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讨论] 重实帝国 (中华名不正 - 中空虚弱 D 民族) 实现复兴应该恢复和倡导“鑫世鸡D二奶文明”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讨论] 重实帝国 (中华名不正 - 中空虚弱 D 民族) 实现复兴应该恢复和倡导“鑫世鸡D二奶文明”   
所跟贴 [转帖] 国人“包二奶”的文化寻根和历史渊源 7826 次阅读 毛席的妇女观,就是三个字:玩女人! -- 邢国鑫 - (11455 Byte) 2009-12-05 周六, 下午1:16 (435 reads)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新闻] 2009年11月25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刘少奇和他的六个妻子 (411 reads)      时间: 2009-12-05 周六, 下午1:21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才女李清照为何从大奶沦为二奶?

http://bbs.readbuy.cn/viewthread.php?tid=216





李清照是北宋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之女,书香门第的熏陶,天生的兰心慧质,使她花样年华之时就成为了名动天下的一代才女。从李清照的那些诗词佳作之中,看到出来,早年的李清照是活泼的、幸福的,聪颖高雅。那回首嗅青梅的女子正映照着李清照幸福的笑靥,在和丈夫赵明诚结为伉俪之后更是夫唱妇随,饮酒、斗茶、踏雪、赏花、作词,笛声三弄,梅心惊破,李清照拥有了多少春的情意。这些虽很平常,却是代代女子最为羡慕向往的。而那个饮酒微醉急急朝回赶误入藕塘,惊起鸥鹭无数的画面是何等的温馨、甜蜜,充满了梦幻色彩。
  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婚姻是金石良缘,恩爱夫妻,神仙眷侣。其实,他们二人的夫妻生活并非如此。赵明诚曾经不止一次地喜逢“天台之遇”,在外地包养过年轻貌美的二奶,而且长期流连外地,“乐不思蜀”而不愿回家。看到第三者的插足,李清照也因此发出“婕妤之叹”,两人关系曾出现过不小的裂痕。
  古代婚姻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结婚之后难得长期和谐。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近乎完美,李清照的《一剪梅》就是深挚缠绵的情感的生动写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脍炙人口的抒写别离相思的名篇,打动了无数的后代读者。但是,这无疑是李清照在不知道赵明诚纳妾的情况下的内心感情的流露,而当李清照得知丈夫流连忘返、乐不思蜀的真相后,感情便出现一落千丈的反差。
  她在后来所写的《声声慢》一词中也说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无疑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一个“愁字”。那么,李清照究竟为何而愁呢?其实,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因为她为无端遭到丈夫赵明诚的冷遇而愁,也为自己已过不惑之年,却“无子嗣”而愁,更为自己和何以“无嗣”的难言之隐而愁。
  宋徽宗大观元年,即公元1107年,二十七岁的赵明诚与二十四岁的李清照因故回到老家青州,隐居乡里。政和七年,即公元1117年,赵明诚开始离开家乡,开始了新的一轮仕途奔波生活。李清照则依然留在青州老家,他们夫妻两人有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分离生活。直到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四十一岁的赵明诚奉命到莱州在一任知州。这一年,李清照三十八岁。作为一地州府长官,赵明诚已经有能力将李清照从老家青州接出,到任所团聚。于是,这一年的秋天,李清照离开居住了十四年之久的青州,风尘仆仆,前去与赵明诚相聚。
  然而李清照并没有因为独自苦度五年的光阴、而今终于重聚而感到喜出望外。她在前往莱州途中路过昌乐时所作的《蝶恋花》和初到莱州时所作的《感怀》诗,依然没有摆脱愁苦意绪的纠缠,情绪十分低落。
  她在《蝶恋花》一词中写道:“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这首词南宋文人曾慥的《乐府雅词》卷下题为李易安作,元代文人刘应李《事文类聚翰墨大全》后丙集卷四收此词,题作“晚止昌乐馆寄姊妹”。为何此时李清照不想念自己的丈夫,而想起自己的的“姊妹”呢?其中的含义是不言而喻的。
  赵明诚在离家的五年间,包养几位年轻貌美的二奶,以供平日歌舞娱乐,应该是可以肯定的事实。李清照与赵明诚特别尊崇的文坛前辈苏轼,平生并不好色,且因目睹了友人徐君猷的歌儿侍妾胜之的无情而频频劝告他人不要蓄妾。但没有任何资料记载表明赵明诚对李清照专注到“心无旁骛”的地步。而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中只言片语所透露的消息,也正说明了赵明诚生前曾蓄养侍妾的事实。李清照叙述赵明诚临终之前,“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分香卖履”的典故出自曹操的《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组履卖也。”这是曹操临终之际的遗嘱。他把自己部分遗产分配给各位侍妾并对她们的生活细节做出安排。李清照用这个典故,是为了突出他们两人最终感情如一,赵明诚临终之际并无牵挂其它女人。但反过来说明,赵明诚虽然包养了好几房二奶,但并没有将自己的遗产分给她们。
  既然赵明诚包养二奶,那么,为何从前李清照并无怨言,直到了这次前去莱州团聚乃至见面之后才突然爆发出来呢?由此可见,过去,李清照并不知道丈夫在外面包养二奶,直到这次莱州相聚之时,才知道丈夫包养二奶的真相,于是才有了这次怨愤的总爆发。但综观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生活,出现这种情况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有三:
  一是李清照独自在家苦苦等待了五年的时光,如今她早已年过三十,而且渐渐向四十岁靠拢。一方面,随着岁月的流逝,李清照已经由一位风华正茂的女子变为中年家庭妇女,年老色衰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另一方面,长期的夫妻生活,使一切熟悉了的情感变得平淡无奇,变得熟视无睹,这应该是古今许多夫妻都能体验到的婚姻过程。而对于年富力强的赵明诚而言,一旦离开李清照这样日益人老珠黄的妻子,就不免被更加年轻美丽的女子所吸引。在宋朝官场包养二奶成风的情况下,赵明诚包养二奶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也必然相对冷落了李清照。
  二是赵明诚情感的相对转移是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后“无嗣”也就是没有生育子女。赵明诚不但与李清照没有生育子女,而且与包养的二奶也没有生育子女,可见,“不孕不育”的责任应该落在赵明诚的头上。但是,在封建夫权社会里,男性家长不是这样来认识问题,而是轻易地将责任推卸到女子头上。赵明诚因此与李清照产生隔阂,夫妻矛盾加深,将部分情感转移向其他女子身上。
  三是赵明诚数年在外做官,夫妻分离,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增加了夫妻的猜忌和怀疑。于是,婚后累积的矛盾第一次集中地爆发了出来。当然,这次矛盾总爆发无疑是多种因素的同时作用,李清照此时与赵明诚有了矛盾冲突,对丈夫有了怨恨之言,这是可以肯定的。封建社会里的多数女子,处于李清照现在的位置,只会逆来顺受,甘心听从丈夫的安排,认为这就是命中注定的。即使被丈夫完全冷落,也只是默默忍受,在寂寞中度完余生。而李清照却不是这样,而是明白无误地表现了出来。
  李清照在与赵明诚结婚十多年的时间里,为赵明诚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情感。但是,当她突然痛心地发现:丈夫已经心有旁骛,整日跟随在丈夫身边的不是自己,而是更加年轻的女子们,自己反倒成为了二奶了。李清照处处争强好胜,此时痛苦地看到自己落在他人之后,也就是自己已经从大奶的位置沦落成为了二奶。如果再不反抗恐怕连二奶的位置也没有了。何况岁月不饶人,加上多年的没有生育,离别独居的数年生活,使李清照时时处于一种焦灼的状态;空间距离的相隔,通讯手段的落后,难得一通音讯的等待,又加深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猜疑。书信来往中,夫妻之间或许还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相互指责的言语。所以,李清照这次起程前去与赵明诚重聚,不禁心事重重,有许许多多的担忧。这种不可明说的愁苦,在《蝶恋花》一词中表现为对闺中姊妹的思念。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因为对与丈夫重见之后前景的不可预料之心情沉重所带来的愁苦。

1. 文化批评:从《蜗居》看二奶 中国有些女作家真贱--文化--人民网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9年11月27日 ... 六六的《蜗居》其实多多少少继承了《来来往往》的精华,也是写出轨,写二奶,二奶深爱一个出轨的男人,这个出轨的男人很帅也很专情,只跟她一个人出轨 ...
culture.people.com.cn/GB/46104/46105/10462741.html - Cached
2. 用义文化诠解《蜗居》里的二奶现象-燕山谭客-搜狐博客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9年11月27日 ... 用义文化诠解《蜗居》里的二奶现象. 我用了三天时间把《蜗居》看了一遍。可以说,《蜗居》是一部反映社会很真实、很深入的剧作。 ...
today-sun.blog.sohu.com/137956964.html - Cached
3. 从“二奶团”说到“二奶文化” - 杂文- 红袖添香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6年7月29日 ... 但是大老爷的观念不除,“二奶文化”必然盛行,必然滋生滋长。在当前市场利益驱使之中,手中有权的,兜里有钱的……贪想“齐人之福”的人还真不少,“粉色 ...
article.hongxiu.com/a/2006-7-29/1366076.shtml - Cached
4. News results for 二奶文化


用义文化诠解《蜗居》里的二奶现象‎ - 3 days ago
这可能是人们在这部剧中更喜欢二奶而不喜欢大奶的原因吧! 再说说可怜的小贝。小贝是80后,很纯洁,很善良,他的悲剧不在于他能力不如宋思明,而是他不懂得义文化。 ...
华龙网 - 404 related articles »

5. 【二奶文化之二】二奶、情人、知己和朋友之差别_云中散人的博客_凤凰博报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9年7月21日 ... 云中散人. 对二奶、情人、知己和朋友之差别的话题,本不值得说三道四。一来是咱不是追风一族,也过了追风的年龄。二来题目好似太俗,深怕玷污了自己的 ...
blog.ifeng.com/article/2961888.html - Cached
6. 【二奶文化十二】情人不该混同于二奶_云中散人的博客_凤凰博报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9年7月31日 ... 根据自己对二奶文化的潜心研究:已经怀孕的非法性关系间的异性之间,不该 ... 关于对情人、二奶外延和内涵的界定,自己早在二奶文化开场的时候就曾做 ...
blog.ifeng.com/article/3004526.html - Cached

Show more results from blog.ifeng.com
7. 香港二奶文化探秘(组图)-包二奶,二奶,自杀干预,包养,香港新闻,香港 ...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9年8月20日 ... 港剧中常会出现的姨太太并不只是存在与电视剧里,香港的“二奶”文化由来已久,从富商名门的姨太太,到普通市民的内地小老婆,这股风潮的背后又是怎样的 ...
travel.cnnb.com.cn/system/2009/08/20/006228775.shtml - Cached
8. 文化批评:从《蜗居》看二奶中国有些女作家真贱- 曹秀- 新闻解读- 价值 ...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9年11月29日 ... 矛盾直指女作家,尖锐,然而有些事也许还需要商榷。又有钱,又有型,又有情,这样的男人是普通女人心目中的太阳神,但你们女人还是要问一问他的钱从 ...
www.chinavalue.net/NewsDig/NewsDig.aspx?DigId=47790
9. 读用“义”文化诠解《蜗居》里的二奶现象有感- SOHU社区- women
- [ Translate this page ]
主题:Re:读用“义”文化诠解《蜗居》里的二奶现象有感. 养狗狗的猪猪 [vvbbing@sohu] 发表于12-01 08:38. 为什么发了两遍
晕[emot=emot_02]. 主题:Re:读用“义”文化 ...
club.women.sohu.com/read_art_sub.new.php?b...a... - 14 minutes ago
10. 天涯来吧- 贵阳-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的二奶腐败学
- [ Translate this page ]
1 post - Last post: Jul 30
谎言的传统政治、虚伪的道德、世俗纵欲的文化与逐利的市场经济的结合,造就了当今中国蔚为大观的二奶腐败、情妇腐败。 二奶腐败、情妇腐败表现出普遍 ...
laiba.tianya.cn/laiba/CommMsgs?cmm=2575&tid...
天涯来吧- 旅游- 香港二奶文化探秘“全民包养”的背后‎ - 3 posts - Aug 20, 2009
天涯来吧- 职场-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的二奶腐败学‎ - 1 post - Jul 30, 2009
More results from laiba.tianya.cn »
11. 香港何以盛行包二奶"文化"--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9年8月20日 ... 2009年6月28日,香港前保良局总理林依丽在港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反“包二奶”大游行。虽然天不作美,游行当天突然刮起暴风雨,但这并没有打消香港原配 ...
blog.szonline.net/u/1481/28876.html - China - Cached
1. 香港二奶文化探秘“全民包养”的背后- 『社会时事』 - 伊光论坛- Powered ...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9年11月15日 ... 伊光论坛本帖最后由^鬈毛飞#长毛^ 于2009-11-15 05:52 编辑一贯以来,香港富商名流包养二奶、三奶的风流韵事,即使曝光于天下,都从不成其为丑闻, ...
www.norislam.com/bbs/viewthread.php?tid=62204 - Cached
2. 中国人为什么包二奶-文化发展论坛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9年1月9日 ... 中国当然不是世界上唯一包二奶的国家,但中国人绝对是世界上包二奶最出名的。 亚洲国家普遍有妻妾制度的文化传统,虽然社会发展到现代形态,顽固的 ...
www.ccmedu.com/bbs12_79945.html - Cached
3. [二奶文化18]律师们讨论二奶很滑稽[引用] - 国学论坛- 文化读书社区 ...
- [ Translate this page ]
文化读书社区包二奶是否构成重婚罪、二奶是否受法律保护,这个拽之又拽的现实问题,不住的被吃饱撑的没事干的律师们胡乱嚼舌头,这类问题讨论有现实可行性吗?
bbs.service.sina.com.cn/thread-15-5/tree-98610-4257-42545-.html - Cached
4. 【二奶文化之八】妻子因丈夫出轨摘除其睾丸- 少林小子的日志- 网易博客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009年6月8日 ... 少林小子二奶依赖自己的后天优势,卯足劲的挤压大奶的生存空间。软弱的大奶只会忍气吞声,为了曾经的花前月下,为了膝下的儿女,为了年迈的父母, ...
jgwzhdx.blog.163.com/blog/static/853714082009585253843/ - Cached
5. 香港何以盛行包二奶文化- 社会聚焦- 铁血社区
- [ Translate this page ]
1 post - Last post: Aug 21
香港前保良局总理林依丽在港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反“包二奶”大游行。虽然天不作美,游行当天突然刮起暴风雨,但这并没有打消香港原配妻子们背水一呼的 ...
bbs.tiexue.net/post_3787318_1.html - Cached
6. 二奶文化- 抬闲杠- 闲人居- 和讯博客
- [ Translate this page ]
二奶文化 [原创2006-12-16 00:53:55]. 我顶 字号:大 中 小. 偶尔接触到一本杂志打工挺喜欢的,有一次发现怎么哪一期都有关于二奶的内容.和家人讲了后,等再买时, ...
xianrenju.blog.hexun.com/6907243_d.html - Cached
7. TAG: 二奶- 文化频道--商都网
- [ Translate this page ]
但不管怎么说,玉面狐狸成功的塑造了一位完美二奶的形象,甚至可以说、堪称古往今来 ... 这种预见,并不是女子因赌气而胡乱自道,相反,是有着深厚的礼制文化背景的。 ...
cul.shangdu.com/cul/tag.php?/二奶/ - Cached
8. 姨太太与当今的二奶文化 -至北 -搜房博客
- [ Translate this page ]
搜房网地产博客频道是全中国、全世界最主流,最具人气的华人房地产专业博客频道。拥有最业内最具影响力、号召力的地产明星博客、最权威的业内专家博客、最能反映业内 ...
blog.soufun.com/12918585/1645503/articledetail.htm - Cached
9. 香港二奶文化- 本地闲谈- 生活论坛
- [ Translate this page ]
2 posts - 1 author - Last post: Sep 2
香港二奶文化. 包二奶现象并不是香港独有的现象,但港人包二奶的普遍和公开程度,在华人地区可算首屈一指。“从80年代开始,'全民'包二奶的风气一直 ...
bbs.ddmap.com/v4/detail.jsp?mapId=21&bmid=425413... - Cached
10. TOM新闻首页
- [ Translate this page ]
印度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 .... 舔食完最后一滴鲜血的时候; •客死在英国的清代第一巨人; •我20岁当二奶且当得 ...
news.tom.com/ - Similar

刘少奇和他的六个妻子

海波

2009年11月25日08:3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刘少奇确实结过六次婚,这一点在《刘少奇年谱》中堂堂正正地记载着。这算不算是一个问题,能不能做一个话题,如果能摒弃市井心理、低级趣味,未必不可。在第一代老革命家中,有过多次婚姻的并不在少数,这里确有其共性;刘少奇前后结过六次婚,也确有其特殊性,如果将这种现象作为一种视角去研究历史,说不定也能写出一本别致而严肃的好书来。然而,很多人,或说很多很多人,在此处永远无法严肃起来,他们对于分析,半耳朵都不要听,对于细节则准备了三只耳朵。对于这种谁也无法战胜的强大势力,刘少奇的研究者,以至刘少奇的亲属,充其量只有必要概述事实,以正视听。

  这里仅仅企盼所有的善良人,铲除“四人帮”煽惑起来的,由于谎言与偏见而先入为主的好奇心,还刘少奇的英灵以清白与清静。

  周氏 刘少奇的第一次婚姻

  周氏,刘少奇的第一次婚姻,几乎与不计其数的旧戏里的故事毫无二致。他19岁在宁乡读中学那年,母亲为拴住已许身革命,走得离家越来越远的小儿子的心,在邻村说了一个农家姑娘。刘母以病重为由骗得儿子归里,而儿子踏入家门进的却是洞房。坐了一夜板凳,讲了一夜自由……周氏姑娘无论如何不能接受重返娘家的劝告,惟一要求,刘少奇在将来有儿子时,送给她一个养老。刘少奇深深同情这位封建礼教的牺牲者,把自己名下的30亩地划给周氏,后来并践诺,将自己与何葆贞所生长子,托给了周氏。

第二次婚姻 何葆贞
 

点击进入>何宝珍>革命先烈纪念馆>生平简介

  何葆贞 (又名宝珍、葆珍 化名王芬芳) 刘少奇认识毛泽东的同时,认识了何葆贞。1922年,他从苏联回国,奉陈独秀之命,去长沙毛泽东处领受任务,在清水塘22号的板房里,毛泽东、刘少奇走到了一起。其时,因为学潮被开除的何葆贞正与毛泽东、杨开慧夫妇住在一块儿。

  今人可以从照片上看到,何葆贞是个何等充满朝气,端庄秀丽的女子谁都不难想像,24岁的刘少奇与何葆贞互相看见第一眼时的情形。接下去的,自然与不计其数的新戏里的故事大同小异,半年之后,在欢庆安源罢工胜利的日子里,两个青年革命者结婚了。而何葆贞的命运与杨开慧极其相似,她随同刘少奇东奔西走,三次生下儿女,三次忍痛割舍给别人,1934年牺牲在国民党的监狱里。

  何葆贞的身世、经历,以及她真纯似火的性格、胆气,是一部尚无人吟诵的巾帼长歌。刘少奇对于她的感情,如同毛泽东对于杨开慧,至醇至浓。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第一次由北京南下,便偕王光美专程到了南京雨花台,深切哀悼这位永铭他心髓的革命伴侣。

  
第三次婚姻 谢飞

  谢飞 渔工的女儿谢飞,是刘少奇的第三个妻子。莫名其妙,谢飞与毛泽东的第三个妻子贺子珍竟也有相似之处。闯荡过大海与闯荡过大山的两个女人,几乎一样的干练、爽快、直性子。她不但是个真正的老资格,还是一个华侨小姑娘。在新加坡的中共南洋临时工作委员会,做地下工作时,谢飞就听人说过刘少奇。宣传部部长徐大红告诉她,中国农民运动的著名领袖是毛泽东,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是李立三和刘少奇。

  1932年谢飞回国,1934年到江西苏区,在开大会时,见过刘少奇,但离得远远的。长征途中,她又听了一次刘少奇的报告,但颇不以为然。她与邓发的爱人陈慧清说:“这个人讲话可重复了,重复好几回。”陈说:“人家是工人运动领袖,讲话重复几句算什么?”不久,谢飞在急行军中有些吃不消,约了另外三个女红军,找到负责后勤的刘少奇,要求给一个民夫挑行李。这一次她与少奇是“既见面,又讲话了”谢飞语。

  到了瓦窑堡,谢飞的工农检查部与刘少奇的工会工作相关,联系自然多,请教自然多,争论自然多。刘少奇对这个快言快语的渔工女儿有了好感。邓颖超顺水推舟,撮合成功。后来,出了问题,也很好理解。谢飞那样的性格,能够长期忍受白区工作所规定的,她只能是个家庭妇女的身份吗?她那样老的工作资历,能够永远甘于只在刘少奇身边,干些收收文件、发发信函的事吗?天性与事业心都使得谢飞不能不飞,不能不自己飞。

  她在刘少奇取得开创华北根据地的辉煌业绩之后,拒绝与刘少奇同往新的征途。争执未决,少奇只得以组织领导人的身份下命令。深谙白区与红军严格纪律的她,未必无怨地服从了,但又是老婆又做下级的一口气,到了延安仍未消,便主动要求进了马列主义学院,加油充电。从此,再也没有回刘少奇身边。但是,即使在少奇身后,谢飞接受采访与写文章,仍然始终不渝地高度赞扬着刘少奇的革命精神与人格魅力,其情感人。

  第四次婚姻 王前

第四次婚姻 王前

  王前 刘少奇与王前生有一子一女。这次婚姻无疑是一次悲剧。个中是非,也无多少神秘之处。一个建筑工人与一个售货员的家庭故事,同样可能在一个党的领袖与一个新四军护士的家里发生。

  令人遗憾的是,这次婚变被江青利用,畸形曝光,成为严重贬损刘少奇人格形象的一个源头。当江青与王前出于不同的用心,又一同教唆已经成年的女儿作践刘少奇之后,刘曾忿忿地说过,在他一生当中,对他身心伤害最多、最深的就是这个曾任他妻子的人了王前与刘少奇所生的女儿,写了那张糟糕的大字报,得到的回报,是一个自己的人格也遭到贬损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名分。

  刘少奇与王前离婚前后,有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带着儿女。人们时常见到吃饭的时候,刘少奇端着大碗,轮流向女儿、儿子两张圆圆的小嘴里,一勺一勺喂食的情景。这样长大的女儿,是不可能不知道她父亲的真正形象的。那张大字报贴出后不久,她便再次叛逆,彻底走上了一条逃避那个时代的道路。“文革”未尽的悲剧在她与她生母,在她与她所有的亲人之间,恐怕将是永远绵延下去的浓浓阴影。

  第五次婚姻 王健
第五次婚姻 王健

  王健 比刘少奇大一轮的朱德是中共党内名副其实的敦厚长者。他与夫人康克清出于关爱少奇,并基于王前的情况,一心想为刘少奇找一个人品贤淑、禀性文静的伴侣,使少奇的儿女有所依,身体有所养,“后方”有所安。恰巧,在他们身边的工作人员中,就有那么一位,这便是王健。

  王健不爱说话,不爱谈笑,从不与人红脸,性情与刘少奇十分近似,朱德夫妇满以为他们成全了一桩美事。但谁也不会想到,某些健康的因素,也会使婚姻无法成活。这段关系几天就结束了。刘少奇非常体谅、周到地将王健托付给自己的老部下、老战友林枫、郭明秋夫妇,把她送到东北一个著名的疗养胜地,并请王健的姐姐陪伴着。为此,朱德夫妇深感对不住刘少奇,这才有了一二年后,他们与其他同志,共同撮合王光美与刘少奇的姻缘。

  第六次婚姻 王光美





1966年秋,刘少奇、王光美同小女儿潇潇在中南海家中

  第六次婚姻 王光美

  王光美 王光美完全可以有一本属于她自己的厚厚的大书,她的家庭传奇与她本人斑斓、曲折的生活历程,能够全部讲述的话,足以令人叹为观止。在上高中时,她是闻名北平的“数学三王”中的女王;杨振宁、李政道、邓昌黎、吴剑雄,都是她十分熟悉的学长、师友,至今她的女儿玩笑地说,她与中国的诺贝尔奖金有缘;当她的四妹、五妹都投身革命,参加了共产党时,她仍在信奉“科学救国”;在偶然被北平地下组织推荐,成为“军调小组”中共方面的英语翻译时,她仍抱着借机提高口语水平,为去美国求学打下基础的念头;“军调”事业夭折,一方面为逃避国民党的政治迫害,一方面因与共产党员共事产生进一步了解这个党的兴趣,她到了延安;因为她的专长,她被安排在中央军委外事部门;因为工作性质,她不难见到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共领袖;她在王健之前就认识刘少奇,在王健之后也听女友议论过刘少奇的不幸婚姻,但这一切尚与她无关,她该干什么干什么,仅参加晋绥土改,一去就是一年多;也就是在土改当中,她的科学梦想与美国梦想,才被共产主义理想所替代。

  刘少奇率领中共工委途经晋绥,曾见过王光美等工作队队员一面,但是没有故事。连续三次婚姻挫折,使得刘少奇在这方面心灰意冷,解放战争一泻千里的大发展也使得他没有片刻闲暇。他的胃病在这个时期日益严重,人消瘦得非常厉害,以至千里之外,转战陕北的毛泽东,都不得不经常通过电报,关心、询问刘少奇的体重、胖瘦问题。天下即得,百业待兴,刘少奇的身体状况与生活状况,早已远远不是他个人的事了。土改任务结束,回到军委岗位不久,王光美与刘少奇为了革命事业,结婚了。或者说党中央与同志们为了革命事业,要他们俩结婚了。这样的讲法,在今天听来,无论如何都像是调侃,但实事求是地说,这是大实话。王光美与刘少奇,从那么遥远的地方走到一起,有着太多的偶然,也有着太多的必然。

  从1948年8月开始,刘少奇一天一天地胖起来,以至人们可以从“文革”前夕的照片上看到,刘主席需要背带提着微肥的裤腰。王光美与她非凡的丈夫共同生活了20年,固然她体会过无尚的荣耀,但她为此坐了12年牢房。无论刘少奇的处境多么险恶,她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的丈夫,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的感情。在几百个中央委员举手通过“开除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党籍”的决议时,有一个女人没举手,那是陈少敏;在8亿多人高喊“打倒刘少奇”时,有一个女人坚如磐石,忠贞不渝地爱着他,这是王光美。

  王光美恪尽职守,不逾矩地辅佐丈夫的事业,盛极不骄,败极不惊;她把丈夫两个前妻的子女,与自己的孩子,维系成一个和睦的家庭;她自然天成,一派大家风范。如今,她除了平平静静地生活着,再就是为中国的母亲们搞了一个“幸福工程”,尽其所能。王光美,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在这一句之后,还要再声明一句:这绝不是阿谀奉承。因为,估计为数不少的人,如果没有亲自与这位被狂泼过墨水的女性直接接触过,恐怕真的很难很难把清华大学批斗会上那个挂着乒乓球的女人,从黑色印象中剥离出去。

  有一点是肯定的,刘少奇的婚姻生活与他的政治生活一样,都是多次遭际坎坷,能料想得到的遇上了,料想不到的也遇上了,悲剧远远超过喜剧。还有一点是肯定的,刘少奇除了这六次明媒正娶的婚姻,既便是“文革”那样的年代,再也没有一丝半点的绯闻揭露。对于一个10年里可以被肆意诋毁的人,居然在他的私生活上再无谣可造,这难道不是从反面证明了一个极其过硬的事实:那个写“修养”论“修养”的人,也是一个真正在以“修养”立身的人这与许多身后之名往往经不住两三年推敲的人物相比,是何其可贵。

  (摘自《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版)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779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