能保上游,于是便在汛期放水,枯水季节蓄水,使得水库完全成了个水害工程,张光斗已经如实坦白了:
“三峡的防洪库容问题可能你们知道了,没有那么大。这个研究是清华作的,钱副主席 知道后,把长江水利委员会找来问,他们也承认了。这也可以解决,无非把水位降到 135米,影响几天航运。但这件事在社会上公开是不行的。”
因此,官方宣传一改水库修成前的调调,再不敢鼓吹三峡的伟大蓄洪功能,改为“滞洪功能”了,这都有官方文告为证。只有忠党爱国到了丧失理智的海外孤臣孽子,才会比官方还积极,宣称三峡水库确有伟大的防洪功能!
官方堵窟窿的另一办法,是把原来的175米的“正常蓄水位”,偷偷改为“千年一遇的洪水期”的大坝水位:
“三峡水库调蓄不同频率洪水时,相对应的水库最高水位列于下表:
洪水频率 枝城控制泄量?(立方米/秒) ? 水库蓄洪量(亿立方米) 水库蓄水位?(米)
5% (二十年一遇) 56700 73.3 157.5
1% (百年一遇) 56700 143.3 166.7
0.1% (千年一遇) 71500 221.2 175.0”
请看,在20年一遇的洪水期,大坝水位才是157米,而要到千年一遇的洪水期,大坝才能达到原设计的“正常水位”,可见原设计的有效库容被偷偷降低了多少!
就连白痴也该知道“水利工程”与“水害工程”的区别吧?人类要修水库,无非是调节下游的流量,汛期把水储起来,减轻下游水患;枯水季节把存下来的水放出去,解救下游水荒。这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唐好色同志就算再忠党爱国,想来也不得不承认吧?这不就是您说的“对控制洪水就有弹性”的意思么?
若您承认了这一点,只怕也不得不接着承认,一个能工作的正常水库,大坝水位在汛期时应该达到最高值,在枯水季节应该为最低值,是不是啊?这种正常工作状态只能在特大洪水到来时才能被打破。那时因为来水量太大,为怕垮坝或溢坝,不得不在洪峰到来前大量排水,以腾出库容接纳洪峰。但那是非常状况下的特例,决不能是常态工作情形,是不是?即使在这种特例下,当洪峰到来时,大坝水位也该是一年中的最高水位,对不对啊?
若您能接受这不需要任何智力便能理解的常识,则应该立即看出,三峡水库若是个正常的能工作的水库,则在一般的汛期的大坝水位应该高于175米,而在枯水季节的大坝水位则低于此值,175米才能称为正常蓄水位,系不系啊?可现在官方直接就告诉大家,那“正常蓄水位”只有在千年一遇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请问,这种水库“对控制洪水”到底有什么“弹性”?
若您对以上烂常识还有什么不理解之处,do feel free to ask, OK?
若您的智能确保了您能接受以上是人都能明白的烂道理,则立刻可以看出,三峡水库之所以不敢实现原设计的蓄洪功能,乃是因为设计人员当初完全忽略了水力坡度的问题,使用机械石化头脑作静态设计,而无视文科兼民科兼骗子兼傻逼的王维洛博士一再告诉他们的烂常识:高峡出的不是平湖,是斜湖。三峡水库选址本身就是巨大的错误,那种极度狭长的峡谷型水库,库容有限,水位落差却极大(长约663公里,即使平均斜率为万分之一,那落差也是66.3米),根本就不适合修水库,起码没有什么防洪功能。更何况水库以下的长江还有许多支流,水库对那些支流(如汉江)根本就没有什么“弹性控制作用”。防洪的目的完全可以用在各支流修许多小水库来达到,那样投资要小得多,而且不会有威胁重庆的隐患。
这都是王维洛那民科兼文科兼骗子兼傻逼在90年代就说过的话,连篇累牍地登载在当时的海外中文杂志上。上引资料已经证明了他说的一点都不错:因为狭长,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本来就有限,而忽略水力坡度做静态设计的结果,更使得当局为了避免上游水患,不得不在汛期放水,加重下游水灾。而为了保证发电量与通航,又不得不在枯水季节蓄水,加重下游水荒。只有狗屁不通、头脑石化、擅长于隧道眼思维的蠢货,才会以为大家“归根结底都是在说三峡容量不够, 但这是能造的最大的水库”,连分散在支流修小水库的替代办法都想不出来,而只有党外兼海外布尔什维克、21世纪无师自通的文革小将,才会效法张天师作宗教式预言(prophecy):“不造的话, 过几年下游就一片泽国”,您说是不是啊?
其实三峡水库是水害工程,官方早已经间接承认了,只是爱党白痴的爱党激情淹没了他们比较dim的神智,看不出来而已。王维洛那民科兼文科早就警告过,三峡水库的泥沙沉降将是个严重问题,而设计人员如同当年设计三门峡水库一样,完全忽略了这问题,将来必然要遇到水库淤塞的问题。水库修成后这果然成了个难题,于是他们便做出了举世震惊的“排浑蓄清”的中国第五大发明,亦即在汛期河流夹带泥沙量大时放水,在枯水季节河流比较清澈时蓄水,这样固然减轻了水库的淤塞,却对下游实行了“肥肉上添膘,鸡脚上刮筋”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伟大战略。实行这种战略的工程,到底是水利工程还是水害工程哪?
累了,歇歇,再……,再来撕剩下那两条还是三条。
(未完待续)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芦老: 僵逼糊头运动... 反了,TNND造反了! -- 邢国鑫 - (1714 Byte) 2010-8-02 周一, 上午9:33 (192 reads)
- 一句荒唐話需要十句話來駁斥. -- 唐好色 - (185 Byte) 2010-8-02 周一, 上午8:57 (230 reads)
- 芦老的文章气势滂渤,看起来确实过瘾. -- 越南人 - (0 Byte) 2010-8-02 周一, 上午7:54 (119 reads)
- 芦老,大型计算机不吃素是我先说的,您老应该骂我才对,不该连累好色网友. -- 越南人 - (49 Byte) 2010-8-02 周一, 上午7:46 (273 reads)
- “王维洛那民科兼文科兼骗子兼傻逼”说:建大坝要移民4-5百万,现在实际数字是100多万,理论和实际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 布朗运动 - (0 Byte) 2010-8-02 周一, 上午6:12 (118 reads)
- 国内高中地理只有文科学生在高考中是必考科目,但是地理系并不是文科系。国内大学地理系招生都是从理科生中招 -- 豆腐 - (571 Byte) 2010-8-02 周一, 上午4:12 (179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