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 作者 | 
		 [原创]呜哩呜哩哇——音盲说音乐(上) | 
		    
  | 
	 
		
		| 所跟贴 | 
		[原创]呜哩呜哩哇——音盲说音乐(上) -- 金唢呐 - (5514 Byte) 2009-4-20 周一, 上午11:18 (1274 reads)   | 
	 
		
		 
		spring
 
 
 
 
 
  加入时间: 2008/01/22 文章: 266
  经验值: 19644 
 		 | 
		
		
					  
					  
  | 
					   
			
			
			 
			 
				
  | 
			 
			
				
					
					  
					  
					    作者:spring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家长兄当年吹得一口好笛子,方圆几十里也算一号人物,那时候常常登台来一段“扬鞭催马运粮忙”什么的。但他后来玩唢呐,吹了好久还吹不出个调调,看来那玩意不那么好玩。
 
 
要说原理,其实西乐的双簧管跟唢呐应该是类似的。现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中就常常能见到改良的中音、低音唢呐,光看外形,不知道的会以为那是双簧管或英国管(连音色也有点接近)。
 
 
小时候看人家娶媳妇,常常被那吹鼓手的绝活所吸引,一看就是小半天,鼻涕哈喇子把大襟打湿了都不知道……有的师傅能把点着的烟藏到嘴里,连吹几个乐句后再用舌头把烟从嘴里送出来接着抽,简直神乎其技。至今想不出来那怎么可能?
 
 
说起唢呐的换气,当年中央乐团乐手章棣和先生,曾经把唢呐的循环换气法应用于双簧管。一次与外国乐团合演的排练,在乐队开始校音时吹奏出一个特长的长音A,当场“震惊中外”(章先生自己亲口说的)。
 
 
我曾现场听章先生演奏过3分钟不换气的双簧管独奏曲(忘了叫什么名字,好像是巴哈作曲),当真是延绵不绝,却看不出演奏者有丝毫的勉强,登时以国乐竟有这等绝活而自豪得马上要找个外国人来辩论一番……
  作者:spring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spring于2009-4-20 周一, 下午3:27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 
					   
					 
				 | 
			 
		  | 
	 
	 
		| 返回顶端 |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