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就《毒饺子事件》误判道一半歉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就《毒饺子事件》误判道一半歉
马悲鸣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标题:
就《毒饺子事件》误判道一半歉
(580 reads)
时间:
2009-11-04 周三, 下午1:19
作者:
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就《毒饺子事件》误判道一半歉
马悲鸣
上周发了篇《输日毒饺子事件的责任在萝卜快了不洗泥》,有商检研究生毕业的老同学来信指出错误。毒饺子不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农药残留,而真的是有人下毒。这一半我说错了。但作案地点在中国的工厂内,责任在中方,这一点我没说错。既然错了一半,就道歉一半,或者道一半歉。现将老同学来信附在下面。
【老同学来信】~~~~~~~~~~~~~~~~~~~~~~~~~~
老马:你好!
看了你的文章,有些观点表示赞同,但有些观点值得商榷。
你认为毒饺子事件是因为农药残留引起的,是“萝卜快了不洗泥”导致的结果,我觉得有些偏差,理由如下:
(1)如果是药物残留,则残留样本应当是均匀的。而事实是:有毒饺子中甲胺磷含量超标达到万倍以上,而同一批次,甚至同一箱中不同袋子里的相同产品,检验结果却是“未检出”。
(2)如果是药物残留,则残留浓度应当是微量的。正常使用的杀虫剂在蔬菜中的残留一般是PPm级-PPb级,再经过挥发、水洗、加热等环节处理后含量会更低,非精密仪器(通常使用液相色谱仪)难以检出;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潜移默化,需要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而毒饺子中的浓度却达到能闻到异味,食用后即刻中毒的程度。
所以,我认为你和杨洁篪各说对了一半:是“国际犯罪”---这一点杨洁篪说对了;“责任在中方”---这一点你是对的!
根据我对食品出口加工业的经验来判断,原因是:有人故意投毒,地点在中国的工厂内。
中毒事件发生后,日本警视厅及时介入调查,得出人为投毒的结论是正确的,随后做出在日本作案的可能性很低的判断,可信度超过99%,因为日本的调查快速而严谨,可质疑的地方几乎没有。
相反,事件发生后中国的态度和反应却是消极的,缓慢的。首先是指导思想上有问题,认为事件是日本贸易保护主义作怪,无事生非或故意找茬,因而消极对抗。其次,错过了司法介入、调查取证的最好时机,致使工厂内大部分员工放假回家,犯罪分子则逃之夭夭。在这方面,工厂,商检,公安,地方政府都不想承担责任,采取欺上瞒下,“一致抗日”的对策,导致了今天中国政府的难堪局面!
中国质检总局和公安部门的调查结果,可信度不超过1%。有如下事例为证:当日本说在内包装袋上发现有针刺入的孔洞时,中国就说在日本流通环节用针刺投毒的可能性也存在。当日本说有些包装袋完好而饺子有毒时,中国又说试验表明在该种包装袋外侧涂抹甲胺磷后,也会有少量渗透到里面去。当日方说甲胺磷农药早已在日本禁用、日本根本就找不到该种农药、而甲胺磷在中国依然广泛使用时,中国又说发现了别有用心的日本人在中国买了甲胺磷后带回了日本…,如此等等。
说真的,作为商检专业毕业生,我对中国政府在这件事上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
那时和日本同行谈起此事时,真的会脸红(不为事件本身,而是为中国政府的无赖态度)!这也是事隔两年,日本人都不肯原谅,不放过此事的根本原因吧。如果当时能够正确对待,果断处理,不仅不会闹到两国政府的高层,使中国在政治上如此被动,而且在经济上,石家庄天洋也不一定会倒闭,更不会连累到其他无辜的企业(据我所知,因此一蹶不振、甚至倒闭的企业有不下20家)。
据我所知,山东泰安一家鸡肉加工厂就发生过类似事件,结果却大不相同。厂里有两个年轻人,为了发泄对领导的不满,在工厂的金属探测仪故障维修的一周内,分别在多种规格的出口鸡肉中扎进了50多根缝衣针。日本一家客户首先用金属探测仪发现,并立即报告了此事。于是,我方立即通知所有的客户,暂停销售、并收回该厂所有货物,在日本仓库里开箱检查,确认无问题后再销售,由此消耗的所有费用由中方承担。与此同时,工厂内部开始调查,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抓到了作案人。然后派出访问小组去日本客户那里说明情况,并道歉、赔偿,很快得到客户谅解,最终只损失了100多万元人民币的费用,而此后生意照作,并且加深了相互间的信任。顺便说一句,作案的两个人事后依法分别被判了7年和3年有期徒刑(适用刑法的哪一条,我不清楚)。
以上议论如有不妥,请见谅!
老同学 海鸥DF-2
【附录,报导】~~~~~~~~~~~~~~~~~~~~~~~~~~
日本外相希望中方承认“毒饺子”问题出在中国
新闻来源:日本共同社于November01,200912:54:52
据多名日中外交消息人士31日透露,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已经就“毒饺子事件”向中方提出要求,希望中方尽快完成中期报告,承认有毒物质是在中国混入的。
鉴于事件发生近两年后真相依旧不明,日方认为“至少有必要通过确定混入地点是在中国等方式来打开僵局”。某政府高官表示:“正因为(鸠山由纪夫)政府重视日中关系,所以才能够要求查明真相。”日方希望在鸠山明年访华前拿到报告。
据日中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冈田9月28日在上海举行的日中外长会谈中提及同一厂家生产的饺子在中国也造成了中毒事件,指出有毒物质“在中国混入的可能性极高”,要求确定混入地点。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则称此案是国际性犯罪,难以确定作案地点。冈田要求中方尽快加以应对。
在10月10日的日中首脑会谈上,双方一致同意定期举行有关食品安全的日中部长级会议。日本朝野则有人担心事件的解决将被搁置。(完)
【错了一半的拙作】~~~~~~~~~~~~~~~~~~~~~~~~~~
输日毒饺子事件的责任在萝卜快了不洗泥
马悲鸣
中国出口日本的冻饺子造成消费者中毒事件曾引起中国政府的过度反应,声称中方没有发现混入毒药的工艺流程漏洞,故责任在日方。此事件曾在央视四台由首席美女广播员徐俐的快嘴嘎嘣脆地高调否认。但不久中国也发生了食用该公司出品冻饺子中毒事件。中国一下子没了声气。
最近刚上台的鸠山内阁外相冈田克要求中方承认有毒物质是在中国混入的。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则称此案是国际性犯罪,难以确定作案地点而拒绝承认。
因为我是学商检出身,冻饺子中毒事件一开始我就知道责任在中方。虽然徐俐说厂方密封流程是严格按日方标准设置的。这可能是真的。但中方没讲进入密封流程前的选料。毒物并不象杨洁篪说的那样是国际性犯罪,而是“萝卜快了不洗泥”。
冻饺子所混毒物是有机磷杀虫剂。这在农作物种植期间常用,剧毒。化解毒性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氧化。说白了,就是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大气中的氧气会自然氧化掉农药,使之丧失毒性。冻饺子中毒事件是农药残留量超标的结果。
如果为了氧化农药残留而在农作物采摘后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则如何保鲜是问题。如果在采摘前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不喷洒杀虫剂,则中国由于生态失衡,农作物病虫害严重,无法保证质量。有质无鲜,有鲜无质。没办法只好勤喷农药。再加上出口订单多,生产压力大,就顾不得临进密封流程前的农残检毒了。这便是冻饺子事件的原委,并不难懂。但因央视已高调否认,不好改嘴,杨洁篪只好这样耍赖了。
作者:
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问题是,你这位商检研究生毕业的老同学每当想到自己是从中国来的,就"真的会脸红".
--
一针要见血
- (1196 Byte) 2009-11-04 周三, 下午11:37
(189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988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