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一篇猫眼文章:『中国经济问题根源及救治方案:别无它途』(网络整理版)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一篇猫眼文章:『中国经济问题根源及救治方案:别无它途』(网络整理版)
所跟贴
8.供养理论
--
peacemaker
- (3308 Byte) 2009-11-23 周一, 上午5:13
(140 reads)
peacemaker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76
经验值: 24408
标题:
9政府如何可以相信?
(136 reads)
时间:
2009-11-23 周一, 上午5:14
作者:
peacemaker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9政府如何可以相信?
“要相信政府”几乎是比较常见的说辞,政府信用也似乎是一张保票。
当然,要是在西方,政府信用确实是存在的,因为不守信用的政府会很快倒台。
在西方眼里,中国也是有一定信用的,因为中国必须要用西方的游戏规则来出牌,否则人家就不叫中国去玩。
但是在中国国内,政府却是最不可信的。
1政府从来没有错过。没有错,不肯认错,自然的,就不会有错,也不会认错。这样的政府是可以为所欲为的。而且所有的作为都会是“为了百姓”的。
只有在中国,新闻变成了“歌颂者”的新闻,变成了“那些有趣的家长里短”的新闻,变成了只能骂中国足球的新闻。这其实不是新闻,希望大家以后改过来,这些是“宣传”,不是“新闻”。
2政府的信用已经透支完毕。从百家争小鸣反小右文小革到强行征地强行拆迁,百姓的利益当然无存。有人说,也不全是。
这肯定是你的错觉。中国所有的普通公民的利益都没有任何保护,全部为风险敞口。但是,政府肯定不会同时侵占全部百姓的利益,因为要“维稳”,但这不意味着你的利益是有保护的。只要政府愿意,任何一个普通百姓都毫无还手之力。
3从经济的层面看,无论是证券市场的半夜鸡叫,还是汇率市场的最近不会动,抑或是房地产改革,缺乏博弈能力的消费者,最终都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我觉得消费者必须明白一点:比如股市,中国【公然的】有【庄股】,而且不受法律约束,可以想见,庄家必然是吃小散的。而且因为有小散可以吃,所以庄家才会在股市里玩。
4举两个例子吧.
1广信事件时,王副总对于破产浩浩荡荡的一番言论,让大家对中国的信用瞠目结舌。但此后,媒体仍旧反复强调政府信用;
2银行发放贷款时投向国有企业,有人说是因为国有企业有政府信用,所以不用担心还款。但事实恰恰相反。
1998-1999年间,政府协助银行剥离了1.4万亿不良贷款,至2009年5月累计有剥离了不到2万亿不良贷款。
这些贷款中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2006年开始,地方政府以破产为要挟,以10%左右的平均价格,将这些债权买回来,负债率降低以后又继续去贷款。
那么,为什么银行还是愿意将钱贷给国有企业呢?
答案不是因为国有企业有信用。而是因为贷给国有企业的贷款,不用为相关贷款质量负责。既然贷款对于银行的操作人员是0风险,对于银行的经营风险由国家来买单。银行会毫不犹豫的把资金全都投向国有企业。
因为和国有企业比较,市场化的企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银行的管理者如果索取一定的风险溢价,那是非常符合市场化要求的。
也就是说,即便一个非常不市场化的地方,人们也是在其中权衡利益,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市场化的选择。
10.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谬误
改革开放是中国30年来的一个成就。但回顾改革开放的口号:让一部分先富起来。恐怕有一定程度的谬误。
其中误读最深的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哪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没有说,政策的原意应该是:只要每个阶层都有先富起来的代表,那么我们就可以忽略先富起来的主体人群。
实际上,不论哪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都是一个错误命题。前面有XDJM已经明确说明了:通过压低另一部分人的收入,以低劳动成本发展经济,本身就是饮鸩止渴。
前面已经论述过,中国的生产力并不天然落后。产能只是被浪费和空置。这个时候应该做的,不是解放生产力,而是解放生产关系。同时致力于提高全民的购买力。
如果政府当时这样做的话,那么现在就无须主导“产业升级”,企业家为了竞争和生存本身就会做任何他们能做的事。
现实是,由于高程度垄断。中国的经济确实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是却无法“带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企业家要生存,要么共谋、要么粗制滥造,以当下的情况进行原始积累,是无法与外企抗衡的。
由于中国的情况特殊,取得经济上的话语权,同时也意味着获得了政治上的发言权。换句话说,政治与经济等互为表里。因此,先富起来的人和政治上的主角结合成了一个强大的同盟。
其余的“待富者”,本身的收入勉力维持体面的生存(很多人连体面的生存也做不到),没有任何购买力改善生活;同时,也没有任何政治代表在政策层面为他们说话,他们变成了政府演说中的“服务符号”——每个人都为他们服务,但他们却根本感觉不到。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30年前,1000个人,每人收入100元。平均购买力为10。29年前由于改革开放,其中100个先富起来的人收入为1000元,剩余的900人,每人收入为200元。此时平均收入为280元,平均购买力为28,其中富人的购买力为100,穷人的购买力为20。
注意:当我们单独比较收入的时候,确实每个人的收入都增加了,但是比较平均购买力,剩余的900人的购买力实际上大幅缩水。已经远低于平均值。
根据马太效应,同时也根据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已经获得相关资源的人群继续扩大他们的优势。30年后,100个先富起来的人(虽然人群组成略有调整)每人收入10万元,其余每人收入1万元,此时平均收入为1.9万元,平均购买力为1900。其中富人的购买力为1万,穷人的购买力为1000。
按照收入,确实每个人都富起来了,钱看着越来越多,实际购买力也略有增加(比如都吃得起肉了,基本家电都买得起了)。但是比较而言,普通百姓的实际购买力却迅速下滑,远远落后于平均购买力。
如果以平均购买力来划分贫困人口的话,中国的大多数人都处在贫困线之下,而且还越来越穷。
作者:
peacemaker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如果以平均购买力分别划分日本和北韩的贫困人口呢
--
妖刀
- (99 Byte) 2009-11-23 周一, 下午12:11
(106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5509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