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最毒“半老粗”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最毒“半老粗”   
所跟贴 最毒“半老粗” -- 芦笛 - (5642 Byte) 2007-8-07 周二, 下午9:17 (1219 reads)
zzzz






加入时间: 2006/04/05
文章: 243

经验值: 3509


文章标题: 抓个小错,说毛不懂马列是凯丰 (182 reads)      时间: 2007-8-07 周二, 下午11:55

作者:zzzz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贵州。遵义。
我们党在这里召开了历史上著名会议----遵义会议。
历史巨片《长征》展示了那已经过去了的历史镜头和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
会议室里,气氛十分紧张。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凯丰,站起来面带蔑视的神色一板一眼地对着大家说道:
“你,毛泽东懂得什么是马列主义?你顶多是看了些《孙子兵法》。你的军事战略都是从那里学来的,现在用不上了。你还会什么,不就是凭着《孙子兵法》指挥打仗吗?
然后,又朝李德和王明那边瞧了瞧,继续说道:
“我坚决反对毛泽东来指挥红军!”
这时的毛泽东,确实窝了一肚子火。他猛吸了一口烟,抬起头,看着这位同住湘赣边界的“小老乡”,不紧不慢地问道:
“我说凯丰同志,你读过《孙子兵法》吗?你知道《孙子兵法》有几章几节吗?第一句是怎么说的?
“既然你没有读过,又怎么知道我是靠《孙子兵法》打仗的?”
凯丰一下子被毛泽东问住了,茫然不知所措,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整个会场,好不尴尬,气氛更加不融洽。应该说,这个凯丰说的这些话,是说出了当时以李德、王明为首的一些人的心里话。他只不过是那些反对毛泽东的人代言人罢了。
凯丰,原名叫何克全,生于1906年,卒于1955年。他是萍乡市湘东区老关乡三角池人。在萍乡中学读书时,支持“五四”运动等革命活动,1925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1926年夏,北伐军进军萍乡,他回到家乡,帮助组织农会。1927年2月回校后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12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任命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巡视员。在青年团四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后到香港,担任青年团广东省委书记。1931年5月因叛徒告密被捕。在狱中,发动难友进行要求改善非人待遇的绝食斗争,并取得胜利。3个月后,被党组织营救出狱。“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宣传部长。1933年春受党组织委派到江西瑞金中央苏区工作,先后担任少年共产党中央局宣传部部长和书记。1934年1月在中央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增补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1934年10月任红九军党中央代表,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遵义会议上不支持毛泽东,不久改正错误并恢复职务。1937年调任中央宣传部长,对张国焘分裂红军另立中央的叛党行为作了坚决地斗争。在洛川会议和同年12月的政治局会议上,先后被选为中央军委委员和政治局委员。1938年1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宣传部长,并参加党报《新华日报》委员会,配合周恩来做了大量的统战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回到延安,先后任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宣传委员会委员,并代理中央宣传教育部长。1945年中共“七大”以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长,参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东北局委员、东北人民政府委员兼沈阳市委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中央马列学院院长。1955年3月在北京逝世。
凯丰,从开始坚决地反对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到长征路上,坚决地支持毛泽东。他在“支持”和“反对”的问题上,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他为什么这样做?
现在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在长征路上血与火的战争实践中,凯丰亲眼看到了在中国、在中国工农革命的道路上,只有毛泽东领导,红军才能打胜仗,才能领导得了中国的革命。除此之外,任何一个人都是不能胜任的,这是被实践验证了的事实。
所以,凯丰在党内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又一次站起来说:
“现在,我宣布收回我在遵义会议上的观点,坚决拥护毛泽东来领导我们的红军。因为,实践已经证明,只有毛泽东才能领导得了我们的党,才能领导得了我们的红军。谁反对毛泽东我就反对谁!”
这是发生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真人和真事。
其实,毛泽东到底看了多少遍《孙子兵法》,谁人也不太清楚,也没人去考证。
据史料记载:毛泽东在被凯丰抢白了几句这之前,只是看过《孙子兵法》,确实没有很好地研读过它。由于这些“左倾教条主义”者说毛泽东是靠《孙子兵法》指挥打仗,这就更加激发了他认真研读《孙子兵法》的的想法。1936年,毛泽东为此特地致函当时西安作统战工作的叶剑英和刘鼎同志,嘱其购买一批书籍,特别是“要买一部《孙子兵法》来。”从这时起,毛泽东为了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为了写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开始认真地研读了《孙子兵法》和其他一些军事著作。如果说,在此之前,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对《孙子兵法》原则的运用,还处于不自觉的阶段,更多的是马列主义革命战争理论在军事斗争中的运用,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创造性发展,其战略思想与《孙子兵法》却有着惊人的不谋而合,那么,从此以后,毛泽东对《孙子兵法》的理解就更透彻、更深刻。运用手法就更高超,更为自觉了。


作者:zzzz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zzzz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0481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