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分享]重新审视中西比较史:《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述评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分享]重新审视中西比较史:《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述评   
所跟贴 [分享]重新审视中西比较史:《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述评 -- 土土007 - (18336 Byte) 2008-12-18 周四, 上午12:51 (242 reads)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5

经验值: 519217


文章标题: 太长,看了一半,明天再来看另一半,我觉得还是唯物主义框架,光看经济,忽略了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作用, (132 reads)      时间: 2008-12-18 周四, 上午1:50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欧洲是封建社会(feudalism),而中国是专制主义,两种社会结构完全不同,因此中国毫无在封建欧洲发展起来的权利和义务观念,这点顾准已经讲清楚了,中国式的地方自治非但无助于发展这些观念,反倒强化了思想专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可能自发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晚清走资完全是被洋鬼子逼出来的,即使有了生死攸关的压力,突破政府的桎梏还非常艰难,而且后继政府都视资本主义为洪水猛兽,孙中山的建国大纲里就有“节制资本”这条,国民党也不曾实行西方式自由资本主义,到了毛共上台就彻底把这掐掉了。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传统的作用,是《礼记大同篇》对读书人的理想社会的规范,中国读书人因此天生对资本主义那种彻底违反圣贤之道的生活方式反感,骨子里都是个原始社会主义者。五四那代知识分子中什么主义者都有,唯一少的就是提倡自由资本主义的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不用说,就连张东荪都是个社会主义者,这就是文化传统对读书人思维框架与感情好恶的塑造。

这能用发现美洲之类的偶然因素解释么?为什么美洲是欧洲人发现的而不是具有更大实力的大明发现的?咱们从来就没有鬼子那种无限扩张的冲动,而这就是文化传统使然。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社会发展,雄辩地证明了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模塑作用远远超过经济因素,是对唯物史观的有力批判。这位教授的大作虽然获奖并好评如潮,我觉得恐怕没有太大意思。The Great Divergence早从秦朝就开始了,并不自近代始。

西方史学家特别注重分析,这就使得论者常常聚焦在某些局部细节上,无法获得大图景。然后从那些细节上外推出历史的整个走向,马克思犯了这种错,这位作者似乎也是搞这种名堂,光是用中国局部市场的发育和生产规模与英国比较,就得出双方道路类似,却彻底忽略了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本质差别,视线里居然没有大宪章!难道光这个历史性文献还不足以证明所谓Surprising Resemblances不过是皮相的?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1595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