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一篇猫眼文章:『中国经济问题根源及救治方案:别无它途』(网络整理版)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一篇猫眼文章:『中国经济问题根源及救治方案:别无它途』(网络整理版)
所跟贴
转一篇猫眼文章:『中国经济问题根源及救治方案:别无它途』(网络整理版)
--
peacemaker
- (3559 Byte) 2009-11-23 周一, 上午5:04
(351 reads)
peacemaker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76
经验值: 24408
标题:
8.供养理论
(140 reads)
时间:
2009-11-23 周一, 上午5:13
作者:
peacemaker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说这个理论之前,先要明确一些基本问题。
第一个,目前满足我们生活的全部用品,其最开始的原材料成本都接近于0。矿山、土地、水利、阳光、沙石、土木……我们全部的生活用品都来自于自然恩赐的原材料。
第二个,每个生产环节都经历了数次人工的转换,每个环节转换都付出了劳动力成本、其他附加成本以及利润的截留。
第三个,全社会的交换价格是平均效率下的平均成本+适当的利润。
第四个,人类消费的产品划分为:必须品、必需品、娱乐产品和奢侈品。其中必须品为基本的温饱、教育、住房、医疗以及基本娱乐;必需品为非生命相关,但作为人类平均生活水准的一部分,它成为人们认为的生活必要的一部分。例如手机、电脑、网络、品牌服饰,当然也包括一些人认为的汽车别墅等等;娱乐产品从前两者中提炼出来,是因为很多人认为他们不是必须品;奢侈品是不同经济层级的人为了自我区分或者为了更高质量的生活,依然愿意享受“更多人工的服务”。
“更多人工的服务”在这里指:奢侈品大多都是手工或者花费更多人工集中在很细微的领域。或者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成本才能完成的事。
=========================================
人类社会最开始的时候,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随后有人发明了工具,有人将改善生活的各种商品四海贩运,最终每个人可供消费的产品和种类增加,参与者也获得了利润。
重要的是,消费者通过购买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购买力,也具有了消费能力;最终很多劳动力从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多工具的发明之中。
从此,温饱就已经不是问题。由于部分人的生产就可以满足全体人的需要,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得以发展。
工业革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迅速的提高了每个人的单位生产力。原来一个人的产出只能供养几个人,现在可以供养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于是英国大大的繁荣起来,繁荣之后的结果就是,原本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劳动生产,现在只需要少部分人就可以完成。
那么多余的人员到哪里去呢?答案是创造更多的新产品、创造的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由于劳动力的解放,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创造更多的产品,并将更多的产品进行多样化。
=====================================
假设从前,每个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平均只能供给100人需要,且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类似的产品。
这时有一种产品,每个劳动者只能供给10人需要,这种产品必然高于其他产品的平均成本,也就是奢侈品。因为每个产品所附着的劳动力为其他产品的10倍,因此在工艺上、艺术上都会有附加值。通常这样的产品是因为垄断、或者科技含量、或者艺术价值、或者其他方面的附属含量而获得高附加值。因此,奢侈品就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门槛,阻止了其他竞争者的进入。
按照最开始的假设,平均每个劳动者生产的每个产品供给100人需要,我们称为“供养率=100”。这时,普遍性的社会产品种类不会超过100种。
考虑到不同产品的技术门槛、以及劳动力含量,社会会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供养模式。
这一模式中,技术含量最低的纯劳动力生产排在金字塔的塔基。
从最高端的奢侈品到中间的通用产品,再到最基本的劳动力生产。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以来,这一格局就没有发生过变化。
如果出现劳动力过剩,且没有找到新的发展动力的话,劳动力最终将沉淀在塔基,从而压低塔基的劳动力价格。并最终导致整个价格体系下调。这时经济危机就可能出现。
如果世界的所有信息都是对任何人公开的,那么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都是可测的。
测量原理如下:
1生产力原理。假如平均每个人可以生产1000双鞋子或5000双袜子或1辆汽车,那么1辆汽车=1000双鞋子=5000双袜子。
2技术门槛。如果一种技术只有1个人会,这个人的技术为全世界所需要,那么这种技术的附加值就可以无穷大。对资源的控制力越强,相关领域就越可以获得更高收入。
3越复杂的含有越多人工的领域附加值就越高,价格也越高。通常来讲,处于金字塔塔基的每个人的劳动成本是最低的。之后,随着技术含量的增加,附加值逐渐提高。可以对行业或领域重新组合的最高端,往往可以获得最高利润。
说明:
1 上述测量原理为初估值,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但这一原理本身没有差错。我们可以简单推理如下:100辆汽车=5个汽车厂的工人+【1个玻璃厂的工人+3玻璃冶炼工人】+【发动机5+运输1+钢铁3+运输1+冶炼5+运输1+采矿1】+【钢铁5+运输2+冶炼10+运输2+采矿2】+【……】=100人。那么每个汽车就平均消耗1个工人的平均劳动力。
2环节越多,整合的难度越大,附加值就越高。因此,飞机的人均单位利润会远远的高于汽车,汽车也会高于袜子。
3在产能固定的情况下,对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以及资本使用进行重新整合的人他们获得的附加值要高于其他人。
4一个人服务的人越多,他获得的附加值就越多。如中国的农民平均只能为一个城市人提供服务,他只能获得3000元收入;如果一个农民承包了300亩土地可以服务于100个城市人,那么他获利的空间也会增加。
5从不同行业考虑,当全社会的供养率=100时——假如某个行业的供养率=1000,那么这个行业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例如:国际投行用20个人的团队就可以将工商银行的股票销售到全世界的消费者手中,所以他们就可以获得上亿美元的承销费用。
6如果没有技术门槛或者其他形式的门槛,某个行业的高供养率一定会被市场经济所抹平。【想想为什么前文中国际投行的高利润至今仍然没有被抹平呢?我的理解是信息产业和品牌效应,使金融服务可以天然的用最少的人服务大多数,这是竞争的起点。】
7同行业考虑,假如行业平均供养率为100。如果某家企业的供养率为200,这个企业就可以降低成本、获得市场,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利润。在这家企业赚钱的同时,很多低于平均水平的企业亏损或者被淘汰。
8假如一个企业发明了一种新产品,成为大家的最爱,那么由于垄断市场,它就可以索要高价,赚取更多的钱。但很快的,就会有其他企业参与竞争,最终使该产品的价格回归到正常水准。
同样的,由于供养率的存在,每个人的薪水也应该是可测的。实际上,资本主义如美国、欧洲等国家的薪酬体系基本上就是市场多年测试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薪酬体系会如此的不合理呢?这首先是因为中国剥夺了农民80%的个人权利,剥夺了城市居民50%的公民权利,使市场化议价和自由选择成为泡影。中国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不足3000元(这还可能是注水的),这时你告诉他们进城虽然没有啥福利,也不能居住和医疗(农村也没有),但是却可以赚 8000块一年,他们有得选择么?
很多农民愿意去矿井就是因为:收入很高,一个月2000多块甚至更高。死了人还有几万块。伤亡都不放在农民心上了。
如果他们的土地是自己的,他们的粮食价格自己来定,他们也许在家乡就可以赚8000块。这时,城市的工作没有福利不能同工同酬,自然就没有人干活了。
=============================================================
进入现代社会后,供养率大幅提高,战后欧洲和日本的复兴,成就了世界60年的普遍繁荣。
现在的供养率,我们假设为1000,即每个人生产的产品供养1000个人,每个人享用的产品为1000种。
这时,为了获利,企业将采取各种办法提高单位供养率。也就是说,竞争的结果一定是产能过剩。价格下降。并直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产品下降导致消费支出减少)。
但过剩的不断积累也势必造成经济隐患。这时,经济就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就是当供养率停留在1000的时候,必然出现产品过剩、劳动力过剩和购买力增加。如果找不到新的增长点,在一轮繁荣之后,就会出现危机。也就是说,只有产品有1000种增加到2000种的时候,上述隐患才可以消除。社会才可能进入更加繁荣的状态中。
作者:
peacemaker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9政府如何可以相信?
--
peacemaker
- (2253 Byte) 2009-11-23 周一, 上午5:14
(137 reads)
如果以平均购买力分别划分日本和北韩的贫困人口呢
--
妖刀
- (99 Byte) 2009-11-23 周一, 下午12:11
(106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681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