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六四二十年后看中国政经的发展战略------千千盈岁文章读后 |
 |
方鸿渐 [博客]
性别: 
加入时间: 2009/06/04 文章: 23
经验值: 1192
|
|
|
作者:方鸿渐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这篇文章其实写好十来天了,本来想作为跟贴,但是一直犹豫。今天是六四二十周年,干脆就作为主贴贴出吧。
作者谴责六四流血镇压,提倡朝野妥协,反对革命,这个立场我是赞成的。但是关键是现实的途径。现在看来,按照作者的提议,把六四变成一个可公开谈论的话题,解密所有当时的文件,虽然在作者看来已经是非常妥协了,但在我看来,基本上不可能。我觉得,如果当局的战略思维不改变,在这个方向上就不可能有任何松动。
那么当局的战略思维是什么呢?我觉得可能是:至少在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之前(实际上因为既得利益的关系,可能是forever),压制一切可能造成不稳的因素。而提升中国经济水平的秘诀是,通过政治高压和垄断,剥夺老百姓的一些基本权利,造就一个稳定的、低成本的投资和生产环境,吸引国际资本,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精英会发生分化,其中相当的部分会成为利益既得者,参与“分赃”,从而釜底抽薪,使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失去灵魂与组织。随着经济的增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会有一定的改善(虽然不一定成比例),他们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分肥者,只是处于食物链的较低端。失去原有利益的,我觉得是西方国家的产业阶级。这样,中国的社会矛盾也会逐渐减缓,大规模暴乱的可能性逐渐减少,这将促进进一步的稳定。这个战略思维是否可行可以讨论,但西方的确已经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因为这种“竞争优势”是西方所绝对不可能有的,是违背其基本的价值观的(就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宪政这些构成西方社会基石的东西)。发展下去,文明就可能竞争不过野蛮。
这套思维的基本假定(assumptions) 是:
1) 核武时代老百姓的造反是以卵击石,不可能成功,因为资源的拥有过分悬殊;人口是可以瞬间以数以亿计的规模和速度消灭的。
2) 高压下对老百姓的基本权利的剥夺可以造就低成本的投资和生产环境,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和超额垄断利润。这就是所谓的“低人权优势”;
3) 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拓展生存空间,增加造反的成本,缓和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的稳定性。
4) 所有的知识精英都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实际获益而被“收买”。这个假设显然很难成立。唐以后科举制度造成了社会阶层对流的可能,“天下英雄尽入彀中”,但是只要有一个黄巢落第,照样“我花开来百花杀”。不过的确是可以大大地弱化这种可能。
以上思维还有一个更基本的假设,就是统治阶层内部没有分裂,不产生内讧。因为同为统治集团,其所掌握的资源,包括暴力资源就可能是接近的。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这套思维就可能成功。这可能是胡锦涛总书记等一直坚称“坚持党的领导一百年不变”的最终决策依据。但是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其前提就是统治阶层内部建立了妥协共识和相应的分赃机制,以及对违规者惩处的手段。这要求所有利益集团都识大体并且自觉遵守规则。但是这其实就已经是宪政共和的基础,只是限于统治阶级内部,类似于罗马时期的民主,“公民权”只有少部分人有。相对于全民老百姓,很不公平而已。在我看来,已经足以是里程碑。因为至少这将彻底地将中国从那种周而复始的毁灭性循环中解脱出来了。 现代中国如果发生内战,按照咱们这个民族的本性,必然不择手段;加上当今中国的人口和生态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存在,一旦发生内战,其毁灭性就远非关云长的大刀可比。中国将从锦绣繁华中一头栽入深渊,成为一片瓦砾和臭水塘,以最坏的大结局结束这种恶性循环。王力雄的政治幻想小说《黄祸》并没有失去其现实意义,我力荐大家不断温习。我认为,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跟道德、公平、正义这些东西并行不悖的。 在这个基础上扩展权利,要比与虎谋皮,向统治者作不切实际的呼吁,现实的多。
舍此之外,就只能是去指出以上的这种战略思维的基本假设的漏洞,从而指出这种思维实际上行不通。其余都是空谈,当局不会有丝毫动摇的。从他们的利益立场上来说,他们也比较容易接受这套理论,相信种种的改革建议都是在谋他们的“皮”,虽然你磨破了嘴皮告诉他那根本不是要他的皮,更不会要他的命。
如果接受以上假设,那么问题就转化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在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时候,民心的向背有作用吗?可能有,但这个 pseudo hypothesis 不是一定成立的。比如当初如果是四人帮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一举粉碎了以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等一小撮死不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反党集团,全国人民可能照样热泪盈眶的上街敲锣打鼓,欢呼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就跟现在的朝鲜人民含泪歌唱“全世界都羡慕我们的幸福”一样。关键是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发展,这还可能吗?我看影响到暴力机器的“军心”更为关键。叶利钦站在坦克上一番慷慨激昂,就影响到了军队对命令的忠诚执行。但是舆论控制的话,这种讲话影响力有限。中国不是苏联。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统治集团之间的妥协分赃如果最后完成,这个结果岂不是很悲哀甚至绝望?虽然可以避免大家同归于尽,但是社会阶层的对流就基本上终止了,上面的人永远吃肉,下面的人永远啃骨头,“红色江山万代传”。不服么?打你丫的,你一点脾气没有。我们改革开放都三十多年了,但是金家王朝饿死了那么多人,照样固若金汤,没有什么“历史潮流,不可抗拒”。
让我们将以上的假设打一个比喻。博弈论里面有一个著名的game叫囚徒困境,让我借用这个词,不过我们这里的囚徒所面临的另外一种困境,就是监狱里面的犯人生产产品外销,狱警独得生产利润,导致其力量迅速膨胀。因为囚犯是没有基本权利的,只要能维持其基本劳动力就行,所以产品成本极低,当然就在大墙外面的世界里所向披靡,攻无不克。可是只要狱警们自己分赃好了,也自觉遵守规则,保证自己不掐起来,那囚犯们就没脾气。哪怕再黑暗,再难忍受,高墙电网,他们绝无可能造反。顶多就是个别人越狱,那无关大局。
似乎是这个局面完成了以后(就是铜墙铁壁的监狱造成,并且狱卒们也达成协议以后),nothing we can do. 所以似乎得趁这个局面没有到达之前 do something. 但 whatever we do, 似乎都不能去挑唆狱警们打起来。因为他们每个人手里拿着的都不是可以瞄准的枪,而是大家一起玩儿完的原子弹。这种暴力公器本来应该是跟所有利益集团隔离,这样大家再怎么斗,都只能是文斗,无伤大雅。但因为致关生死,谁上来都会赶紧抢在手里紧捏不放。如果将制度设计成你拿着枪栓,我拿着枪杆,他拿着子弹,离了谁都开不了火,似乎就安全了。但是又担心囚徒造反。当然其实这个容易,囚徒造反用低威力的暴力武器足以应付,毁灭性的武器大家一人拿一部分如何?这又要求这帮狱卒们不能有事没事的去跟围墙外的大佬们叫板。不然帝国主义者们一侵略,这个秩序就大乱了。
最后一个问题是,这个监狱的机制真的可以导致攻无不克的竞争力么?那么北朝鲜如何?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如何?他们对世界的威胁,并不是低廉生产成本(当然,是低廉的人命成本),但是完全无法跟“先进的科技生产力”(其实是自由竞争的经济)竞争。但是现在环境有一点不同,就是开放了,资金可以进来,产品可以出去。虽然开放以后大家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没有关系,因为他们无论如何无法造反。这种情形似乎局部地发生在现在的北朝鲜:在那里的“经济特区”,中国资本家们争先恐后地利用北朝鲜更为低廉的劳动力,赚取比在中国更高的超额利润,然后跟北朝鲜当局分赃。只是北朝鲜没有邓小平的魄力,“特区”不但只有一点点,而且根本不会扩展到别的地方去。
最后让我们设想一下六四三十周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各个利益集团的割据可能已经完成)再度发生六四。三十八军军长袁世凯不是以“足疾”为籍口拒绝带兵进京,而是“服从”命令,带领一个机械化集团军杀到天安门,然后宣布“起义”,占领中南海、中央电视台,然后三十七军、四十三军等响应,将会如何?
作者:方鸿渐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方鸿渐于2009-6-04 周四, 下午8:23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