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古迷先生,通假的概念有没有搞清楚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古迷先生,通假的概念有没有搞清楚呀?   
所跟贴 这你就算入门了。古籍的所谓“通假”,实质就是古文字读音字义没有规范化的情况 -- Anonymous - (850 Byte) 2003-11-05 周三, 下午10:19 (64 reads)
古迷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那倒不一定,文字的规范化还另有一个通则。 (55 reads)      时间: 2003-11-05 周三, 下午11:1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那就是此“错别字”影响够大,使用得够普遍,达到一定的比例就迫使文字学家将错就错地接受了。很多简化字实际上就是由此而来,前两次简化字表中有些异体字的归并也是基于这一通则。老毛影响够大,其实已经改了不少大陆的用词习惯,只是后人本来就在这种语境中长大,不知道变迁也无人统计而已。记得曾有人举过一些例子,可惜没有留意收集。



第三次简化字表被推翻,主要就是很多文字大家觉得“认错”得太多太快或太没道理。记得“蛋”“旦”相同就曾被作为典型例子。其实,有些常用的别字,不承认也没有用。象那钱货币单位的规范用法“圆”,有多少人刻意遵守,不去用别字“元”?有人曾以“圆蛋”和“元旦”将成为同词异义为例反对两字同简,虽然有道理,但这毕竟只是特例。其实,无论是中文和外文中,同词异义完全不相干者也不是没有。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8035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